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艺术小百科
19932900000056

第56章 摄影艺术(3)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单镜头反光相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

焦距的功能与作用: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长,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镜头焦距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长,景角越小,焦距越短,景角越大;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长短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焦距越长,透视感越弱,焦距越短,透视感越强;焦距长短与反差成反比,焦距越长反差越小,焦距越短反差越大。

(2)景深

摄影时向某景物调焦,在该景物的前后形成一个清晰区,这个清晰区称为全景深,简称景深。使用大光圈,景深小;使用小光圈,景深大;物距小,景深小;使用广角镜,景深大。

像深——景深前界和景深后界分别共轭的两个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像深与景深相对应,像深越大,景深也就越大。

(3)明度

镜头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口径大通光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明度大小以光圈系数按倍数来计算;明度的大小是决定暴光的重要因数之一。

(4)场曲

在一个平坦的影象平面上,影象的清晰度从中央向外发生变化,聚焦形成弧型,就叫场曲。原因是中心离镜头近,周边离镜头远。一般拍照团体人像,安排成弧型,就是纠正这一缺点。

(5)二道火快门

第一步先按下空挡,快门钮的一半;第二次按到底,快门才开。它能防止手振和减少按快门的时差,并能避免误碰快门钮,造成浪费。没有二道火快门的相机,误碰以下快门钮,就浪费一张底片。

(6)反光板

锡箔反光太亮,可以用褶皱法使反光散射柔和;用白纸反光板也叫柔和;用白漆刷白的反光板,容易变黄失去反光效果。

(7)柔光板

在太阳与被摄物之间,用白薄塑料布,尼龙布等,可以是光线柔和,降低反差。

(8)反光伞

反光伞外观和普通伞一样。伞内面是银白色,反射能力强。使用时将伞安置在可以变换角度的云台上。用强光灯照射伞内,散射出的光线很柔和,阴影亦淡,是理想的光源。拍人像特写时,不受强光的刺激,最适合于拍摄人像和静物。

(9)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是打出眼神光,使用的是较小的灯。或者在其他光种达不到的地方,细部加强亮度,表现质感和轮廓。亦用这种灯光消除人物面部的缺陷,如使瘦削的面庞显得丰满些。

(10)白头

白头指的是一种摄影镜头。平时我们使用的大多是镀了膜的镜头,因为是增透膜,所以反光比较少,于是镜头看起来是淡紫色的。而我们现在说的是那种没有镀膜的镜头,所以反光比较多,看起来泛着白光,所以称为白头。

(11)感光度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12)色温

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13)曝光

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这和非专业人士所说的“曝光”大不相同,他们所说的“曝光”是指因相机漏光导致胶卷作废的意外事故。

(14)相对孔径

镜头有效通光口径(光束直径)与焦距的比值。相对孔径越大,镜头就越“快”。如1:2.8、1:3.5~4.5等。在变焦镜头中,一般把相对孔径固定的镜头称为专业镜头,把相对孔径不固定、但相对孔径在1:2.8~1:4之间的镜头称为准专业镜头,其余则称为普及型镜头。

(15)曝光组合

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16)快门速度

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17)白平衡

白平衡英文名称为White Balance。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以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CD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

远景

远景一般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由于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基本上呈现为一个点状体。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大远景主要用来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像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草原等。

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所以,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并注意画面远处的景物线条透视和影调明暗,避免画面的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全景

全景一般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环境对人物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的作用。

全景画面还具有某种“定位”作用,即确定被摄对象在实际空间中方位的作用。例如拍摄一个小花园,加进一个所有景物均在画面中的全景镜头,可以使所有景色收于镜头之中,使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具体方位一目了然。

在拍摄全景时要注意各元素之间的调配关系,以防喧宾夺主。拍摄全景时,不仅要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和主体轮廓线条、形状的特征化反映,还应着重于环境的渲染和烘托。

中景

中景是主体大部分出现的画面,从人物来讲,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能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中景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半身动作,同时也是把环境等多种因素考虑进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情的变化,是一般叙事和表演场面中比较常用的镜头。

