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19931000000054

第54章 实现自我之途(4)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事业之成功,其酷虐、机变的个性及表现,在扫荡政敌、诛除异已、树威秉势、以猛药治乱世上,固然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然而,单凭树威秉势还不足以成大业,还需具有审时度势、多谋善断、知人善任、施恩尽能的特殊才能、智谋和魄力才行。在这方面,曹操显露了政治家、军事家非凡的雄才大略。

公元196年,汉献帝逃出长安后,在韩暹、杨奉等人的护送下,回到东都洛阳。当时曹操在许县,计划迎接献帝。部众都认为:“崤山以东尚未平定,而且韩暹、杨奉等人自认为护驾有功,骄横凶暴,不能迅速制服。”荀彧说:“以前,晋文公重耳迎纳周襄王,各国一致推举他为霸主;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身穿孝服,使得天下百姓诚心归附。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先倡导兴起义军,只因崤山以东局势混乱,来不及远行迎驾。如今献帝返回旧京,但洛阳荒废,忠义之士希望能保全根本,黎民百姓也怀念旧的王室,为之悲伤。借此时机,奉迎天子以顺从民心,是最合乎时势的行为;用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人心悦诚服,是最正确的策略;坚守君臣大义,辅佐朝廷,召揽天下英才,是最大的德行。这样,尽管四方还有不遵从朝廷的叛逆,但他们能有什么作为?韩暹、杨奉之辈,又有什么值得顾虑!如果不及时决定,使别的豪杰生出奉迎的念头,以后尽管再去努力,也来不及了。”于是,曹操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兵向西,到洛阳迎接献帝。董承等扼守险要阻拦,曹洪不能前进。

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缺少外援,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说:“我与将军相互倾慕,只听到名声,便已推心置腹。如今,将军在艰难之中救出天子,护送他回到旧都洛阳,卫护辅佐的功勋,盖世无双,是何等的伟业!现在,各地不法之徒扰乱中原,天下不宁,君主的平安至关重要。所有的贤明之士必须一起努力,才能肃清君王道路上的障碍,这决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得到的。将军应当在朝廷主持事务,我则作为外援,如今我有粮草,将军有兵马,互通有无,足以相辅相成,我们生死与共,祸福同当。”杨奉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对其他将领说:“兖州的军队,近在许县,有兵有粮,朝廷正可以倚靠他们。”于是,诸将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并承袭他父亲曹嵩的爵位费亭侯。

韩暹倚仗护驾有功,专横霸道,董承对他十分厌恨,就私下派人召请曹操。于是,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洛阳,向献帝奏报韩暹、张杨的不法行为。韩暹害怕被杀,单人匹马投奔杨奉。献帝认为韩暹、张杨护驾有功,下诏一切不予追究。公元196年8月18日,献帝命曹操兼任司隶校尉,主持尚书事务。

曹操请董昭与自己并坐在一起,问他:“现在我已到洛阳,应当采取什么策略?”董昭说:“将军兴起义兵,讨伐暴乱,入京朝见天子,辅佐王室,这是春秋时期五霸的功业。现在洛阳的各位将领,各有打算,未必听从将军的指挥。如今留在洛阳控制朝政,有许多不利因素,只有请天子移驾到许县才好。”曹操说:“我本来的计划就是这样的。只是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兵强马壮,不会阻挠我吗?”董昭说:“杨奉缺少外援党羽,所以他愿与将军结交。任命您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的事情,都是杨奉的建议,应该及时派遣使者带去重礼表示感谢,使他安心。杨奉这个人有勇无谋,一定不会疑心。”曹操说:“很好!”立即派使者去拜见杨奉。27日,献帝车驾向东行进,迁都于许县,改称许县为许都,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尤其是袁绍得知汉献帝被曹操奉迎到许都,后悔不迭,于是穷思竭虑,又想出了补救办法:以他盟主身份,藉口“许下埤湿,洛阳残破,宜徙都鄄城”,令曹操把汉献帝迁到鄄城以自密近,便于得机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上。曹操当然不同意,他转请献帝发下一道诏书责备袁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这正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策略的妙用。从此以后,曹操掌握了天下大权,在群雄中脱颖而出。

