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作风高于一切
19940700000010

第10章 思想作风是良好作风的基石(5)

晋军正是抓住对方骄兵的弱点,一击制其死地。所以在竞争中一定要全面的分析形式,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历史上,像楚军这样因阶段性的成功和胜利而洋洋得意、骄傲自满,最终却身败名裂、家败国亡的事例并不鲜见。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率众起义,浴血奋战十几年,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然而,起义军进京后,沉沦于作威享乐,陶醉于胜利喜悦,忘记了吴三桂和虎视眈眈的清军。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率军仓促迎战失利,被迫退出北京,从此兵败如山倒。

1851年初,洪秀全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世界。1853年,他们在《天朝田亩制度》中宣布:“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由于顺应了历史潮流和民意,太平军势如破竹。但是,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沉湎于极度享乐之中,杨秀清和韦昌辉等将领居功自傲,争权夺利。原来同生共死的兄弟姐妹因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而彼此疏远,因争权夺利而相互猜忌、同室操戈。定都仅三年,就发生了杨韦内讧和石达开出走,太平军迅速削弱。在帝国主义、满清朝廷双重镇压下,太平军于1864年终告失败。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洪秀全的太平国都是经历了由盛而衰、最终灭亡的悲惨结局,一个共同的原因是:因暂时的胜利而骄傲自满,因相对的和平而麻痹,因私欲的膨胀而腐败,因权力的纷争而倾轧。

古人如此,今人更要注意养成谦虚谨慎的作风。著名民主人士周谷城在同毛泽东同志讨论成败关系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成功之前,人们总是谦虚谨慎,谋事惟恐不周,行动惟恐失误。而当取得成功之后,面对着喝彩、鲜花、笑脸和掌声,有些人便开始头脑发热,“免疫力”下降,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功劳全归自己,忘了别人的帮助,忘了奋斗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特别是当手中权力增加、地位提高的时候,有些人更是飘飘然、醺醺然、昏昏然,忘乎所以,说话办事把握不住分寸,夹着的尾巴露了出来,以前没有的毛病惯了出来。悲剧的种子恰恰在成功时悄悄埋了下来,而且渐渐发芽长大,在人的头脑里作怪,或满足于过去的成功,认为已经取得了成功,从此便天下无事,于是小富即安、小进即满,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或骄傲自满起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甚至把良言当成恶语;或视线模糊,认不清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结果在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掉了队,在新的转折关头迷失了方向。由于“经不住成功的考验”,结果是“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往往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落得个灰溜溜的下场,更有甚者身败名裂乃至丢掉了性命。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一个是上面讲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另一个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两个务必”是解放军一直坚持的作风和精神,艰苦奋斗使解放军在困境中生存下来,谦虚谨慎则是解放军不断取得进步的有力武器。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曾经做过这样一首自勉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鉴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可以说是深刻的揭示了历史上那些成败事件的本质,也是对今天我们为人行事的教导。

即使在西方,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也是诸多名人和智者所推崇的道德品格,留下了许多的名言警句。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

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的英国思想家培根先生说:“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谈到自己的科学发现时谦虚地说:“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滨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块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了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他还讲:“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德国思想家歌德说:“在我的漫长的一生中,我确实做了很多工作,获得了我可以自豪的成就。但是说句老实话,我有什么真正要归功于我自己的呢?我只不过是有一种能力和志愿,去看、去听、去区分和选择,用自己的心智灌注生命于所见所闻,然后以适当的技巧把它再现出来,如此而已。”

俄罗斯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愈小。”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反对任何自我吹嘘和炫耀。对于自己的学识和贡献,爱因斯坦谦虚地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可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即使在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西方国家和民族,也是一种美好的人格力量和思想品德。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然而,即使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他还是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物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不知领域的接触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由此可见,真正的谦虚是在确实拥有众人无法企及的才能后还可以保持清醒头脑,且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伟人的教诲不能忘记,商场如战场,要充分运用战术,在战略上轻视对方,在战术上重视对方。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如,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以其非常谦虚的精神和态度在商业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他只要一有机会就对员工们说明,什么样的人才是松下电器公司所需要的,还有,公司必须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等。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就是他的录取人才的标准之一。有谦虚的心才可以知道别人的伟大。如此一来,就会觉得自己的员工都比自己伟大,因而才能知道员工的长处,也知道怎样去发挥他们的才能。能够谦虚求学,不断进取,才是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对于处在奋斗中的年轻人来说,谦虚谨慎是必不可少的出事原则;对于部分成功人士来说,谦虚就是避免他们自我膨胀、忘乎所以的良药。谦虚谨慎能够提醒我们在获得成功之后不骄不躁,保持良好心态,增强忧患意识,以平常之心应对生活中的一切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之路上走得更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