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是现代社会一个时髦的词汇,被很多人作为一种价值观来推崇。而要想实现自我,必须先正确认识自我。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不能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那么,他就不会在人生之路上走得顺畅,甚至有可能摔跟头,吃大的苦头,因而一蹶不振,以失败而告终。认识自我,包括对我们自身的条件、能力、知识结构、性格等方面的认识,也包括对所处的环境、外部的条件、社会的大氛围,以及对所做事物本身的认识。
苏秦佩六国相印
苏秦最初游说秦国没有得到重用,便更加发愤学习,读书到欲睡时,就用铁锥刺股。一年后,终于学有所成,于是周游列国。公元前333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以苏秦为纵约长,兼任六国的相国。
当初,苏秦本想将兼并天下之术献给秦王,但秦王不用他。于是,苏秦到了燕国,对燕文公说:“燕国之所以不受兵祸,是因为赵国在燕国的南边,像屏障一样挡住了各国的进攻。秦国如果要攻打燕国,就要战于千里之外;而赵国要攻打燕国,仅战于百里之外。如果不担忧百里之内的战祸,而担忧千里之外的战祸,那就大错特错了。大王若与赵国联合,燕国就不用担心战祸了。”文公很赞同他的说法,当下给他车马,让他去说服赵国。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怕韩、魏两国从后面袭击它。秦国如果攻打韩、魏两国,由于没有山河阻隔,可以一直攻到都城。韩、魏如果向秦国称臣,赵国就孤立无援了。六国之地五倍于秦国,将士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秦国必亡无疑。我认为六国应该联合起来,派出将相在洹水之滨订盟。秦国进攻任何一国时,各国一齐出兵,如不遵此盟者,五国共伐之。这样,秦兵必然不敢再出函谷关,为害崤山之东了。”赵肃侯听了极为高兴,厚待苏秦,重赏了他,让他去约请其他诸侯。
苏秦又去游说韩宣惠王道:“韩国方圆九百多里,披甲的士兵有数十万,天下的强弓劲弩利剑都产在韩国。如果大王臣服秦国,秦国必然索取土地。今年给它了,明年还会要。秦国的欲望永无休止,而韩国的土地却有割尽的时候。到那时,无地可割,不割又会受祸。俗话说得好:‘宁为鸡口,勿为牛后。’以大王之贤,韩兵之强,而有‘牛后’之名,我都为大王感到羞耻。”韩王听了,表示愿意参加合纵。苏秦又游说魏王道:“大王之地方圆千里,士兵有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战车六百乘,战骑五千匹。如此兵强马壮,却要臣服秦国。因此,赵王派我前来献计,请大王参加合纵。”魏王同意了。苏秦又游说齐王道:“齐国方圆二千余里,披甲的士兵有数十万,粮如山积。临淄有居民七万户,每户不下三个男子。不用到远县去征兵,仅临淄一地就可征兵二十一万。临淄城内的路上,车轮多得互轧碰撞,人多得肩挨着肩,真是衣襟相连可以组成帷幕,挥下汗水就是一阵急雨。秦国若要攻齐,要千里远征,跋山涉水,还要担心韩、魏两国袭击它的后方。所以,它只能恫吓齐国而已,而齐国却要臣服秦国。齐国这么强大,请大王不要臣服秦国。”齐王同意了。接着,苏秦又到楚国游说楚威王道:“楚国方圆六千多里,披甲的士兵有一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国家储粮可用十年。这都是霸业的基础啊。如果楚国参加合纵,我可以让五国诸侯听从大王指挥。合纵则诸侯臣服楚国,连横则楚国臣服秦国。这两条计策截然不同,大王选用哪一个呢?”楚王听了苏秦之言,同意参加合纵。于是,苏秦做了纵约长,担任了六国的相国。当他北上回赵国时,车马仪仗十分豪华,像君王一样。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纵横驰骋,朝秦暮楚,以逞其智,获取功名。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主要代表,史载其治学刻苦,以锥刺骨夜以继日,最终身佩六国相印,可谓功名显赫。从历史的作用平心而论,他的“合纵”确实对推迟战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秦国自此之后,竟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雷池”一步。
脱死难范雎相秦
范雎是战国时魏国人,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范雎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之先河,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魏国人范雎随从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他能言善辩,私下赠给他金子和酒食。须贾以为范雎把国家大事偷偷告诉了齐国,回国后便向魏国宰相魏齐告发。魏齐震怒,下令鞭打范雎,打得他肋骨折断,牙齿脱落。范雎只好装死,被卷进竹席,抛入厕所。范雎被扔进厕所后,趁四下无人,悄悄对看守说:“你若有办法让我出去,我必有重谢。”看守于是去请示把席中死人扔掉,魏齐喝醉了酒,说:“可以。”范雎于是得以脱身。事后魏齐后悔,又派人去搜寻范雎。魏国人郑安平把范雎藏匿起来,让他改名换姓,称其张禄。
那时候,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范雎偷偷地去见使者。使者便把他带到秦国。范雎到了秦国,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在离宫接见他。到那天,范雎到离宫去,在宫内的半道上,碰见秦昭襄王坐着车子来了。范雎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只听见范雎还在那儿嘟嚷:“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这句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原来自昭王即位后,以宣太后为中心,形成了穰侯、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等宗亲贵室势力,他们专权专利,其私家富有甚至超过了王室,使昭王如芒刺在背,有苦难言。此次攻打齐国,也并非出自昭王之心,范雎抓住这个时机,基于对昭王内心世界的分析判断,向昭王上书,直刺宗室专权,紧紧抓住了昭王的心病,同时又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有治国的良策,这样使秦王不得不召见他。范雎考虑到自己初涉秦廷,羽翼未丰,不敢言内,便先谈外事,借以观察秦王的态度。他说:“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伤秦。”为了加强说服力,范雎还举出齐缗王远征楚国,导致内部空虚,因而被韩、魏袭击的史实。这里,范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为秦逐个吞并六国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相当深远,为中国政治、外交思想史增添了重要的一页。
