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药知识(下)
19937900000110

第110章 桑天牛发生为害的特点及防治

桑天牛以幼虫(俗称哈虫)为害苹果、梨、桃、核桃等果树,苹果受害最重。幼虫蛀害寄主的枝干,主枝和较粗的侧枝木质部。受害枝干上每隔一定距离有一排粪孔。由上向下,排粪孔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幼龄幼虫排出的粪便为红褐色细绳状,老龄幼虫排出的粪便呈粗大锯屑状。成虫啃食寄主枝干皮层、叶片和嫩芽。

桑天牛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过冬,在第三年6~7月间出现成虫,7~8月产卵。成虫喜产卵于10毫米左右粗的枝条基部和中部,产卵时先将枝条表皮咬成“U”字形伤口,然后将卵产于伤口内。孵化出的幼虫,先向枝条上方蛀食约10毫米,然后调头向下蛀食,并逐渐深入心材。幼虫一生所蛀孔道可达1.7~2米长,有时直达根的基部。孔道直,内无虫粪,幼虫多位于最下一个排粪孔的下方,虫体上方常塞有木屑。

防治桑天牛,一是杀卵,在成虫产卵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检查寄主侧枝基部的阳面,寻找产卵伤痕,发现“U”形的产卵槽,用80%敌敌畏乳剂50倍液涂于伤痕处。二是药杀幼虫,春秋两季为药杀幼虫的关键时期,根据落在地上的新鲜粪便位置,找寻幼虫最新排粪孔,用药处理,药剂可用50%敌敌畏乳油5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倍液、40%乐果乳剂50倍液。

用药方法:①将蘸有上述药剂的棉球塞入排粪孔,并用黏泥封口。②用注射器向孔内注射上述药液,用泥封口。也可用磷化铝毒签直接插入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