李特率流民起义

当初曹操攻克汉中时,李氏率领五百多户人家归附,被封为将军。李氏的孙子李特、李流等人,都有才能通武艺,擅长骑射,性格豪爽,为人仗义,同州有很多人归附于他们。李特到了剑阁,叹息说:“刘禅拥有这样的地方,居然要投降他人,真是个庸才啊!”听到的人都觉得他不同寻常。公元301年,天水等六郡饥民起义,推李特为首领,率众两万余人,与晋军作战,先后南攻广汉、成都。公元303年,攻取成都少城建国,年号建初。

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吃,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成群结队到别的地方逃荒。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流民”。

公元298年,关中地区闹了一场大饥荒,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荒到蜀地。有一个氐族人李特和他兄弟李庠、李流,也跟着流民一起逃荒。一路上,李特兄弟常常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流民,流民都很感激、敬重他们。

蜀地离中原地区较远,百姓生活比较安定。流民进入蜀地后,就分散在各地,靠给富户人家打长工过活。益州刺史罗尚,却要把这批流民赶回关中去。他们还在要道上设立关卡,准备抢夺流民的财物。流民们听到官府要逼他们离开蜀地,想到家乡正在闹饥荒,回去也没法过日子,人人都发愁叫苦。流民们向李特诉苦,李特几次向官府请求放宽遣送流民的限期。流民听到这个消息,感激李特,纷纷投奔他。李特在绵竹地方设了一个大营,收容流民。不到一个月,流民越聚越多,约有两万人。他的弟弟李流也设营收容了几千流民。

李特收容流民之后,派使者阎彧去见罗尚,再次请求缓期遣送流民。阎彧来到罗尚的刺史府,看到那里正在修筑营寨,调动兵马,知道他们不怀好意。他见了罗尚,说明了来意。罗尚对阎彧说:“我已经准许流民缓期遣送了,你回去告诉他们吧!”阎彧直爽地对他说:“罗公听了别人的坏话,看样子恐怕不会饶过他们。不过我倒要劝您,不要小看了老百姓。百姓看起来是软弱的,您若逼得他们无路可走,众怒难犯,只怕对您没有好处。”罗尚假惺惺地说:“我不会骗你,你就这样去说吧!”

阎彧回到绵竹,把罗尚那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李特,并且对李特说:“罗尚虽然这样说,但是我们不能轻信他,要防备他偷袭。”李特也怀疑罗尚的话不可靠,立刻把流民组织起来,准备好武器,布置阵势,准备抵抗晋兵的进攻。到了晚上,罗尚果然派部将带了步兵、骑兵三万人,偷袭绵竹大营。晋军进入李特的营地,李特故意镇静自若躺在大营里。晋将自以为得计,一声号令,叫兵士猛攻李特大营。三万晋军刚进入营地,只听得四面八方响起了一阵震耳的锣鼓声。大营里预先埋伏好的流民,手拿长矛大刀,一起杀了出来。流民们英勇无比,以一抵十。晋军没有料到流民早有准备,心里一慌,已经没了斗志,被流民杀得丢盔弃甲,四散逃窜。

流民杀散晋军,知道晋朝统治者不会罢休,就请求李特替他们作主,领导他们抗击官府。李特和六郡流民首领一商量,一致推举李特为镇北大将军,李流为镇东将军,几个流民首领都被推举为将领。他们整顿兵马,军威大振。没过几天,就攻下了附近的广汉,赶走了那里的太守。李特进了广汉,学汉高祖刘邦的样子,宣布约法三章,打开了官府的粮仓,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流民组成的军队在李特的领导下,纪律严明。蜀地的百姓平时受尽晋朝官府的压迫,现在李特来了,生活倒安定起来,因此非常高兴。民间编了一个歌谣说:“李特尚可,罗尚杀我。”

