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39

第39章 争

原文

争权于朝,争利于市,争而不已,暋不畏死。

财能得人,亦能害人。人曷不悟,至于丧身。

权可以宠,亦可以辱。人胡不思,为世大僇?

达人远见,不与物争。视利犹粪土之污,视权犹鸿毛之轻。

污则欲避,轻则易弃。避则无憾于人,弃则无累于己。噫,可不忍欤!

译文

好权的人争权于朝廷,好利之人争利于市场,争来争去永无休止,就好像杀人夺物之人逞强而不怕死。

钱财能给人带来好处,同样也能坑害人。人们一直没有想明白,因此而丧失生命。权势能使人得到宠爱,也能使人备受侮辱。人们为什么对此不好好深思,而最终被诛呢?

豁达的人有深远的见解,不去争夺外物,把利看成污浊的粪土,把权力看得轻如鸿毛。认为污浊的东西,自然就能比较容易避开,轻视一样东西,也能很容易地抛开它。避开了利则能使人无恨,抛开了权则能让自己轻松。还有什么比得过知足常乐,潇洒利落,无所拖累这样快活呢?

活学活用:达人远见,不与物争

钱财诚可贵,权利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两者皆可抛。人们为什么不悟于此而要争权于朝廷,夺利于市场,而招来羞辱和丧失生命呢?大凡君子往往具有远见,不与外物相争,视钱财如粪土,当权力为鸿毛,因此而洒脱、利落和无比快乐。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问:“你到底是谁?”

那动物开口说:“我叫‘领悟’。”

樵夫心想:我现在就是缺少“领悟”啊!把它捉回去算了!

这时,“领悟”就说:“你现在想捉我吗?”

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趁它不注意时赶紧捉住它!

结果,“领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成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将我捉住。”

樵夫的心事都被“领悟”看穿,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

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领悟”发现。

它又开口:“你因为没有捉住我而生气吧!”

于是,樵夫从内心检讨:我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反应在镜子里一般,完全被“领悟”看穿。我应该把它忘记,专心砍柴。

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用心地砍柴。

一不小心,斧头掉下来,却意外地压在“领悟”上面,“领悟”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不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学会顺其自然。违背规律办事,就会步步艰难;顺应规律,就会得心应手,一路坦途。

断章取义:

不计较个人恩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仇视不去争长论短,而是机智的避退,这并非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处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