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资治通鉴
19931000000002

第2章 识人用人之术(1)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朝历代,英才辈出。如何发现利用这些人才为己所用,成就霸业;如何驾驭约束这些人才,使其团结在自己身边,免于成为自己的对手,这是统治者施政面对的严峻挑战。我国古代明君的识人用人之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最高智慧,对今天的各级管理者也能提供借鉴。

魏文侯施仁政而独霸诸侯

魏文侯姓魏名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创立者,于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403年在位,是一位励精图治、锐意进取、重视人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魏文侯在位期间,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的首强,一度称雄于中原。

在战国时代,魏文侯是一位很有名的君主。他拜卜子夏、田子方为相,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家门口时,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有一次,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兴致正浓时,天下起了大雨,魏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左右侍臣问他:“现在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候说:“三天前我曾与管理猎场的官员约定今天要前去围猎,虽然眼前是宴乐美酒,外面大雨滂沱,但我也不能因此而不守约定。”说罢,他亲自驾车前往,告诉那位管理猎场的官员,今天因为下雨就不准备围猎了。四方贤士听说后,前来归附的更多了。

有一次,韩国邀请魏国出兵,协助攻打赵国。魏文侯拒绝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实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十分佩服,都前来朝拜。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与它相争。

魏文侯还能闻过则喜。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一举攻克,然后把中山国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这个君主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直言说:“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见势不妙,起身快步离开。接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何以见得?”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转怒为喜,有所领悟,立刻派翟璜去请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去迎接,把他奉为上宾。又有一次,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起饮酒,文侯侧耳说:“编钟的乐声好像有些不协调,左边偏高。”田子方闻言微微一笑,魏文侯十分诧异:“你笑什么?”田子方侃侃而谈:“臣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乐音,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点头说:“您说得太好了。”魏文侯的好学、礼贤、善纳良言是许多人尤其是国君很难做到的,这些美德使他成为当时有名的贤君。

魏文候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国相这个位置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你认为这两人怎么样呢?”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也不过问亲戚间的事。臣是朝外之人,不敢为君主参谋。”魏文候说:“先生遇到事情请不要推辞。”李克说:“君主没有好好观察啊!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品质能力,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权达时看他所举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为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看这五方面就可以决定了,怎么还要我来判断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国相的人选定了。”李克出来,看见了翟璜。翟璜说:“今天听说君主召见先生商议国相的人选,结果是选谁呢?”李克说:“魏成。”翟璜愤怒的样子完全显露出来,说:“西河的守将吴起是我推荐的;君主为国内的邺县担忧,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要讨伐中山,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克后,找不到可以守卫的人,我推荐乐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什么地方会输给魏成呢?”李克说:“我之所以知道君主会任命魏成为国相的原因是,魏成的俸禄有千钟,十分之九用在了外面,只有十分之一是用在家里,所以在东方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都以他们为师;你所举荐的五个人,君主把他们作为自己的臣子。你不要再跟魏成比了。”翟璜羞愧地施礼说:“翟璜是个粗鄙的人,失礼了。我愿意从此做您的弟子。”

魏文侯是一个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于一身的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讲求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自己治理国家的需要,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儒、法两家思想,择善而从。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闻过则喜,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君。

鸡鸣小技助孟尝

战国四公子是指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和楚国的春申君,他们挥金如土,养了上千门客。这些门客各有一技之长,尽其所能辅佐四大公子。齐孟尝君出使秦国被昭王扣留,孟尝君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尝君。孟尝君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

