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作风高于一切
19940700000003

第3章 作风是事业成功之关键(2)

第三,培育良好部门作风还要讲究高效务实。高效务实不仅仅是凭勤奋和努力能达到的,它更重在于智慧和毅力,用灵活的头脑去应对不同的情况,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还是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跑完了。但是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把遥远的路程分成一段段的目标,一步步的去实现,便感觉轻松了。

同样,部门的管理工作也是这个道理。一个部门要完成的目标与任务,就如同山田本一要跑的马拉松一样。只有具备务实的精神,一步一步,将所有的任务落到小处和实处去完成,才能一步一步的接近终点。因此,对于一个部门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必须先形成一种追求高效解决问题的作风。而为了形成这样一种作风,必须在制度上形成保证,制定一套简洁高效的制度流程,同时着力贯彻执行下去。

例如,很多公司的管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市话不得超过5分钟,长话不得超过3分钟,信息通报不超过70个字(一条短信息的字数),工作沟通邮件不得超过100字,日常文件不得超过一页纸;早会不得超过20分钟,周例会不得超过1小时,月例会不得超过2小时,季度或半年度会议不得超过4小时,年度会议不得超过8小时。有的公司还有更严格的规定,比如联想集团规定无论任何原因会议迟到者包括董事会主席都必须站立1分钟。有些企业还规定,所有报告必须用数字、图表和照片,文字内容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各类事项的答复、审批和反馈的时间,内部审批不得超过3个环节,公司管理不能超过4个层次,办公室工作时间不得超过5天等,并且规定超过审批时限未审批的文件视为同意。久而久之,外部的制度要求自然就会内化为一种人人自觉遵守的风气。

严格的部门制度其实是形成部门作风的保证,作风是习惯的一种,而对制度的遵守能够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作风。员工有了这样务实的部门作风,在面对任何艰难任务时,都能够脚踏实地,认真研究,集思广益,从而保证任务高效的完成。

单位形象,好在作风,坏在作风

“风”是儒家政治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儒家的许多经典著作中常用“风”来比喻政令,用“化”来形容王道政治的成就。清代学者沈垚在《风俗篇·卷四》指出:“天下之治乱,系乎风俗。”也就是说,社会的风气好坏将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这里的“风俗”指的即是作风。风气败坏的最大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把假恶丑的东西变成为合理性的存在,迷惑了大家分辨黑白正反的目光,甚至造成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势。

因此,作风建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他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那么,在一个单位中,抓好作风建设更是必要的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单位的形象。良好的作风会给大家带来信任感,增强凝聚力,使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例如,在豫西山区有一个叫卢氏的小县城,因地处偏僻、信息贫乏,经济比较落后,但是县委良好的作风却远近闻名,甚至曾经在全国形成了一股向卢氏县委学习的风潮。卢氏县委坚持在土坯房里办公50年不变,牢固确立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勤俭节约的作风,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推动发展上,用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在党委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休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中堂摘录的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就是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单位作风的真实写照,不管条件多么艰难,前途多么坎坷,只要有这种时刻心系人民的良好作风,就会赢取人民的信赖和支持,才会在工作中迎难而上,取得业绩。

的确,一个人的工作作风好坏,会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形象,一个单位的工作作风好坏,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在单位的改革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狠抓作风建设,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带动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努力把机关单位建设成为廉洁勤政、高效务实、和谐文明的机关单位。

作风是一个单位精神状态、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标尺和集中反映。好的作风能够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相反,坏的作风会使单位失去大家的信任,久而久之,整个单位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工作效率,单位形象也大打折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单位的形象,好在作风,坏在作风,作风建设是单位和个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作风建设是自身建设的基础。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基础条件建设等多方面。而作风建设所反映的是政治素养、思想观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纪律表现和精神状态,这是一个人立身行事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作风建设搞好了,就为能力建设和基础条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作风建设是自身建设的有效载体。机关单位在自身建设中如果能以作风建设为载体,可以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因为,开展作风建设,既是纪律上的约束,也是思想上的激励。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会损害单位的形象,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在现代的民主社会里,群众对一个干部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就是对其作风的评价。在日常生活中,看你的精神面貌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在工作中,看你表现出的思想品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都属于一个作风的范畴。因此,作风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作风建设是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要常抓不懈。

由此可见,在机关单位的改革建设中,作风建设是必须涉及的内容之一。此外,在各类公司和企业中,作风建设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进行管理和市场竞争过程中也必须时刻注意保持积极向上的风气,才能使企业充满鲜活的动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TCL集团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在经历了集团董事及首席运营官袁信成,集团董事及高级副总裁胡秋生以及TCL移动总裁万明坚等高层领导的辞职之后,董事长李东生写了一篇《鹰的重生》的文章,公开反省了自己的3大管理失误,其中风气问题是他一再强调的要点: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寿命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时间,它在40岁逐渐衰老时必须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经历重重磨难让自己脱胎换骨。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然后,它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鹰忍受着剧烈的痛苦。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又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再度过30年的岁月!”

