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日一禅
19929400000010

第10章 情感篇(1)

美满人生,不在物质、权势、名利及地位,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情谊。其实,我们无时不在体验着情感,也只有被情感所充实的生活才有意义和价值。

母亲的爱

惠心禅师还是个十五岁的沙弥时,因为聪明伶俐,受到了皇帝的召见,得到不少赏赐。惠心将皇上的赏赐送给故乡的母亲,以表孝心。不久,母亲便回信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你给我东西,是来自皇上的赏赐,我当然十分喜欢。但我当初送你学道为僧,是希望你做一个有修为的禅者,并不想你一生都在名利场中生活。如果只好世间虚荣,就是违背了我的心愿。希望你想想什么叫‘真参实学’、什么叫‘人天师范’!”

读完母亲的信后,惠心沙弥便立志要做一个真正弘法度众的禅者,不再汲汲于名利。

后来有一次,惠心思念母亲,就托人告诉母亲说,准备明年夏天向师父请假,回乡探母。不久,母亲又来信告诫道:“我既已送你出家入道,你就已经是佛门所有,一切众生所有,已经不是母亲一个人的了。从今以后,你应该是如来的“佛子”,孝顺师长,亲近三宝,不可只以母亲一人为念!明年夏天返乡探亲之举,应该打消!”

经过母亲两次教训,惠心潜心学道,发心立愿,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僧宝禅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父母真正爱惜子女的话,就应该尽力去帮助他们得到生命的解脱。因为自己毕竟会老去,当自己无法照顾孩子时,可以让天地间的法理去照管他们。

浪子回头

觉宽禅师将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修行参禅上,不知不觉间,年老的他成了一代高僧。

一日,从老乡那里得知他的外甥因不务正业,快要倾家荡产了。老乡希望他能回乡一趟,劝慰一下外甥。

年老的觉宽禅师回到了家乡,也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外甥。爷俩相聚异常开心。当晚,在洗净后上床休息,禅师在床上坐禅坐了一夜。整个过程中都没提及外甥的不良行为。

第二天早上,禅师即将离去,突然,叫住外甥给他系草鞋鞋带。外甥十分高兴地给他系好了。此时,禅师慈祥地说道:“孩子,人是在一天一天地变得衰老,你自己要保重,把握当下,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从此以后,禅师的外甥一心钻于自己的事业上,很快便扭转了倾家荡产的败局,事业也一下子红火起来了。

假如觉宽禅师用的是苦口婆心的方式,估计将难以换得外甥的浪子回头,而正是禅师的以情动人感化了外甥,使得外甥终于觉醒了。

爱的教育

道信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备受大家尊崇,座下的弟子众多。

一次,他的一位弟子因行窃被人抓住了,大家都说他败坏师门清誉,要求师父将其逐出师门。可是禅师却拒绝了,并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但是,那个弟子却不知悔改,反而继续行窃,再次被人所抓。此次,禅师仍然没有对他予以处罚,如此引起了其他弟子的不服。他们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那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禅师见了那份联名上书,备感欣慰,从中可知他们能够明辨是非,但是对于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尚不能领悟。于是,便把那些联名上书的弟子叫到跟前,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认为我教得不对,完全可以离开我。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全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那个行窃的弟子离开,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需要我的教导。”说罢,便回禅室了。

从此以后,那位行窃者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原来他私下里听到了禅师的那番话,十分感动,决心要改过自新,以报师恩。

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我们可以让每个人不断地改正缺点完善自我。这也要求我们必须用宽厚仁慈之心去对待他们。不断地关爱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学会宽容

一个月明的晚上,大相寺的觉慧禅师在散步时发现了墙角的一把椅子。不难推知,有人违规出寺去了。但禅师没有声张,只是悄悄地搬开那椅子,就地蹲着,等待那位出家人的回归。

不一会儿,只听见“嗖哧”一声,一个小和尚翻过围墙,习惯性地跳进了院子。但此时却发觉脚底软绵绵的,待双脚落地后,方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顿时异常惊吓,不知怎么办才好。可禅师却没责备他,反而嘱咐他去加件衣服。