秦王听说孟尝君田文贤明,便派泾阳君到齐国当人质,邀请孟尝君来秦国。公元前299年,孟尝君带着一些门客,到了秦国都城咸阳。秦昭襄王亲自出宫迎接孟尝君,见孟尝君的门客前呼后拥,不由得更加仰慕。孟尝君向秦王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袍作为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用名贵的银狐皮做的,十分得意,在宫中美人面前夸耀了半天。然后,他把袍子脱下来交给太监,让他们收起来。秦昭襄王想选个吉日,拜孟尝君为丞相。大臣们担心秦王重用孟尝君,便私下商量怎样排挤他。他们纷纷对秦王说:“田文是齐国人,手下的人又多。现在,他当了丞相,一定会替齐国打算的。要是他利用丞相的权力暗中对我国不利,我国不就危险了吗?”秦昭襄王说:“你们说得也是。看来,还是把他送回齐国去吧。”大臣们说:“他在我国已经住了不少日子,我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都知道了,哪能轻易放他回去呢?”秦昭襄王听了,深觉有理,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泾阳君为了形成自己的势力,在齐国时就跟孟尝君交上了朋友。如今,听说秦王把孟尝君软禁了,忙替他想办法。泾阳君带了两对玉璧,送给秦王最宠爱的燕姬,请她帮忙。燕姬说:“我跟大王说句话倒可以,只是别的谢礼我都不要,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子。”泾阳君把她的话告诉孟尝君,孟尝君为难地说:“我只有一件银狐皮袍,已经送给秦王了,哪还能要回来啊?”有个门客听了,对孟尝君说:“这事不难,我有办法。”这个门客立刻去跟宫中管衣库的人聊天,先摸准了门路。当天晚上,这个门客从狗洞爬进宫中,到衣库去偷那件皮袍。他正在开门的时候,看库的人惊醒了,那个门客忙装狗叫,“汪汪汪”地叫了几声,看衣库的人便又放心地睡着了。门客进了衣库,打开箱子,拿出那件银狐皮袍,又从狗洞钻了出来。孟尝君将这件皮袍送给燕姬,燕姬十分高兴,她甜言蜜语地劝秦王把孟尝君放回去。秦王为其所动,便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回齐国去。孟尝君得到过关文书,带着门客急匆匆地往函谷关跑。他们到了函谷关,正是半夜时分。按照秦国的规定,每天早晨鸡叫头遍时才许开关放人,他们只好在关里等着天亮。孟尝君十分着急,怕秦王派人追上来。正当孟尝君一筹莫展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着公鸡叫了起来。他这一叫,有好几只公鸡都应和打鸣。紧跟着,关里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守关的人听见公鸡叫了,便打开城门,验过孟尝君的过关文书,就让孟尝君一行出关了。

孟尝君以“得士”闻名,而王安石却将孟尝君“得士”的美誉予以断然否定。他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并说:“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所以不至也。”其实,鸡鸣小技,确显其长,也能取长补短,为人所用。

赵高李斯辅佐,少子胡亥篡位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公元前209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最小的儿子)、太子扶苏的弟弟。始皇出巡死于沙丘,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扶苏死。

公元前210年7月20日,始皇帝在沙丘宫平台去世。因为始皇帝很厌恶谈论“死”,因此,群臣中没有人敢提关于死的事。待到他病危时,才命中车府令、兼掌符玺事务的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说:“参加丧事处理,灵柩到咸阳后安葬。”诏书已封好,但却搁置在赵高处,没有交给使者送出。因皇帝在都城外病逝,丞相李斯惟恐各位皇子及天下发生变故,于是就秘不发丧,将灵柩停放在能调节冷暖的凉车中,由始皇帝生前最宠信的宦官在车的右边陪乘。所到之地,上呈餐饭、百官奏报事务与过去一样,宦官即从车中接受并批复奏事,只有胡亥、赵高及受宠幸的宦官五六个人知道内情。