李东生通过鹰的故事做了自我检讨,他说:“从我自己而言,反思过往推进企业文化变革创新的管理失误,主要有这几点:没有坚决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往往过多考虑企业业绩和个人能力,容忍一些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言行存在,特别是对一些有较好经营业绩的企业主管;没有坚决制止一些主管在一个小团体里面形成和推行与集团愿景、价值观不一致的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诸侯文化的习气长期不能克服,形成许多盘根错节的小山头和利益小团体,毒化了企业的组织氛围,使一些正直而有才能的员工失去在企业的生存环境,许多没有参与这种小团体和活动的员工往往受到损害或失去发展机会;对一些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管理干部过分碍于情面,继续让他们身居高位,其实这种情况不但有碍于企业的发展,影响公司经营,也影响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新人的成长。久而久之,使公司内部风气变坏,员工激情减退,信心丧失,一些满怀激情的员工报效无门,许多员工也因此而离开了我们的企业。回想这些,我感到无比痛心和负疚。”李东生称,正因为如此,在过往几个月里,集团的管理层正在发生改变,决心通过推动新一轮的变革创新从而使企业浴火重生。

从TCL集团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层在培养企业作风上起着主导的作用,管理方式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一个企业领导班子的作风如果不好,在职工群众中就没有威信,也就失去了号召力。企业领导在经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上,一定要出于公心,为企业的整体利益着想。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相同的环境和相同的市场,条件下,有的企业赢利,有的企业亏损,其原因除了能力高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风气问题。因此,每个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高层领导,要有强烈的廉洁奉公意识,能够以身作则,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一起进取,向前不断发展,把企业搞好。

因此,企业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作风氛围,打造“英雄可用武之地”的发展环境,搭建可充分发挥员工个性的舞台,让员工充分发挥,敢于发挥,踊跃发挥,无忧无虑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此外,还要设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例如,英特尔公司开会时,总裁和普通员工同处圆桌会堂,领导甚至和最基层的员工为了一个问题争吵得面红耳赤,这就是自由开放的氛围,是和谐的氛围,它能极大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当然,我们并不希望每个企业都像英特尔那样,在辩论中产生结果,邓小平曾提出“不辩论”的论断,那也是真知灼见。在这个世界,伟人毕竟不多,许多真理是经过实践的锤炼得出来的,而基层员工正是实践的主体,有什么理由不倾听他们的意见呢?

以上讲的是企业的作风问题,其实任何一个部门或单位,都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也就是建立良好的作风。有人曾经把一个单位比喻成一户人家,作风则是这户人家的门风。“门风”包括它的办事效率、为人态度、精神面貌等等,门风好则家族旺,门风坏则家族败,所以“门风”的好坏影响重大。在一个单位中,“门风”对职工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培养职工良好道德情操与文明行为举止的重要力量,不能也不敢对其轻视和忽略。

一个单位不管规模大小都不妨看成是“一户人家”,而这个单位里的各级机关则是掌控、经营、运作着“这户人家”日常生活的神经枢纽,亦可称之为“各级家长”。这些不同级别的“家长”,其自身素质是否过硬,思想认识是否过关,行为习惯是否良好,都是这户人家“门风”好坏的直接体现。

因此,要想树立其好的“门风”,必先从这些“家长”的自身素质抓起。正所谓“强身健体,方能益寿延年”,要让这些“家长”身体上的各个部位,包括关节、肌肉、韧带甚至细胞,都要受到坚实的锻炼和考验,而绝不仅仅是锻炼“大脑”,而其他部位孱弱如豆芽,松懈如散沙。由此看来,要想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改变“一户人家”的“门风”,必需先从各级管理人员入手。

但同时,对各部门的普通办事人员的锤炼和考验,也绝对不能放松。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说,这些“微弱部位”或者是“隐蔽部位”的功能才是“门风”的终极体现者。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比如:老百姓要找机关单位办事,首先接触的是基层的单位或者是分管某一项工作的支单位,此时这些单位的办事效率和作风好坏就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关部门的形象。值班人员的语言恰当与否、态度和蔼不和蔼、办事效率高不高、负不负责……每一个环节都代表和反映着机关的作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各级机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