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19931000000048

第48章 养性慎独之术(1)

人是道德现象、道德活动的主体,道德的本质意义是主体自愿,而不是外力强制。因而,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自控意志,以修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修养的关键是诚意而慎独,不断坚定自己为善的意向,特别是在独处时尤要谨慎,不得放松意志,不自欺,达到以德自慊(满足)的自由境界。修身养性、诚意慎独的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的人生教育和人性修养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苏武持节牧羊

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之职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这期间,投降匈奴的李陵也多次劝说其投降,都遭到苏武拒绝。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公元前81年,苏武获释回汉,官至典属国。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以彰显其节操。

公元前101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刚即位,担心汉军袭击他,便对汉天子自称子辈,并送回汉使,又派使者来汉朝进贡。汉武帝嘉许匈奴单于的义举,派中郎将苏武将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送回匈奴,顺便携带厚礼,答谢匈奴单于的好意。但在匈奴期间,苏武因同行者的劫持行动暴露被扣留。单于希望苏武投降,苏武严词拒绝。

后来,苏武被匈奴放逐到北海边。他得不到粮食供应,便挖掘野鼠,吃鼠洞中的草籽。他手持汉朝的符节牧羊,无论睡卧还是起身都带着它,以致节杖上的毛缨全都脱落了。苏武在汉朝时,与李陵同为侍中,李陵投降匈奴后,不敢求见苏武。过了很长时间,单于派李陵来到北海边,为苏武摆下酒筵,并以乐队助兴。李陵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一向情谊深厚,所以派我来劝你,单于愿意对你虚心相待。你终究不能再回汉朝,自己白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的信义节操又有谁看到呢?你的两个兄弟,先前已都因罪自杀;我来此时,你母亲也已不幸去世;你的夫人年轻,听说已经改嫁他人了;只剩下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又过了十几年,是否还在人世,不得而知。人的一生,就像早晨的露水一般短暂,你又何必长久地如此自苦!我刚投降匈奴时,精神恍惚,像要发疯,恨自己辜负汉朝,还连累老母被拘禁牢狱。你不愿归降匈奴的心情,怎么会超过我!况且皇上年事已高,法令变化无常,大臣无罪而被抄杀满门的达数十家,安危不可知,你还要为谁这样做呢?”苏武说:“我父子本无才德功绩,全靠皇上栽培,才得以身居高位,与列侯、将军并列,且使我们兄弟得以亲近皇上,所以我常常希望能够肝脑涂地,报答皇上的大恩。如今得以杀身报效皇上,既使是斧钺加身,汤锅烹煮,我也心甘情愿!为臣的侍奉君王,就如同儿子侍奉父亲一般,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遗憾。希望你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武一连饮酒数日,又劝道:“子卿你再听我一句话。”苏武说:“我自己料想必死已经很久了,如果你一定要我苏武投降,就请结束今日的欢聚,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一片赤诚,不觉泪湿衣衿,遂与苏武告别而去,赐给苏武牛羊数十头。

后来,李陵又来到北海边,告诉苏武汉武帝已经去世。苏武一连数月,每天早晚面对南方号啕痛哭,甚至吐血。壶衍单于即位后,其母阏氏行为不正,国内分崩离析,常常害怕汉军前来袭击,于是主动要求与汉朝和亲。汉使来到匈奴,要求放苏武等人回国,匈奴假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又来到匈奴,常惠暗中面见汉使,教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系着一块写字的绸缎,上面说苏武等人在某湖泽之地。”使者大喜,按常惠之言责问单于。单于环视左右侍从,大吃一惊,然后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确实还活着。”这才将苏武等人放还。公元前81年,单于召集当年随苏武前来的汉朝官员和随从,有九人与苏武一同回到汉朝。苏武一行来到长安后,汉昭帝以最隆重的仪式祭拜汉武帝的陵庙,封苏武为典属国,品秩为中二千石,并赏赐苏武钱二百万、公田二顷、住宅一所。苏武被扣留匈奴共十九年,去时正当壮年,归来时头发、胡须全都白了。

说到英雄,在人们心目中,都是那种金戈铁马驰骋疆场雄霸一方开天辟地的人物。其实,真正的英雄就生活在我们当中,而英雄所做的事情却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比如历史上的苏武就是汉以来民族史上最具气节的人,体现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苏武忠贞不渝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唤起人们心中的爱国激情。两千年来,中国有无数小说、戏剧和歌曲歌颂他忠于国家、坚忍不屈的伟大精神。

