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133-192),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汉灵帝时做过官。仗着自己的才能与名气,更是仗着一腔报国的热血,他大胆上书,“实话实说”,结果得罪了小人,不仅自己遭殃,就连惟一的女儿蔡文姬也没能逃过一劫。
幸遇大赦,蔡邕总算又回到了中原。但他不愿趋附权贵,又怕再次遭到官宦们的陷害,因而不得不过上亡命江湖的日子(据史料记载,他曾隐居10余年)。
在那战事连连、天下纷争的年代里,苏州虽然谈不上“世外桃源”,但也算是一片难得的“净土”了。可是,隐居在此,即使没有生命之虞,又怎么能免却抑郁之苦啊!忧国思亲,愤世嫉俗,这是每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最起码的良心!读书之余,忧思之后,满腔苦闷,凭何而诉?好在,蔡邕对音律也是十分在行的。他知道如何通过音乐抒发胸臆、排遣痛苦。遗憾的是,他没有相中的乐器。他一直念念不忘,制造出一种称心如意的演奏工具来,借以抒发胸中的愁绪。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器具呢?可惜,连他自己也说不明白。
这一天,愁绪难解的蔡邕到庭院里散步。突然间,从邻居家传来了一阵“噼噼叭叭……”的清脆声,如此地明快响亮、感人肺腑,这简直就是天神奏仙乐啊!他扭头一看,天啊,这么美妙的音乐竟然是来自邻居家灶堂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从声响中他断定,这是一种制造乐器的好木材啊!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么好的材料怎能付之一炬?他急忙奔跑过去,就在邻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际,他已经把人家的灶火给浇灭了。
待邻居回过神来,蔡邕一五一十地说明了原因,并以成倍的柴禾换回了那段木料。
这是一根桐木,是一种非常适合造琴的好材料,蔡邕把它拿回家里,废寝忘食地精雕细凿,终于加工成了一具音色上乘的琴。由于这根桐木已被烧掉了一部分,制成琴后其一端仍带有焦痕,故世人称之为“焦尾琴”,又称之为“焦桐”。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还把“焦桐”作为琴的代称。如胡宿的《长卿》诗就曾这样描述:“已托焦桐传密意,更因残札寄遗忘。”
烈火中一曲高歌,换来了音乐史上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从而延伸了其无穷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