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63

第63章 乞

原文

箪食豆羹,不得则死,乞人不屑,恶其蹴尔。

晚菘早韭,赤米白盐,取足而已,安贫养恬。

巧于钻刺,郭尖李锥,有道之士,耻而不为。

古之君子,有平生不肯道一乞字者;后之君子,诈贫匿富以乞为利者矣。

故《陆鲁望之歌》曰:“人间所谓好男子,我见妇人留须眉。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噫,可不忍欤!

译文

一碗饭,一壶汤,获得了就能生存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但如果把脏东西用脚踢着送给人,就算他是乞丐也会对此不屑一顾。

秋天成熟的白菜,春天刚生的韭菜,有红米白盐,绿葵紫蓼,菜食上有这些就足够了。安贫乐道,超脱名利,那么就可以保持内心的恬静。

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当数北魏的郭尖和李锥。有道德之人对此是不屑的。古时候的君子,平生都不肯向人乞讨,甚至连一个“乞”字都不肯说;而后来所谓的君子假称清贫其实不穷困,是为了向人奴颜婢膝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陆鲁望之歌》唱道:“世上那些所谓好男子,在我看来只不过是留着胡须的妇女。他们那奴颜婢膝的样子和真正的乞丐没什么两样,可他们反而指责那些正直的人是狂痴。”

唉!面对功名利禄,人们怎能不忍住乞讨之心呢?

活学活用:古之君子,安贫乐道

贫穷不可耻,乞求之心才可怜。古来君子从不向人乞讨,甚至于唾弃这个“乞”字。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奴颜婢膝,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这个世界,有生就有死,有富就有穷,有君子自然也就有小人。有人施舍,也就有人乞讨。

他在沙漠里寻找宝藏。很快,所带的食物和水都枯竭了。

夜晚,他感觉自己快要死了,就做了最后的祈祷:神啊,请给我一些帮助吧。神真的出现了,问他需要什么。“食物和水,哪怕是很少的一份也行。”神送给他一些面包和牛奶。

现在,他精神百倍地站在那儿。他不断地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向神多要一点东西。他带上剩下的食物,继续向沙漠深处走去。这一次他找到了宝藏。就在他准备把宝藏尽可能多一些地带回去时,却发现食物所剩无几。

最后,他还是躺倒在那儿。死亡之前,神又出现了,问他需要什么。他喃喃地答道:“食物和水……请给我更多的食物和水……”

断章取义:

贪得无厌,无休止地乞求别人施舍,是惟有人类才有的劣根性,它能摧毁人的一切高尚德性。让人弃诚信如敝屣,视廉洁如草芥,把自尊、廉耻、礼仪抛置九霄云外去了。人啊,为了存活于世的自尊,为什么不忍乞讨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