田横五百壮士

秦末汉初,刘邦的大将韩信带兵攻打齐国,杀死齐王田广。当时任齐国宰相的田横率领五百名誓死不降的将士退守到黄海中的一个荒岛上,以备东山再起。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称帝。刘邦恐田横为乱,便派遣使臣召田横赴洛阳。为了保全部属,田横毅然应诏。途中,田横因羞于向刘邦称臣而自刎。噩耗传来,部属五百人集体挥刀殉节。

公元前205年,旧齐相田荣的弟弟田横招收溃散的士卒,收得几万人,在城阳起兵。4月,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以抵抗楚军。项王因此留驻下来,连战多次,也没能攻下齐国。公元前203年,韩信打败齐军,俘虏了齐王田广。田横自立为齐王,被汉将军灌婴打败。田横逃到梁地,依附了魏相国彭越。第二年正月,汉王封彭越为梁王。田横怕被杀掉,与他的部下五百多人逃入大海,居住在岛上。高祖刘邦认为田横兄弟几人本来曾平定了齐地,齐地贤能的人大都归附了他,今流亡在海岛中,如不加以招抚,以后恐怕会作乱。于是,就派使者去赦免田横的罪过,召他前来。田横推辞说:“我曾煮杀了陛下的使臣郦食其,现在听说他的弟弟郦商是汉的将领,我很害怕,不敢奉诏前往,只请求做个平民百姓,留在海岛中。”使者回报,高祖便诏令卫尉郦商说:“齐王田横即将到来,有敢动他的随从人马的人,即诛灭三族!”随即再派使者拿着符节把高祖诏令郦商的情况对田横一一讲明,并说道:“田横若能前来,高可以封王,低也是个侯爵。如果不来,便要发兵加以诛除。”

田横便和他的两个宾客乘坐驿站的传车去往洛阳。离洛阳还有三十里,到达尸乡驿站。田横向使者道歉说:“为人臣子的人觐见天子时,应当沐浴。”随即住下来,对他的宾客说:“我起初与汉王一道面朝南称王,而今汉王做了天子,我却是作为败亡的臣虏,面北称臣伺候他,这耻辱本来已经非常大了。何况我还煮死了人家的使臣,又同被煮人的弟弟并肩侍奉他们的君主。即便这位弟弟畏惧天子的诏令不敢伤害我,我难道内心就不感到惭愧吗?况且陛下想要见我的原因,不过是想看一看我的容貌罢了。现在斩下我的头颅,奔驰三十里地送去,神态容貌还不会改变。”于是就自刎而死,并让宾客带着他的头颅,随同使者疾驰洛阳奏报。高祖说:“从平民百姓起家,兄弟三人相继为王,这难道不是很贤能吗?”为田横流下了眼泪。接着授给田横的两个宾客都尉的官职,调拨士兵两千人,按侯王的礼仪安葬了田横。下葬以后,那两位宾客在田横的坟墓旁挖了个坑,都自刎而死,倒进坑里陪葬田横。高祖听说了这件事后,大为震惊,认为田横的宾客都很贤能,余下的五百人还在海岛上,便派使者前去招抚他们。使者抵达海岛,这五百人听说田横已死,也都自杀了。

田横临死前的一番话至为悲壮,堪与伍子胥的“此头须向国门悬”相提并论。不管是什么理由促使田横做出了最后的抉择,他的这种决心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推崇的一种生命价值取向。那时人们也会认为生命诚可贵,但比生命价值更高的,不是爱情,也不是自由,而是义。孟轲曾经提出,当生与死、义与利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仁人志士的选择应该是舍生取义。然而真正的舍生取义,历史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文帝简朴治国

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历史上几个为数不多的真正提倡节俭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国力逐渐增强,奠定了汉朝繁荣的基础。

汉文帝为人宽厚,怜老惜贫,即位当年便下诏,救济那些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文帝还下令:“年龄八十岁以上者,每月赐给米、肉、酒若干;年龄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另外再赐给帛和絮。凡是应当赐给米的,各县的县令要亲自检查,由县丞或县尉送米上门;赐给不满九十岁的老人的东西,由啬夫、令史给他们送去;郡国二千石长官要派出负责监察的都吏,循环监察所属各县,发现不按诏书办理者给以责罚督促。”

文帝即位的第二年,发生日食。文帝下诏书说:“群臣都要认真思考朕的过失和朕所未知、未见的问题,并请大家告知朕。还请大家向朝廷荐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以便帮助朕弥补不足之处。”于是,又下令文武百官各尽职责,减少赋税劳役,以便利于百姓;去掉多余的侍卫;将现有马匹留下够朝廷使用的就行了,其余的马就拨给驿站使用。

