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049

第49章 诸葛亮北伐因何失败?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已演化为成语,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后人对诸葛亮表示景仰崇敬之际,常常为他“出师未捷身先死”感到遗憾和惋惜。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军中,随着蜀军的撤退,诸葛亮奋斗了终生的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目标也随之宣告失败。

长期以来,人们就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成功、诸葛亮该不该进行这场战争以及诸葛亮的才干等方面的问题,争论不休,至今未达成一致的认识。关于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取得成功这一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短于用兵,不善于打仗。陈寿《三国志》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的评价是这种观点的代表。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本传中还具体地指出诸葛亮北伐“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并有以下事实证明:第一,不敢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第二,战略上寄希望于兴师动众以取胜,考虑其他制胜途径和条件不足;第三,战术上执著于与敌军正面作战,应变能力差。陈寿历来以“良史”著称,所以他对诸葛亮的评说,是真话,是公允正确的。但也有人认为,这不是陈寿的心里话,一者陈寿以蜀人仕晋,不能不有所避讳;二者陈寿之父因马谡失街亭受牵连治罪,陈寿的评说意在贬诸葛亮,是完全可能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蜀国弱小,不具备北伐成功、统一中国的条件。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根据诸葛亮《(后)出师表》“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唯坐待亡,孰与伐之”的议论,认为诸葛亮明知我弱敌强,北伐已不可能成功,却又连年劳师动众,是不得不采取的以攻为守的策略,“醉翁之意不在酒”。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文史工作者,如周一良、陈克华等在论著中也特别强调弱小的蜀国要想取得北伐成功,实在是不可能的事。

再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没有联合东吴。此种观点认为,诸葛亮虽多次北伐,但基本上是单方面进行的,没有事先和东吴取得联系以及密切配合作战。而在《隆中对策》中和后来三国鼎立的实际情况下,国力弱小的蜀国欲战胜强大的魏国,不联合吴国出兵是不可能成功的。

还有一种观点强调是形势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认为,实际上诸葛亮是始终按照“隆中战略”在努力,但这个方针战略实现的客观形势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一是荆州之失,使《隆中对策》的战略受挫;二是夷陵之败,使蜀国元气大伤,力量削弱。这一切都不是诸葛亮所能料及、所能改变挽回的。

以上四说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研究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成功,应强调:一是系统分析,二是分清主次。如此,我们又认为,以上诸说虽不无道理,但似乎又有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