书城政治作风高于一切
19940700000009

第9章 思想作风是良好作风的基石(4)

企业员工特别是决策层和管理层更应该主动“扫屋子”、“照镜子”和“洗脸”。因此,企业要大力倡导自我批评之风,树立和弘扬正气,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经营管理,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的氛围,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搞好团结,并不是不要批评,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恰恰是一种消极的体现。我们讲的团结是有原则的,对于错误的现象,例如职工之间挑拨离间、拉山头结团伙的行为,都要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团结。

法国启蒙思想家毕德罗说过:“真理喜欢批评,因为经过批评真理就会取胜;缪误害怕批评,因为经过批评缪误就要失败”。所以,批评是产生真理的一种方式,也是进步的动力,只有善于做批评和自我批评,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谦虚谨慎使人常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中,为人谦虚、处事谨慎、戒骄勿躁是追求个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事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关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思想和言论不胜枚举。有的是教人做谦谦君子而戒骄狂之态,如“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讲做人应该远离自满、保持谦虚、任劳任怨、淡泊名利,尊贵的人因其谦虚而更加令人尊敬;有的是讲骄傲自满必将招来祸端,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政体》中记载着唐太宗的一段话:“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失败”;还有的是教人要正视自己,有自知之明,多听他人意见的,如“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等。

这些有关谦虚的思想既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圣贤名言,又有汉唐宋明时期的智者警句,其理念历时千年而不绝,绵延四方而弥坚,足见其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渗透于中华民族血液之中。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东方民族优秀人格的化身,而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它又越来越上升成为一种治国论政之道。养成谦虚谨慎作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谦虚展现力量。谦虚在为人处事方面表现为谦和,谦和的力量胜过愤怒。愤怒看似凶猛,但却显得非常浮躁,缺乏内涵,愤愤不平的廉颇,纵然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以大局为重,隐忍谦和,“闻之,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舍人不解,纷纷辞别,相如方解释:“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争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自然是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好一个宽之至此,谦和让愤怒低了头。

第二,谦虚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体现一个人的良好修养。毛泽东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再次,谦虚是胸怀宽广的体现。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扁鹊的一番话,足显其谦虚的品质。

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谦虚谨慎能够让人受益,而骄傲自满必然导致失败。古今中外因为骄傲自大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战国时期,晋楚城濮之战中,当楚帅成得臣得知楚军初战失利时,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你们这帮废物,晋军的几张老虎皮就吓破了胆,楚国的军威全都丢尽了!陈、蔡两国的军队,兵力上远远超过晋军,全都是窝囊废,这么轻而易举地断送了右军进攻线,让本帅如何向大王复命?你们知道,这次出兵,我曾有言在先:‘如不能获胜,甘当军令。’明日与晋军再战,诸将当全力死战,兵败者请就地自裁,勿污本帅之斧锨!”发完脾气,他又分析说:“从右军进攻失利教训中不难看出,晋军并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只借助诡计侥幸获胜。我们决不可畏敌如虎,临阵退却,一定要严明军纪。凡是作战中奋勇争先者,受上赏;如有临战脱逃,折我楚军威风者,立斩不赦!”主帅声色俱厉的训话,为骄悍不可一世的楚军将领鼓了劲头,他们把命令一一传达给自己的下属,人人憋住怒气要挽回失利的耻辱。

次日,楚国大军在城濮左面与晋军全线对阵。主帅成得臣登高远望,嘴角明显地露出一丝冷笑,晋军果然兵力不济。“靠这么区区几队人马与我大楚劲旅交战,晋国君臣真是太不自量力了。真是天赐良机,本帅此战定要生擒重耳,押回郢都,创建盖世奇功。”成得臣料定晋军要左右两路分兵,于是传令各将,立即全线进军,一鼓破敌。

军令一下,身经百战的楚军将士便勇猛地向晋军冲杀过去,军威雄壮,杀声盈耳。那些晋兵看来也真不经打,不几个回合,便丢盔弃甲地向后败退。晋军官兵纷纷逃遁,显然是慌不择路,北逃途中扬起一片烟雾尘土。

成得臣凭轼望见,不由得喜形于色,料定已是胜券稳操了。他又下令乘胜追击,亲自驾车追赶溃败的晋军。当大军追至莘山下一片洼地时,前方目标突然消失了。“不好,主帅,此地似有埋伏。”楚军一位副将回马报告说。“来不及后退了,生擒晋文公重耳就算大获全胜!”楚帅话音刚落,陡闻四面战鼓响彻,洼地四周同时杀出了几路晋军,左有晋国大将先轸,右有狐毛、胥臣,就连刚刚败逃的晋军主将栾枝也调转车乘,重新杀了回来。莘山丛林中,一路精兵堵截住楚军后路,团团把楚国大军围得水泄不通。成得臣为稳定军心,振臂大呼:“今日若让晋军一人生还,誓不回军!”如同铜墙铁壁,围裹而来,怎样左冲右突,也无法冲出包围。

原来,左路晋军将领栾枝为了诱敌深入,特意设下了一个迷敌之计。先以弱兵临阵,助长楚军骄气,诈败后又让士兵砍莘山之木拖在战车后面,车驰木走自然腾起漫天烟尘,哄得楚军贪功冒进。同时,还让少数官兵弃其车马器械,装作逃命的样子爬山远去,连身经百战的成得臣也以为晋军真的败退了,这才误入伏击圈,成了瓮中之鳖。晋文公在莘山上见晋军获全胜,传谕各军只将楚军赶出宋、卫之境,不必多事擒杀,免伤两国之情。楚帅成得臣收拾残兵败将,所存十五一二,仰天叹息道:“纵楚王赦我,得臣也无颜见楚国父老了……”于是面向楚国再拜,拔剑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