一次,汉文帝从霸陵上山,想要向西纵马奔驰下山。中郎将袁盎骑马上前,与文帝车驾并行伸手挽住马缰绳。文帝说:“将军胆怯了吗?”袁盎回答:“我听说‘家有千金资财的人,不能坐在堂屋的边缘’。圣明的君主不能冒险,不求侥幸。现在陛下想要放纵驾车的六匹骏马,奔驰下险峻的高山,如果马匹受惊,车辆被撞毁,陛下纵然是看轻自身安危,可又怎么对得起高祖的基业和太后的抚育之恩呢?”文帝这才停止冒险。

文帝所宠幸的慎夫人经常在宫中与皇后同席而坐。等到她们一起到郎官府衙就坐时,袁盎把慎夫人的座席排在下位。慎夫人恼怒,不肯入坐,文帝也大怒,站起身来,返回宫中。袁盎借此机会上前规劝文帝说:“我听说‘尊卑次序严明,就能上下和睦’。现在,陛下既然已册立了皇后,慎夫人只是妾,妾怎么能与主人同席而坐呢?况且如果陛下真的宠爱慎夫人,就给她丰厚的赏赐;而陛下现在宠爱慎夫人的做法,恰恰会给慎夫人带来祸害。陛下难道不见‘人彘’的悲剧吗?”文帝这才醒悟,转怒为喜,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以示感谢。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饰都没有增加,有不合适的法令就废除以造福百姓。曾经有一次,文帝想建造露台,召来工匠计算所需经费,要花费百斤黄金。文帝说:“一百斤黄金是中等人家十家财产的总和。我奉守先帝的宫室,常常害怕做错事会使先帝蒙羞,又何必做什么露台呢?”文帝身穿黑色的娣袍,所宠爱的慎夫人衣服长度不拖地,所用的帷帐也不用文彩锦绣,以表示敦厚朴素,做天下官吏百姓的模范。建造霸陵的墓园时,都用土瓦器具,而不用金、银、铜、锡做装饰,保留山川原有的形状,不再聚土为坟。吴王刘濞称病不朝,文帝就赐给他几案手杖。大臣袁盎等所劝说的有时虽嫌急切,文帝也常常借机采纳应用。张武等人接受金钱贿赂,事情被发觉了,文帝就加倍赏赐他,使他内心感到羞愧。文帝专心用道德来感化人。所以四海之内安定宁静,百姓家家富足,后代很少有能够超过他的成就的。

一代贤士郭泰

东汉郭泰,字林宗,名噪一时。郭泰一生博学多才,不慕高爵,安于退让,淡于仕途,视利禄如浮云,礼贤下士,乐与常人为伍,被称为东汉第一名士。有人曾问汝南太守范滂:“郭林宗何许人?”范滂说:“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他。”

太原人郭泰学识广博,善于谈论。初游洛阳时,时人都不认识他,陈留人苻融一见到他便很惊异,就把他推荐给河南尹李膺。李膺与他相见后说:“郭林宗有聪慧的识见,高雅博通,在当今之世,还很难遇见能与他匹敌的。”于是,李膺与郭泰交为朋友,郭泰由此名震京师。郭泰曾被推举为有道,他却不肯接受,有人劝他去做官。郭泰说:“我夜观天象,昼察人事,上天要废弃这个朝代,不是人力所能挽救的,我只想悠闲自在地生活。”但是他仍然在京师广为交游,不断地劝诲诱导别人。

郭泰善于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喜欢奖励和教导读书人,足迹遍布四方。茅容已经四十余岁,在田野中耕作时和一群同伴到树底下避雨,大家都随便地坐在地上,只有茅容正襟危坐,非常恭敬。郭泰路过那里,见此情况,大为惊异,因而向茅容请求借宿。第二天,茅容杀鸡作食,郭泰以为是为自己准备的,谁知茅容分了半只鸡侍奉母亲,将剩余半只鸡收藏在阁橱里,自己用粗劣的蔬菜和客人一同吃饭。郭泰说:“你的贤良大大地超过了普通人。我自己尚且减少对父母亲的供养来款待客人,而你却是这样,真是我的好友。”于是,郭泰站起身来,向他作揖,劝他读书学习。茅容最终成为很有德行的人。陈留人申屠蟠家境贫困,受雇于人做漆工,鄢陵人庚乘年少时在县府担任门卒,郭泰见到他们,对他们另眼相待,后来他们都成为知名的人士。其他人有的是屠户出身,有的是卖酒出身,有的是士卒出身,因受到郭泰的奖励和引进而成名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