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植物知识
19936800000051

第51章 中药里的将军

大黄属蓼科大黄属,是以原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等数种植物的根茎入药而名的。掌叶大黄系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厚,基生叶3~7,掌状深裂,裂片多全缘。下面叶脉及叶缘有白毛,茎生叶小。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开展弯曲,花小而多,幼时紫红色,花被6片,2轮,雄蕊9,子房三角形,瘦果三角形,有翅。长达1cm,宽达8mm,棕色,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和西藏。唐古特大黄分布同上种,形态稍异,其叶片3~7掌状深裂,裂片狭长,常为羽状浅裂。

大黄入药,其著名效用是泻下之力强。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食积痞满等症。通俗点说是能荡涤胃肠积滞,驱散实热内结,好比有斩关夺门,戡定内祸的能力,因此自古被称为中药里的“将军”。自古应用颇多。早已有:“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清代皇宫用大黄治病很多。光绪三十四年三月,慈禧太后患肝胃积热,眼目不爽,是用酒制大黄治疗的。清朝皇帝多用大黄泡茶喝用以防病治病。元太祖铁木真进军灵武(在今甘肃省内),打了胜仗,许多将军争抢金银财宝,只有他的一个大臣对此无动于衷,而喜欢那里的两堆大黄,不久军队得了瘟病,金银财宝救不了命,还是这位大臣将大黄分给士兵们服用,才挽救了万人性命。

现代医药家对大黄的研究认为其含有的成分主要是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等。主要起泻下作用的成分为结合性大黄酸蒽酮一番泻甙A、B、C,其中番泻甙A又为主要成分。其泻下机制是通过抑制钠、钾离子从肠腔转运到细胞,使水分滞留在胸腔从而促使排便通畅。大黄还对多种使人致病的细菌有抑制作用。

大黄还是一种食用植物。它含糖、淀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此外还含多种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如钾、钙、锰、铁、铜等等。国外有用大黄作饮料或与其他食物配合制成大黄糖、大黄饼等食品。比利时用大黄冲剂加咖啡用以减肥。可见大黄是一种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