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药知识(下)
19937900000111

第111章 梨眼天牛的为害特点及防治

梨眼天牛,可为害苹果、梨、海棠、杏、桃、李等果树。该虫二年完成1代,多以3龄幼虫在坑道内越冬,5月上旬在枝条内化蛹,5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产卵前先用上腭将枝条皮层咬成“”形伤痕,将卵产在伤痕之间,外有一小孔成虫一般选择直径15~25毫米粗的枝条产卵,直径在10毫米以下和45毫米以上的枝条很少产卵。成虫喜光,产卵方位多选择东、南两面的枝条,枝叶茂密的树,卵多产在树冠周围。

卵期一般10天左右,初孵幼虫就近取食韧皮部约一个月,2龄以上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顺枝条生长方向蛀食,幼虫有出坑道取食皮层的习性,晴天多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6时后爬出,阴天多在中午爬出。取食皮层面积一般达3~7平方厘米,在坑道口处堆满烟丝状木屑纤维粪便。

根据梨眼天牛发生为害特点,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1)防治成虫:在成虫羽化期,结合防治其他果树害虫,喷洒50%对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

(2)防治虫卵:在枝条产卵伤痕处涂药,煤油1千克加入50%敌敌畏乳剂100毫升配制成煤油药剂,用毛笔涂抹。

(3)防治幼虫:用棉球蘸50%敌敌畏或乐果10~20倍液,塞入坑道内,用泥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