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62

第62章 与

原文

富视所与,达视所举。不程其义之当否,而轻于赐予者,是损金帛于粪土;不择其人之贤不肖,而滥于许与者,是委华背衮于狐鼠。

《春秋》不与卫人以繁缨,戒假人以名器。孔子周公西之急,而以五秉之与责冉子。

噫,可不忍欤!

译文

评价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妥当,是否合乎情理,要看他在富贵时将财物送给什么样的人;在做官时,要观察他荐举什么人。不权衡道义上的应当与不应当,而一概轻率地给予财物,则和将金币丢在粪土中没什么两样;若随便的推荐官员而不管其是否贤明,则不亚于将华丽的衣服穿在狐鼠等动物身上。

《春秋》记载,卫国赐给于奚曲悬和繁缨,由此而引来孔子“可惜也,还不如多给城邑,惟名与器不可给人”的警告。孔子接济公西赤出使齐国所急需的物品,冉求却私下送了五秉,超过了孔子答应的数量而受到责备。唉!为人慷慨大方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人们怎能不忍住随便施舍给与之心呢?

活学活用:富视所与,达视所举

君子在给予别人恩惠的时候,应该考虑道义上的当或是不当,如果一概轻率地给与,这就好比将金银扔在粪土之中没什么两样。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到别人,反而可惜自己的一片心意,有时甚至会招来烦恼。

从前有位善良的富翁,盖了一栋大房子,他特别要求建筑师,把那四周的房檐,建得加倍的长,使贫苦无家的人,能在下面暂时躲避风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许多穷人聚集檐下,他们甚至摆摊子做起买卖,并生火煮饭。嘈杂的人声与油烟,使富翁不堪其扰;不悦的家人,也常与住在檐下的人争吵。

冬天,有个老人在檐下冻死了,大家骂富翁不仁。

夏天,一场飓风,别人的房子都没事,富翁的房子因为屋檐特长,居然被掀了顶。村人们都说这是恶有恶报。

重修屋顶时,富翁要求只建小小的房檐,因为他明白施人余荫总让受施者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结果由自卑变成了敌对。

富翁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并盖了一间小房子,所能荫庇的范围远比以前的房檐小,但是四面有墙,是栋正式的屋子。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都在其中获得暂时的庇护。

没有几年,富翁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他死后,人们为继续受到他的恩泽而纪念他。的确,施人余荫、过多地庇护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而更可悲的是,这种自卑感,还会演变成敌对情绪,这正是许多朋友反目成仇的原因之一。

断章取义:

君子当济不足,不该续有条。对于过多的给与之心怎能不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