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87

第87章 同寅

原文

同官为僚,《春秋》所敬;同寅协恭,《虞书》所命。

生各天涯,仕为同列,如兄如弟,议论参决。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心无贪竞,两无猜疑。

言有可否,事有是非,少不如意,矛盾相持。

幕中之辨人,以为叛;台中之评人,以为顺,昌黎此箴,足以劝戒。

噫,可不忍欤!

译文

在一起为官的人叫同僚,这是《春秋》上定义的;同僚之间应相互合作,相互尊敬,做到亲密无间,这是《虞书》所要求的。虽出生的地方相距很远,但在一起为官,就应该像兄弟一样,有事相互商量决定。

为国而忘家,为公而忘私,心里没有贪念和好斗之心,就不会相互利用和陷害。所提的建议有行和不行,所做的事有对和错。如果同事之间互相体谅,就不会产生矛盾进而针锋相对了。

在官府中当众说人好坏,人们会认为你居心叵测;在闲谈时评说别人,别人会觉得你有敬慕之心。韩愈的这番箴言,足以引起那些不顾场合说话随便之人的警戒了。唉!对待同僚,人们怎能没有包容忍耐之心呢?

活学活用:同僚合作,相互尊重

人类是一个群体,存在于地球,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本身的价值。每一件事,要想把它办好,需要依靠众人的齐心协力。同僚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事件的成败。

人不能孤独地生活,因为一个人太寂寞,力量太单薄,无法成就事业,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和缺少温馨感觉。

管仲和鲍叔牙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投缘。两人曾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拿不出多少本钱来,鲍叔牙也不在乎;如果买卖赚了钱,管仲要多分一些,鲍叔牙也心甘情愿。因为他知道管仲不是贪财,而是穷得急等钱用。管仲曾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后来,管仲因为错保公子纠而得罪于齐桓公,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保管仲,并推荐管仲当了齐国宰相。到了管仲病重,临死时,齐桓公到病榻前询问谁可继任为宰相,管仲并没有推荐鲍叔牙,而是说:鲍叔牙为人贤良,但过于疾恶如仇,不是当宰相的材料。后来一些小人把这话传给鲍叔牙,本来是要挑拨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关系,没想到鲍叔牙却说:管仲说得对,如果让我当宰相,我首先把你们这些小人杀干净。

断章取义:

世态炎凉,人心叵测,同事之间明争暗斗,完美而轻松的合作似乎是不复存在。相互猜测和勾心斗角又成了新的潮流。常言道:孤掌难鸣。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你身边的每个人。唉!对待同事,怎能没有包容忍耐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