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植物知识
19936800000055

第55章 香椿与臭椿

树木中确实有些种类引人入胜,比如说椿树(一般人称呼)就有香椿和臭椿的区分。植物学家仔细研究了这两种椿树,发现二者既相像却又大不相同。便将二者分入不同的科,香椿属楝科,臭椿属苦木科。香椿就是民间习知的,因为它的嫩芽叶有一股悦人的香味,可以作蔬食。用它切碎炒鸡蛋就是一道好菜,像北京春天嫩香椿芽叶在市场上卖得很贵。南方各地也如此。

香椿树为落叶乔木。偶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全缘,披针状矩圆形,花序圆锥状,花小,白色。雄蕊5个,果实是一种木质蒴果。

臭椿也为落叶乔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偶也见杂生有偶数羽状复叶,是一种变异。把叶子揉破闻一闻,立即有一种刺鼻臭味,多数人不喜欢闻。这一点与香椿大异。小叶卵状披针形,常常是每片小叶近基部有1对或2对,或一侧1个另一侧2个粗大而不深的锯齿,这一特点相当稳定,而且在锯齿的背面可见一小圆点,即为腺点。会识的人常以此区别臭椿与香椿。花则是绿白色的,很小,组成圆锥花序。由于是杂性花,有的植株开雄花,雄蕊有10个。花后不见果实。有的植株开雌花或两性花,因而花后结果实,果实与香椿大异,是一种翅果,呈矩圆状椭圆形。

北方老百姓爱在自家院子里种植1~2株香椿,以图年年有椿芽作菜。他们识别香椿和臭椿即使在冬天无花无叶时也能看得准,因为香椿树的树皮总是有纵的裂口,树皮可以条形的剥下来。而臭椿的树皮平滑,即使有点裂也是浅裂纹,不能剥下来。这一区别也相当准,尤其是在较老的树干上更为突出。另外,香椿总是人工栽的,难看到野生的,而臭椿却栽的不少,野的也多。臭椿分布全国各省。臭椿叶也有用,可用以养椿蚕。果实还入药,有止痢之效。

北京为中国文化古都之一,香椿不少,臭椿尤多。关于二种椿树上述树皮上的不同,民间有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皇帝春天出行来到长城脚下山野,时届中午,准备用饭,皇帝到了民间让山民准备好吃的,山民没什么好菜,就用香椿芽作菜招待皇帝,皇帝吃了连连称赞此菜好香,他在皇宫里吃尽了山珍海味,却从未尝过这么好的美味。就问山民此菜哪来的?山民答道:“是一种香椿树上的嫩芽叶。春天采了吃鲜的,晒干后四季都可吃。”皇帝大喜,便封香椿树为“树木之王”。接着皇帝又问山民此香椿树是什么样子?山民把香椿的树叶形状告诉了皇帝。皇帝在回宫的路上,看见山沟里有很多香椿树,便吩咐随从采了好多带回宫中。

当皇帝命手下将带回的香椿做菜吃时,连叫不好,怎么这香椿吃起来发臭,一点不像在山民家吃的那么香。就命人仍到长城下找个山民来问一问。山民抓起皇帝采的香椿一看,便大笑起来说:“你采的是臭椿,不是香椿。”当臭椿听到此说之后就找皇帝问道:“陛下曾封谁为树木之王?”皇帝答道。“那叶子可吃又香的香椿为树木之王。”臭椿便说:“那你怎么采我的叶子去做菜呢?”皇帝一时无言以对,只好说:“好了,好了,不管香椿、臭椿,只要是椿树就是树木之王!”臭椿听了大喜而香椿却气愤极了:天下有这么不分香臭的笨皇帝。香椿气得胀破了肚皮,因此每当香椿长到有饭碗粗以上的主干以后,树皮就要裂口,人们认为这是香椿生气裂的。

中国的植物传说总是说明该植物在群众中自古已十分熟悉,而且群众十分喜爱这种植物。群众的喜爱又因此植物用处大的缘故。因此尽管传说不可靠,还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