范雎的一系列功绩使他日益得到昭王的宠信,在秦国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范雎认为,是该向内政沉积已久的弊病开刀的时候了,于是向秦昭王进言说:“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就是对内巩固自己的威信,对外重视自己的权力。穰侯派出的使者窃取大王的权威,对各国发号施令,在天下结盟立约,征伐敌国,没有谁不听从。我听说‘果实太多会压折桠枝,折断桠技会伤害树心;属国大了会危害宗主国,尊崇臣子会使君主卑微’。现在我听说秦国太后和穰侯当权,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辅佐他们,终究会要取谛秦王。我私下替大王害怕,百年之后,统治秦国的不是大王的子孙了。”昭王听了果然十分恐惧,说道:“好。”于是废黜了太后,将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回他们的领地,任命范雎为国相,封以应城,号为应侯。
魏王受到秦国的威胁,十分惊慌。相国魏齐听说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就打发须贾到秦国去求和。范雎利用此机,要魏王杀了魏齐,才允许魏国割地求和。须贾回国,把这番话告诉魏齐,魏齐只好逃奔赵国,藏在平原君赵胜家里。秦王一心想要为应侯范雎报仇,听说魏齐逃到了赵国平原君赵胜家,便巧言诱骗赵胜到秦国,扣留了他,并且派出使臣告诉赵王:“如果得不到魏齐的人头,我决不会让赵胜出关。”魏齐走投无路,去找虞卿,虞卿舍弃了相印,与魏齐一起逃走。到了魏国,他们想借助信陵君魏无忌的力量,逃到楚国。信陵君感到为难,没有立即与他们会面。魏齐悲愤自杀。赵王于是得到他的人头并把它献给秦王,秦王才下令放回平原君。
纵观范雎,他能够在自己九死一生的危急关头清醒地判断形势,从而逃离魏国,这确实是不容易的。到了秦国之后,他又靠着自己的聪明睿智和伶俐的口才征服了想有一番作为的秦昭王,从而不仅使秦国从此走上了真正的军事强国之路,而且找到了可以尽情发挥自己卓越才华的政治舞台,使自己名垂青史。
脱颖而出毛遂自荐
毛遂,战国末期大梁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才华。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一直默默无闻,总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一次,碰上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平原君快速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平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二十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他们挑来挑去最终只有十九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觉得不满意。这时,只见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只是凑个数!”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子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毛遂并不生气,他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您早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这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的问题,我会连整个锥子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且气度不凡,便答应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
到了楚国,已是早晨。平原君立即拜见楚王,跟他商讨出兵救赵的事情。可是这次商谈很不顺利,从早上一直谈到了中午,还没有一点进展。面对这种情况,随同前往的二十个人中的十九个只知道干着急,在台下直跺脚、摇头、埋怨。惟有毛遂,眼看时间不等人,机会不可错过,只见他一手提剑,大踏步跨到台上,走到楚王面前。面对盛气凌人的楚王,毛遂毫不胆怯。他两眼逼视着楚王,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从赵楚两国的关系谈到这次救援赵国的意义,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凛然正气使楚王惊叹佩服;他对两国利害关系的分析深深打动了楚王。通过毛遂的劝说,楚王终于答应出兵援赵,当天下午便与平原君缔结盟约。很快,楚王派军队支援赵国,赵国于是解围。事后,平原君深感愧疚地说:“毛遂原来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抵得过百万大军呀!可是以前我竟没发现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没一个人才呢!”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毛遂自荐一方面说明人才鉴别有一定的难度,难免失误;一方面说明习惯势力、传统观念往往使一些“大人物”看不起“小人物”,看不起没有名声和地位的潜在人才。所以,对于那些毛遂自荐的“小人物”,我们应尽力帮助他们,有意地发现这些朴实的不知名的人才,当他们初露头角时就要高度重视;不要等他们做出成绩,人人都来夸奖时才予以注意。应该说,真正善于发现人才的人,是在人才未出名时,就能慧眼识才,哪怕他还未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