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第一天,工作繁忙的父亲放下其他事情专门抽出时间一直把女儿送到图书馆。临别时,父亲对她说:“干什么都要尽你最大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小兰点点头。在这里,她虽然是临时打工,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在短暂的时间里,这个平凡的学生赢得了馆内同事的刮目相看,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勤奋工作,表现出主动性和独创性,并具有工作的预见性。”馆方还邀请她下一个假期继续来这里打工。赵小兰深深体会到爸爸的话非常正确,只有尽最大努力,才能得到人们的赞扬和认可。
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家中虽然有了管家,但小兰的母亲仍然要求孩子们自己洗衣服、整理床铺、打扫卫生。按照母亲的话说,管理是请来帮助家长的,而不是来侍候孩子的。
令人难以想信的是:赵小兰家门前长达100多英尺的车道竟然是几个姐妹在父亲带领下自己动手铺成的。赵小兰在后来《我的事业和人生》一书中说:“那时候我们不见得喜欢。如今想来,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交流,很能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赵小兰进入华盛顿的高层圈之后,从总统到同事,再到媒体,对她的学识、修养、能力以及团队精神,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能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内阁的华人决非侥幸所致,老布什当年要夫人学学赵家的家教也决非客套之语。对于东西方的家庭教育方法孰优孰劣,赵小兰无意加以评论,她只是牢记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用心珍惜自己从父母身上所得到的一切。
大量事实证明,任何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都愿意做那些“身劳心安,利少义多”的事情。
华罗庚二十岁那年得了伤寒,最后导致半身残废,可是,他还是拄着个拐杖在那里搞数学研究。
高士其为细菌中毒,全身瘫痪,动弹不了,可他偏要每天坚持写作,还常常要开夜车。
十八世纪英国的医学家琴纳为了造福于人类,他甘愿在自已的爱子身上做牛痘试验,终于征服了曾夺去欧洲一亿五千万人生命的恶魔天花。
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历尽千辛万苦试验炸药成功时,自己已被炸得浑身鲜血淋漓,可是他却举着双手欢呼:“我成功啦!”
方志敏说得好:“为了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了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鄙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难以下咽的苞米和菜根……”
在那些私心重重的人看来,这些人的做法好像“不可理解”,但正是在这些“不可理解”的行为中,完善了众多成功人士的人格和灵魂。做为新世纪的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下一代的道德修养,在教育孩子时,不妨学学康熙皇帝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们多做一些“身劳心安,利少义多”的事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长持其志,无暴其气
康熙教子经
孟子云:“持其志,无暴其气。”人欲养身,亦不出此两言,何也?诚能无暴其气,则气自然平和;能持其志,则心志不为外物所摇,自然安定。养身之道,犹有过于此者乎?
译文
孟子说:“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损耗自己的心气。”人希望养身全形,也不外乎这两句话。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要是真的能做到不损耗自己的心气,那么他肯定可以做到心平气和,不骄不躁;能树立远大的志向,那么他就能够不为外物所动,恬淡安静养身之道,还能有比这更高明的吗?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在孟子看来:一方面,毅力、志向是人体之气的统帅,有志向的人完全可以驾驭自己的气血运行;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人生志向,人就不应该轻易浪费气血资源。总之他认为,追求道德真理的人,是内心纯正的人,所以胸中总有浩然之正气。不讲道德的人,是欲念杂乱的人,也是体内气机逆乱的人。
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是国际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因推进南非的民主进程经历了长达27年的监禁,并且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在狱中,无论是精神和肉体受到何等的摧残,曼德拉从未因此丧失过斗志,而不久后随着反种族主义斗争的蓬勃发展,要求释放这位黑人领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南非政府慑于群众的压力,几次表示要释放曼德拉,但当局总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都遭到了曼德拉的拒绝,在曼德拉看来,这种讨价还价的自由无异于对自由的践踏,他发誓要把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牢底坐穿。
1976年,南非当局首次提出要释放曼德拉,条件是曼德拉获释后必须回特兰斯凯“保留地”,妄想以此来换取曼德拉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承认。1984年1月,又要曼德拉宣布放弃武装斗争,谴责暴力行动才释放他,曼德拉总是响亮地回答,“只要南非人民还没有自由,我也决不接受任何自由”。
在政治舞台上,曼德拉是一位坚贞不屈的斗士。在家庭中,他却是一位温情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和温妮结婚之后,由于艰苦的斗争生活,他和妻子长期不能见面,使得温妮带着女儿在艰难中度日。
许多年后,他知道女儿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同时在恋爱中遇到一些麻烦。曼德拉怀着深深的父爱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告诫女儿要珍惜自己的学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意志。
他在信中写道:“为了适应你今天的处境,你正在进行自我调整,设法使你自己感到幸福。对此,我激动万分,你说得好极了。孩子,只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你就可以把不幸变成优势。如果不是这样,你妈妈早该变得失魂落魄了……”
曼德拉极为重视学业,重视意志的磨炼和高尚情操的培养,这是他对女儿的要求,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曼德拉对妻子的态度是平等的,对女儿的态度也是平等的,从这封委婉而温和的信中,可以看出这位英雄人物高尚的情操,也可以看见家庭的和睦团结。
由此看来,立志不仅可以成就事业上的辉煌,而且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齐白石是20世纪著名国画大师,曾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1957年,齐白石老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的齐白石,视书画为自己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书画中,以画明心,寄情托志,以志养生。从他的书画人生里,我们可以禅悟出养生长寿之道。
四书性理,立命之道
康熙教子经
凡人养生之道,无过于圣贤所留之经书。惟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性理,诚以其中凡存心养性立命之道,无以不具故也。看此等书,不胜于习各种杂学乎?
