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005

第5章 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吗?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历史演义小说。如果提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相信就连小学生都会脱口而出:“罗贯中呗!”因为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明标为“罗贯中编次”,这一说法也早已为学术界所认同,而且现在市场上发行的《三国演义》作者署名都是罗贯中,所以这一观点也就深入人心,妇孺皆知了。其实,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大都有著作权归属问题,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作者为谁,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三国演义》也不例外。

有的学者撰文指出,《三国演义》的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它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不朽杰作,而罗贯中充其量只能算是这集体中的一员而已。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明代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是现在所见到的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所有刻本中的最早刻本。这个版本上自始至终没有题写作者的名字,可见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这一传统说法靠不住。《三国演义》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实际上是由从北宋到明中叶的说书艺人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该书在明中叶被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文人整理写定。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中“黄权”这个名字在书中第一次出现时被误写为“王权”,“黄”、“王”同音而造成字误,是南方方音所致,证明这个最初写定者是南方人。关于罗贯中,明初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中有他的记载,该书作者与罗贯中有交往,记载说罗贯中是“太原人”,却没有提到他叫“罗本”,只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写过三种杂剧,压根没有提到他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等小说。

也有的学者依然认为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现存最早的《三国志演义》刻本是嘉靖壬午本,而不是明末天启年间的黄正甫刊本。在嘉靖壬午本的上面,明确地题署着两行字:“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第一行字,说明小说的素材来自什么地方;第二行字,向读者指出作者是谁。这就证明罗贯中千真万确地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那么,《三国演义》的作者到底是谁呢?胡适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在他所作的《三国演义序》中说:“《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作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他所说的“五百年”,应当是从北宋到明中叶这段时间;他所说的“演义家”也应当是指如宋人霍四究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的说书艺人。《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都是经这些说书艺人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到了明中叶,整个三国历史的系列故事已经相当完善之后,有眼光的书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与某个熟悉三国故事的文人联手,参阅《资治通鉴》等史书,对这些三国故事进行系统的整理,写成了这部“通俗演义”式的“三国志传”,然后付梓刊行。这就是说,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巨著,其中精彩的片段,都应当是由那些说书艺人创作出来的。胡适先生说,“《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