中景的分切,破坏了该物体完整形态和力的分布,而其内部结构线则相对清晰起来成为画面结构的主要线条。

在拍摄中景时场面调度要富于变化,构图要新颖优美。拍摄时,必须要注意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和镜头都富于变化。特别是拍摄物体时,更需要摄像人员把握住物体内部最富表现力的结构线,用画面表现出一个最能反映物体总体特征的局部。

近景

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它的内容更加集中到主体,画面包含的空间范围极其有限,主体所处的环境空间几乎被排除出画面以外。

近景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用它可以充分表现人物或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比如看一个杨丽萍的舞蹈时,人们的注意力自然会移到那柔软件的手臂上,用近景画面则将画框接近动作区域,非常突出地表现了手的动作。

利用近景可拉近被摄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容易产生交流感。如果您经常看新闻节目的话,各大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或纪录片的主播或节目主持多是以近景的景别样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

在拍摄近景时,要充分注意到画面形象的真实、生动和客观、科学。构图时,应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结构中心,背景要力求简洁,避免庞杂无序的背景分散观众的视觉注意力。

特写

特写一般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通过特写,可以细致描写人的头部、眼睛、手部、身体上或服饰上的特殊标志、手持的特殊物件及细微的动作变化,以表现人物瞬间的表情、情绪,展现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经历。

特写画面内容单一,可起到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

在拍摄特写画面时,构图力求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勿小,空间范围宁小勿空。另外,在拍摄时不要滥用特写,使用过于频繁或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观众反而降低了对特写形象的视觉和心理关注程度。

如要拍摄盛开桃花的桃树,当画面以全景推向中景,桃树的外形逐渐被“排挤”出画外,树木内部及树上盛开的桃花逐渐成为变化的结构主线。

特写是局部的刻画人物或事物的景别处理方法。运用这类镜头,能够准确地传达故事情节,直接地反映出剧中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同时,也能间接地影响观众的心理反应,特写不一定只是刻画人物表情的手、脚、道具等与剧情有关的物体,只要需要,都可以用特写来表现。

这种镜头,主要是表现人物眼睛和头部的神态,应当注意的是通过人物表情、手势、动作来表现情绪,所以必要的画面提示一定要做,而且要做足,动作幅度的大小,包括其他辅助烘托气氛的水、雾、烟、云等动态趋势,否则带原画画出来后,就会留下很多遗憾。

摄影技巧十条

摄影是一门技术,同样也是经验的积累。下面是无数摄影师的经验汇聚而成的12条最经典、实用的摄影技巧Tips,将其熟记于心,将帮助你应对很多难以掌控的拍摄场景。

(1)阳光十六法则

阳光十六法则是在没有测光表时,正确估算日光下曝光数值的方法,所以这条法则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将光圈设为F/16,快门与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设为100时,快门应该设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据这个法则,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用F/22光圈,在多云时应使用F/11光圈。

(2)相机抖动法则

当你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的速度不能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果快门速度越慢,那么拍摄抖动时就越可能降低锐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话,快门就要达到1/60秒以上为宜,只有当环境实在昏暗时,用闪光灯、脚架或者把相机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动。

(3)灰板法则

随身携带18%的中灰度板是拍摄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没有灰度板怎么办呢?可以将手掌摊开面向阳光,对手掌进行测光,然后加一档曝光。

(4)景深法则

当被摄无题比较深的时候,应该对焦点选择在景深的前1/3处,因为这样,对焦点后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种光圈和焦段组合都可以使用这个法则。记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离被摄物体越远,景深就越大。

(5)曝光法则

在处理数码照片时,最普遍的法则是保证高光区曝光准确,低光区随他去。可是当处理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的时候,你最好增曝一档。

(6)快速闪光输出法则

当你的相机不能自动输出控制的闪光灯时,将闪光灯的感光度设为胶卷的二被。如果对主体测光,机身选择光圈整档,闪光灯设为同样的光圈。这样,照片的阴影区会比主体的亮度低一档。

(7)闪光距离法则

这个法则很简单:距离乘以2,感光度乘以4。例如,你的闪光灯在ISO 100时,有效距离为20英尺。如果你想使闪光灯的距离达到40英尺时,则需要ISO 400。

(8)像素翻倍法则

如果你想使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增倍,那么很简单,就是要像素翻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