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83

第83章 随时

原文

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故言行之危逊,视世道之污隆。

老聃过西戎而夷语,夏禹人裸国而解裳。

墨子谓乐器为无益而不好,往见荆王而衣锦吹笙。

苟执方而不变,是不达于时宜。

贸章甫于椎髻之蛮,炫絇履于跣足之夷,袗絺冰雪,挟纩炎曦,人以至愚而谥之。

噫,可不忍欤!

译文

在能够做的情况下去做能做的事情,就会获得成功;在不能做的情况下去做不能做的事情,就会失败,甚至有危险。所以个人的言行是高洁还是谦卑,就要看世道是否清明。

老聃到西戎国就学那里的语言,夏禹到裸国就毫犹豫地脱掉衣裤。墨子不喜好音乐,认为乐器没什么好处,但到了荆楚之地也是穿锦衣,吹起了笙。

固执己见、不善变通,这是一些不知时宜的人。到闽越之地去卖棉帽,到光脚行走的地区去卖鞋子,在天寒地冻时穿汗衫,在烈日炎炎的时候穿棉衣,就会被人认为是愚蠢的人。唉!人们怎能不忍住固执之心呢?

活学活用:言行危逊,世道清明

顺时应势与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相对立,它的含意是根据变化、发展的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

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够把握时势,也就把握了自己的人生、把握了成功的方向盘。顺应时势,因势利导。古语云:“伸缩进退变化,圣人之道也。”纵观古今历史,大凡一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驾驭时势的人。

武则天是一个极会驾驭时势的人。当初她被选为太宗的嫔妃,就曾因为说过驯服烈马:一用铁椎,二用刀的话使太宗对她另眼相看。太宗病危时,她的年纪还很小,太宗有请她同去的意思。武则天除了及时地与准皇帝——后来的高宗、当时的太子建立私情外,自己选择了当时时兴的一种衍罪修身的方式——出家当尼姑。一则以表示对皇帝的忠贞,二则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对她的这种选择,旁人无可非议。这些做法,无不体现了她那驾驭环境与舆论的能力,《大云经》称其为真命天子。

断章取义:

大乎天地、小乎微生物,宇宙万物无一刻不在变化。时代在变,思想观念在变,生活方式在变,生存环境、生活观念也在变。人们渐渐地适应了观念冲击所带来的变化,社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新观念的剖析和接受,置身于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中,如果不加强自己“变”的观念适应“变”的形势,又怎么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