当初,始皇帝倚重宠爱蒙氏兄弟,颇信任他们。蒙恬在外担任大将,蒙毅则在朝中参与商议国事,称为忠信大臣,即便是高级将领或丞相也没有敢与他们一争高低的。赵高一生下来就被阉割了,始皇帝听说他办事能力很强,且通晓刑法,便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并让他教小儿子胡亥学习审理判决诉讼案,胡亥非常宠信他。赵高曾经犯下大罪,始皇帝派蒙毅惩治他。蒙毅认为赵高依法应被处死,但始皇帝因赵高办事灵活而赦免了他,并恢复了他的官职。官复原职的赵高对蒙氏怀恨在心,便劝说胡亥,让他诈称始皇帝遗诏命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同意了赵高的计策。赵高又说:“这件事如果不与丞相合谋进行,恐怕不能成功。”随即,赵高会见丞相李斯,说:“皇上赐给扶苏的诏书及符玺都在胡亥那里,定立太子之事只在您我口中的一句话罢了。这件事该怎么办呢?”李斯说:“怎么能够说这种亡国的话呀!此事不是我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人所应当议论的啊!”赵高道:“您的才能、谋略、功勋、人缘以及获扶苏的信任,这五点全部拿来与蒙恬相比,哪一点比得上他呢?”李斯回答:“都比不上他。”赵高说:“既然如此,那么只要扶苏即位,就必定任用蒙恬为丞相,您最终不能怀揣通侯的印信返归故乡的结局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而胡亥仁慈忠厚,是可以担当皇位继承人的。希望您慎重考虑一下!”李斯认为赵高说得有理,便与他共同谋划,诈称接到了始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篡改始皇帝给扶苏的诏书,指斥他多年来不能开辟疆土、创立功业,却使士卒大量伤亡,并且数次上书,直言诽谤父皇,不断抱怨不能获准解除监军职务,返归咸阳当太子;而将军蒙恬不纠正扶苏的过失,并参与扶苏的图谋。因此令他们自杀,将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诏书,哭泣着想要自杀。蒙恬说:“陛下在外地,并未确立谁是太子。他派我率领三十万军队镇守边陲,令您担任监军,这乃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仅仅一个使者前来传书,我们就自杀,又怎么能知道其中不是有诈呢?我们再奏请证实一下,然后去死也不晚呀!”使者见此,多次催促他们自行了断,扶苏对蒙恬说:“父亲赐儿子死,哪里还需要再请示查实呢!”随即自杀。蒙恬不从,使者便将他交给官吏治罪,囚禁在阳周;改置李斯的舍人担任护军,然后回报李斯、赵高。胡亥这时已听说扶苏死了,便想释放蒙恬。恰逢蒙毅代替始皇帝外出祈祷山川神灵求福后返回,赵高即对胡亥说:“始皇帝很早就想立你为太子了,可是蒙毅一直规劝他,认为不可如此。现在不如就把蒙毅杀掉算了!”胡亥于是下令逮捕了蒙毅,将他囚禁到代郡。皇室车队从井陉抵达九原。当时正值酷暑,装载始皇帝遗体的凉车散发出恶臭,胡亥等便指示随从官员在车上装载鲍鱼,借鱼的臭味混淆腐尸的气味。从直道抵达咸阳后,赵高发布治丧的公告,太子胡亥继承了皇位。

君臣关系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关系之一。这种关系处理得妥善与否,常常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危兴亡。实际运作中的驭臣之术,或者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调节斡旋君臣之间的关系,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或者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激化君臣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造成政局的动荡不安。秦始皇在世的时候,靠着他的雄才大略和铁腕政治,完全可以驾驭赵高、李斯,使国家安然无恙,但是秦二世与秦始皇相比就大为逊色,难以驾驭权臣,终致身首异处。

用长弃短,陈平归汉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一统天下,除了有张良、萧何、韩信“汉初三杰”的辅佐外,还得力于总在关键时刻屡出奇计的开国功臣陈平。陈平曾先后跟随过魏王和西楚霸王项羽,但因不受重用与信任而离开。后来陈平经魏无知引荐才投靠了刘邦,成为刘邦不可或缺的谋臣。

阳武人陈平家境贫寒,喜好读书。乡里祭祀土地神,陈平担当主持分配祭肉的人,将祭肉分得非常均匀,乡邻们称赞不已。陈平道:“如果我能够主持天下,也会像分配这祭肉一样公平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