译文
世间流传的所有保养身心以求益寿延年的办法,任何人的任何书中都没有可以超过圣贤所留下的经典著作。因此,我教导你们要熟读四书五经和谈论性命理气之学的典籍。在这些经典著作中,无论是存心养性之说,还是安身立命之道,没有不包容的。所以,读四书五经不比读各种杂书更好吗?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读书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活动。现代科学表明,脑的重量与聪明没有直接关系,但与寿命有间接的关系。人衰老的本质是细胞的衰老,尤其是脑细胞的衰老。“脑强必多寿”,所以通过阅读书籍不但能开阔思维视野,除却抑郁情绪等心理疾病,而且合理读书、用脑亦延年益寿。最新医药研究发现:人体健康首要是心理健康,而良性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我们知道经常读书用脑,能消解烦恼,养护“精、气、神”,的确有利于健康。比如,老年人退离休后,易感到孤独,改变这种心理状态,适当读书学习,是有效方法之一。读书不但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同时还有三点好处:一是容易消磨时间,使漫长的光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二是心专于书,少了许多的口角是非,忘了许多忧愁烦恼;三是书中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可使人愉悦和振奋。
读书能养生,还在于语言文字本身具有调节情感、解除烦恼、淡化抑郁的功能。我国自古便有杜甫的诗能除病痛的传说。现代的医学专家发现,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德国有一家病人图书馆,请那些慢性病、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心理系统障碍的患者,阅读不同感情色彩的书籍报刊,病人康复得很快。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倡导“诗歌疗法”,认为吟诵诗歌能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在意大利,医学家和诗人联袂成立“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主治功能的诗集,供不同心理疾病的病人对症选用。
春秋时,鲁国有个叫闵子骞的人,拜孔子为师。开始时,他脸色干枯,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变得红润起来。孔子看见觉得奇怪,便问是什么原因,闵子骞说:“我生活在乡下,看到达官贵人坐着华丽的车子,前后龙旗飘飘,很是羡慕,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我受教师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多,能辨是非、知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打动不了我的心了,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闵子骞把自己脸色红润归于读书明理,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据史载,康熙三十八年已卯科会试,广东贡生黄章正好100岁,他从广东千里迢迢到北京参加考试。黎明入场时,他竟让自己的曾孙高举一个书有“百岁观场”的灯笼当向导。门外观者达千人之多。道光十六年丙戌科会试,广东举人陆云从103岁,仍不辞辛苦,赴京赶考,可是三场过后,仍未考中。别人问起,他却不以为然地说:“考试必功夫做到极尽处,若稍有涉猎,即使侥幸得一科也于己无补,我惟期此心无愧,放而孜孜以求,却不知老之将至。”
这些人一生为科举而忙碌,其生命价值和意义姑且不说,只是“不因老而废学”这一点足以让世人敬佩。同时,他们为科举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发愤苦读时,甚至他们自己也没有料到,每当他们捧起书本,他们似乎已进入庄子所说的物我两忘的美妙境界。从养生学角度而言,当他们捧起书本,其实便开始了世界上最好的养生功的练习。
张学良到台湾后,便一直在读书与养兰中度日,他的寓所总有朗朗书声,每天清晨都能见到他在兰园中劳作。这些是非常适合老年人活动形式,于健康长寿大有益处。张学良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书画,自藏自娱,尤精鉴赏,常与书画大师张大千聚会交流。他认为,对于养生读书似乎比滋补营养更胜一筹。
莎士比亚说得好:“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