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战斗。公元304年,李雄自立为成都王。过了两年,又自称皇帝,国号大成。后来到李雄之侄李寿在位时,改国号为汉。所以历史上又称“成汉”。

祖逖北伐

东晋时的祖逖是一位仗义豪侠、忧国忧民的志士。魏晋时期,天下大乱。祖逖看到自己国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无数同胞处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非常痛心。他决心收复失地,重振国威。

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立下大志。据《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薄,与刘琨共被同寝,半夜时听到鸡叫,就把刘琨叫醒,说:“多好的声音啊!”于是起床舞剑。逢乱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祖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招募骁勇强壮的勇士。祖逖劝说司马睿派军光复中原,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听了祖逖的话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只拨给他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的部属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到江心的时候,斩桨发誓,说:“我如果不能廓清中原,就不再渡江回来,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祖逖率兵渡过长江后驻扎在淮阴,建造熔炉冶炼兵器,又招募了两千多人继续前进。流民张平和樊雅在谯地各自聚集了几千人,自任坞堡堡主。祖逖进攻他们,一年多也没能攻克。祖逖于是诱降张平的部将谢浮,让他杀掉张平,然后进军占据太丘。樊雅还占据着谯城,抵抗祖逖。祖逖久攻不下,于是向南中郎将王含请求援兵。桓宣当时担任王含的参军,王含派桓宣劝降樊雅,樊雅归降。祖逖进入谯城以后,石勒派遣石虎围困谯城,王含又派桓宣求援,石虎撤围而去。祖逖上表请求任命桓宣为谯国内史。

公元320年,祖逖的部将韩潜和后赵的将军桃豹分别割据陈川老城,桃豹占据西台,出入经由南门,韩潜占据东台,出入经由东门,双方相持坚守达四十天。祖逖用布袋盛土,好像盛满粮米的样子,派一千多人输运到台上。又让一些人担挑真米,在路边休息。桃豹的士兵追来,祖逖的部下丢下担子逃走。桃豹的士卒挨饿已有很长时间,得到粮米,便以为祖逖的部众生活丰饱,心中更为恐惧。后赵将领刘夜堂用一千头驴子为桃豹运来军粮,祖逖派遣韩潜和别将冯铁在汴水截击,全数劫获。桃豹因此连夜遁逃,驻屯于东燕城。祖逖让韩潜进军驻扎在封丘,威逼桃豹。冯铁占据了陈川老城的东、西二台,祖逖则镇守雍丘,经常派遣士兵截击后赵军队,后赵国镇戍的士卒归降祖逖的很多,国土也日渐缩小。7月,元帝下诏授予祖逖镇西将军。

祖逖在军中,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鼓励、督促农业生产,抚慰安置新近归附的兵民,即使是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也施恩礼遇去结交他们。黄河流域的许多坞堡,只要是此前有人质被扣留在后赵的,都听任他们同时听命后赵和东晋,并且不时派遣流动作战的军队佯装抄掠,以表明他们并未归附自己。坞主们都感恩戴德,只要后赵有什么特殊举动,便秘密传告祖逖,因此战事常胜,俘获良多。黄河以南士民大多背叛后赵而归附东晋。祖逖训练士兵,积蓄粮食,为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做准备。

公元321年7月,司马睿任命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统管包括豫州在内的六州各项军务。豫州刺史祖逖认为戴渊是吴人,虽然有才能和名望,但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高明的见识。而且祖逖披荆斩棘,收复河南失地,戴渊却毫无军功,一下子来管辖自己,所以心中郁郁不乐。又听说朝廷内部不和,国家将有内乱,知道统一北方的大业难以成功,受到很大刺激,因此卧病不起。

9月,祖逖在雍丘去世,豫州百姓就像失去亲生父母一样悲痛,谯、梁两地的人们都为祖逖建立祠堂。晋南迁后的北伐,几乎无一不被军事将领作为扩张势力的手段,败不必论,倘有小胜,则必然是内乱的前奏。惟有闻鸡起舞的祖逖抱收复旧土的初衷,却遭皇帝的疑忌,终不得志,忧郁而死,使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