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史上,唐朝是盛极一时的黄金时代,从初唐到晚唐,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闻名当时,影响后世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至今仍是我们临帖练书,案头必备的“字帖”。在唐代著名书法家中,不仅有象颜真卿、柳公权这样的工笔楷书大家,草书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出现了张旭、怀素两位狂草高手,其书法龙飞凤舞、狂怪怒张,被后人称之为“颠张狂素”。
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确切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玄宗时期。他最初在常熟担任过地方官,后入朝长安,官至金吾长史(皇宫警卫军长官),故又被人们称作张长史。张旭嗜好饮酒,性豪放,经常在大醉时狂呼疾走,唤来纸墨奋笔疾书,作品险峭怪奇,人称“张颠”,与另一草书高手怀素合称“颠张狂素”,又在当时与李白诗、裴曼剑,合称“三绝”。
张旭自幼随舅父陆彦远临习“二王”书体,学习非常刻苦,经常点着蜡烛练习到深夜而不知疲倦。陆彦远是开元初吏部尚书陆柬之之子,以一手颇为传神的王体字而远近闻名,继承的是从智永、虞世南一脉亲传的“王家”书法。张旭早期的楷书写得非常出色,从流传到今的《郎官石柱记》来看,完全继承了虞世南、欧阳询等初唐大书法家的笔意,写得端正谨严,十分工整。宋代黄庭坚对张旭早期的楷书推崇备至,甚至称誉说唐人写楷书的书法家,没有谁能超过张旭。应规人矩、师承前人的楷书是张旭学习书法的坚实基础,虽然他的楷书继承多于创造,严谨有余而发展不足,却为他日后的草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旭很快就不愿循规守矩地临习前人书法,而决心有所创新,开始在草书方面锐意探索,为此下了许多苦功夫。唐代大文豪韩愈曾记载说:张旭善写草书,放弃了其它爱好,一心投入,他曾经跋山涉水,“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喜怒哀乐,一同溶入书艺。所以张旭的草书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并因此而名扬后世。大诗人杜甫在著名的《饮中八仙歌》里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由此我们可以想见他陶醉于点画之间,进行书法艺术创造时那种如痴如迷的狂态。张旭草书文字时,“酒酣不羁”,信手挥洒,势如疾风骤雨,完全沉浸在书法艺术的玄妙境界之中。从流传至今的张旭手迹《肚痛帖》可以看出,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罕见程度,喜怒哀乐漾溢在字里行间。张旭草书用笔顿锉承转、刚柔相间、千变万化、荡气回肠。他的字有音乐的旋律、诗的激情、绘画的墨趣,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在书法艺术中,他把形象思维、艺术联想这些艺术创作的特殊思维方式运用得非常成功。他自己曾经见到皇室公主与樵夫争道、咄咄逼人而得其意,观看公孙大娘舞剑的跳跃劈刺而感知神韵,并且将这些意境与草书联在一起。“意”在刚柔相济,“神”在气韵连贯,以点线传神。张旭草书的颠狂怪绝不是毫无根据、随心所欲地糊抹乱涂,而是符合草书章法的。北宋《宣和书谱》评价说:张旭的字虽然千奇百怪,但考察它的源流所出,没有一处点画不符合规矩,所以又有人说他的草书既颠狂又不颠狂。可见张旭的草书貌似狂奇而不怪诞,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的书法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个性,而在书体方面又有成功创造的一代草书大师,其纵逸豪放的风格远远超过了魏晋以来的行草书家,具有富于时代的特征的盛唐气象。
张旭是开一代风气的书法大家,风格之新、造诣之高、影响之大,堪称前无古人。同时代许多人拜他为师,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邬彤都曾直接受过他的指导。特别是颜真卿,为了向他求教学书,数次专程从长安赶到洛阳,拜师学艺。他所总结、传授的包括用笔、结字、章法、境界等一系列精辟独到的见解和书法理论,在颜真卿的《十二意笔法》中有详尽记录。后来颜真卿也成为唐代书法史上一代大师,与张旭的指导和影响有很大关系。
怀素,俗姓钱,湖南长沙人。少时家贫,出家为僧,怀素即其法名。后来徙居京兆,以非同凡响的草书书法名噪一时,与中唐许多文人学士、达官显贵都有交往。怀素虽是出家僧人,但性情狂放,不守佛教清规戒律、既饮酒又吃肉,喜欢醉后狂草,故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是唐代继张旭之后又一大草书家。相传少时家庭贫寒,无钱买纸,于是在门前屋后种了万株芭蕉,摘下肥大的叶子挥洒笔墨。另外,他还用漆盘练字,竟把盘子都磨穿了,因为自幼刻苦学书,书艺长进很快。出家为僧后,在寺庙里仍然经常秉烛夜书,锲而不舍,为此感化了寺内方丈,特辟一禅房供他所用。为了投拜名师,他不远千里自楚地来到长安,向住在京城的大书法家颜真卿、邬彤拜师求教。颜、邬都曾受过张旭指点,系张氏亲传弟子。当邬彤用自然现象作比喻给他讲授草书的道理时,他高兴得大叫“得之矣”!他又和颜真卿切嗟笔法,常常谈得眉飞色舞、忘乎所以。颜真卿也很欣赏这个从长沙来的青年和尚。一次,当怀素说自己从“夏云多奇峰”意境领悟落笔奇诡笔意时,颜真卿对此十分赞赏,还专门在自己的著作里记了此事。
怀素认为自己的书法楷书来源于三国时代的钟繇,草书出自二张(张芝、张旭)。他以狂继颠,能学善变,颇得张旭狂草神韵,又有自己独到的风格。他的《东陵圣母帖》、《藏真律帖》,后人评价“匀稳清熟”、“出入规矩,绝狂怪之形”,是唐代草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怀素草书受张旭影响较大,但张草偏肥,怀草细瘦。怀素草书作品真迹传世者尚有好几幅,比较可靠,且又多系精品,如他的《苦笋帖》、《千字文》、《自叙帖》、《食鱼帖》等,都是狂怪怒张、笔墨飞舞的狂草书。特别是其代表作《自叙帖》写得波谲云诡,气势逼人。是真正的“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的抒情佳作。《自叙帖》当系怀素晚年作品,前人评述已不减张旭,虽是“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却不离规矩。《自叙帖》包括宋人苏舜钦补的前六行在内,前半段叙述他的学书过程以及受到的鼓励,写得较为舒缓飘逸;写到别人对他的赞美时就狂态毕具。终篇二十行龙飞风舞、愈加狂放,最后到高潮后嘎然而止。这幅作品既可以说是泼墨大写意长卷画,也是一组感情奔放激越的抒情曲。用抽象的点画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达到了中国书法表情达意的美学境界,为后世书法创作留下了至为珍贵的传世手迹。
怀素的狂草在当时影响很大,诗人韩偃曾有幸得到过怀素的一幅作品,在一首《题怀素草书屏风》诗中写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尤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形象地描绘了怀素草书的风神气韵。当代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也以疾草见长,据他自己说过,相当程度上是师承怀素的狂草而又有自己创新的。两相对照,果然有其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