老禅师用宽容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后来也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情,但此方法却十分奏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了。那个小和尚也严于律己,认真地参悟佛学,终于成为一名得道的高僧。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但此方法能给人以冷静反省的空间,从而在醒悟后达到自戒自律的效果。甚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成就了一名优秀的禅师。

偷不去

良宽禅师是日本的一位有名的高僧。他住在山脚下的一间茅屋中,整天参禅度日,生活异常清淡。

一天晚上,适逢禅师外出,小偷却光顾了他的茅庐,翻箱倒柜,却没有发现一样值钱的东西。

正在他失望之极,准备离开的时候,禅师回来了。禅师一见这个小偷,便对他说道:“你来一趟也辛苦,但老僧实在是没有什么值钱的物品,为了不让你空手而回,唯有把我身上的衣服作为礼物送给你。”

小偷听完一时不知所措,过了一会,他还是不自觉地拿起衣服便跑了。

禅师身上只穿着内衣裤,但一见天上的明月,心里便想,假如我能把这美丽的月色也送给他,那就好了。

禅师舍弃了衣服,小偷从中得到的却是一份大慈悲,从而感化他弃恶从善,不再有对世间万物的执著。就如禅师那样,连自身衣物都能舍弃给人,问世间有几人能够做到。一旦自己内心修养达到了这种境界,想必他也能安贫乐道,学会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了吧!

不是你的话

从前,文偃禅师为了向雪峰禅师面请玄机,不远千里,专程赶往雪峰庄。

在雪峰山下,他碰到了一个学僧,并得知那学僧当日上山。便请他给雪峰禅师带上几句话,但不能说明是文偃所说。

当日下午,学僧来到山中,见方丈上堂,大众才集合,他便出来握着手腕,立在雪峰面前说道:“你这个老头子,脖子上的铁枷,为何不脱下来?”

雪峰听完,立即对着他喝道:“这不是你的话,快说!”那学僧却矢口否认。等到雪峰禅师吩咐侍者去拿绳子棍棒时,他才如实招供那是从浙江来的文偃禅师叫他这么说的。

雪峰一听,便叫大众去庄上迎接文偃禅师,并视他为众僧的导师。

第二日,二位禅师见面后十分投机,文偃便住在了雪峰庄,此后尽得雪峰真传。

虽然雪峰禅师名声显赫,但他仍有不足,文偃便能从他身上看到枷琐,并帮他去弥补。这体现了修道人的慈悲为怀,这份慈悲比舍命相报更珍贵,从而二人的心灵才能如此契合。真是难能可贵。一旦拥有这等慈悲,在坚持真理时,纵然斧钺加身,也能面不改色,只会为对方的执迷不悟备感痛心。

截树重生

大树的根深而且牢固,根系之间是相互缠绕的,异常活跃。如果只把树干截断,照样可以从根茎上发出新芽,长出新树来,与此同理的是我们的俗世情爱,假如不能够从根本上断际情源,还是会让人备感痛苦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凡夫俗子,最难看破的便是一个“情”字,因而难以摆脱红尘之苦。殊不知,情爱自有缘定,注定是你的,即使相隔千里,彼此也会成为对方今生的惟一;一旦缘份已了,即使强求又有何用,仍然是无缘对面手难牵。这又何苦呢!一切皆随缘,便不会有太多痛苦。

习惯是你养的狗

家犬自出生便与人共同生活,逐渐地同人类有深厚的感情,时间一长,即使人类驱赶它们,它们也不会走。山林中的野鹿则大不相同,它们一见到有人来,便会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愤怒就好比人类所豢养的家犬,它已与人类密不可分,要去除谈何容易,因此有了人“易怒”这一本性;慈悲心便像那见人便逃的野鹿,难以在人心中落脚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