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68

第68章 不平

原文

不平则鸣,物之常性。达人大观,与物不竞。

彼取以均石,与我以锱铢;彼自待以圣,视我以为愚。

同此一类人,厚彼而薄我。我直而彼曲,屈于乎高下。

人所不能忍,争斗起大祸。我心常淡然,不怨亦不怒。

彼强而我弱,强弱必有故;彼盛而我衰,盛衰自有数。

人众者胜天,天定则胜人。世态有炎燠,我心常自春。噫,可不忍欤!

译文

物体处在不平的状态便会发出声音,这是物理的常性。但通达的人往往目光远大,与世无争。

如果他人获取的东西多,给予我的却很少;如果他以圣人自居,却将我看成愚钝之人,这都是不平等之事。

同样一类人,他们往往重视自己却轻视别人。有时即使有道理有立场,只因他看不顺眼,你也会被当作是无理取闹的之徒。这种事会使人生气,不能接受,但是因为这样而与人争吵,完全没有必要。常常保持淡然恬静的状态,那么对待任何事都能泰然处之了。彼强我弱,其中肯定有原因,彼盛我衰,盛衰也会转化。

人多力量大,有时是可以战胜天意的,但天的意志常常胜过人。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反复无常,令人难以捉摸。只要我的心始终如春,便会温和平静了。唉!面对不平之事,人们怎能不忍住愤恨之心呢?

活学活用:不平则鸣,物之常性

看世界,不平之事多如过江之鲫,倘若不能忍一时之不平,就会引起纠纷,惹祸亡身。既然如此,人们怎能不忍住愤恨之心呢?

漫漫人生路,怎么可能会一帆风顺,怎么可能不遇上一点挫折,又怎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被人误解?天下之大,好事怎么可能被你全部占去呢?不被理解、不被重用、不被关注的时候,就觉得受了委屈,埋怨命运对你不公。你要豁达大度,不要计较一事一时的不顺利,更应该看重社会的发展,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左传》中记载:楚国和秦国侵犯郑国,5月份到了城康。郑国出城与楚军作战,结果打败了楚军。穿封戊与王子围争这次战功,请伯州犁来评判公平。伯州犁说:“让我问囚徒。”于是让囚徒出来。伯州犁说:“争的对象是你,你怎么会不知道。”举起他的右手说:“这是王子围,国君的弟弟。”又举起他的左手说:“这是穿封戊,都城的官吏。是谁抓到你的?”囚徒说:“我们遇到了王子围。”穿封戊大怒,又拿起戈追赶王子围,没有赶上。

断章取义:

面对灾难和不幸,应该放宽心胸,不以委屈为念,就像古人说的:如果你视身强体健为病痛满身,视平安无事为不测祸福,视平川大路如沟壑纵横,那你还有什么不平不能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