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32

第32章 誉

原文

好誉人者谀,好人誉者愚。夸燕石为瑾瑜,诧鱼目为骊珠。

尊桀为尧,誉跖为柳。爱憎夺其志,是非乱其口。

世有伯乐,能品题于良马;岂伊庸人,能定驽骥之价。

古之君子,闻过则喜。好面誉人,必好背毁。噫,可不忍欤!

译文

不考虑是否合乎礼仪,一味奉承别人的人是谄媚的人。不辨是非,喜欢听别人赞扬的人是最愚蠢的人。说燕石为美玉,将鱼目当骊珠。

将暴君桀尊为仁主尧,把强盗跖称誉为贤者柳下惠。说话颠倒是非,这难道不是善恶不分吗?

世上有伯乐,能够识别良马;庸人和凡才又怎么能够确定坏马和好马的价格呢?古代的圣贤,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都非常高兴。就连和盗跖一样的人,也认为喜欢当面奉承别人的人,也一定是喜欢在背后诋毁别人的人。所以,要赞美别人,一定要分清是非,别人称誉自己,则一定要格外小心。

活学活用:好面誉人,必好背毁

喜欢当面奉承别人的人,也一定喜欢背后诋毁人。赞美别人,一定要分清是非,得到别人的赞美,也一定要格外小心。

恭维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谓的“拍马屁”、“阿谀”、“谄媚”,都是技艺拙劣的高帽工厂加工的伪劣产品,因为它们不符合赞美和恭维的标准。

在现实的交往中,大凡向别人敬献谄媚之词的人,总是抱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他们自信不足而自卑有余,无法通过名正言顺的方式博取对方的赏识,表现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好采取一种不花力气又有效益的途径——谄媚。

高帽就是美丽的谎言,首先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便不能把傻孩子说是天才一样的离谱;其次是美丽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塌自己也让别人倒胃口;再者便是不可过白过滥,毫无特点,不动脑子。

有一个杂志社的老总,在平常工作时,为了照顾某员工的情绪,想将其留下来,总是对他轻许诺言,画上一个五彩光环,希望为其努力,拼命地工作。要是稍微有点问题需要老总亲自处理,老总总是说:“嗯!这太难了,放在我办公室,呆会儿我自己处理吧!”然而,等到该员工不在的时候,他就会在别的员工面前说:“这点事都处理不了,水平太差了。”最终,这些话传到其员工耳朵去了,结果是人去楼空。杂志社曾一度处于瘫痪状态。

过分粗浅的溢美之词会毁坏一个人的名声和品位。不论从传统交际还是现代交际的眼光看,吹嘘为君子所不齿。

断章取义:

当代社会中,人心不古,很难猜测,可能在他满脸笑容背后,隐藏着的是狼子野心,欲置你于死地而后快的痛恨。所以,我们必须要谨慎择言、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