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54

第54章 勇

原文

暴虎冯河,圣门不许;临事而惧,夫子所与。

黝之与舍,二子养勇,不如孟子,其心不动。

故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儿有勇而无义,为盗。

圣人格言,百世诏诰。噫,可不忍欤!

译文

勇而不怕死的人,孔子是不太赞成让其带兵打仗的。孔子认为,遇事谨慎思考而不轻举妄动的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北宫黝的勇气在于与人相拼志在必胜;孟施舍的勇气在于无所畏惧,他们的勇气都有片面性。孟子的尽心知性才是根本之道。

如果君子有勇气,却缺少道义,便会兴风作乱;小人有勇气却没有道义,便会沦落为盗贼。这是圣人对后人的告诫,人们应该谨记于心。唉,义理之勇不可无,血气之勇不可有,人们怎能不忍住鲁莽之心呢?

活学活用:临事而惧,夫子所与

小勇之忍,就是有勇而不妄为。为人谨慎而不冲动遇事不盲从,不草率决定,三思而后行,不因一时的意气行事,招致无端的麻烦。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智慧的社会,血气之势不可怕,即使你有一定的能耐也不要逞强,做事还是应该量力而行,谨慎行事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样才能进退自如。一个人恃勇行事,不经意间就会高估自己,因而轻视对手,使自己处于不利之地。

有勇无谋是匹夫之勇,不仅做事容易急躁、冒险,而且常常是无视法纪,胆大妄为,这样的匹夫之勇是不值得提倡的,是应该忍耐、克制的。大智大勇,能忍住一时的激愤,一时的冲动,不凭勇妄动,而是等待时机,最终获胜。唉!

匹夫之勇怎能不忍呢?

两位武士偶然在树林里相遇了,他们同时看见树上的一面盾牌。

“呀!一面银盾!”一位武士叫起来。

“胡说!那是一面金盾!”另一位武士说。

“明明是一面银制的盾,你怎么硬说是金盾呢?”

“你强词夺理,那明明是一面金盾!”

“我们俩素不相识,你把银盾说成金盾,是不是故意跟我过不去?”说罢,那看见银盾的武士手握剑柄,准备决斗。

“你才是故意与我为敌,明明是金盾,偏偏说成是银盾!”那看见金盾的武士“唰”地一声拔出剑来。

于是,两位武士在树林中,展开了惨烈的决斗,最后两人都受了致命的重伤。当他们向前倒下的一刹那,才看清了树上那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断章取义: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勇猛呀,在没有弄明白事情的真相之前就大打出手,弄得头破血流。我们不应该引以为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