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现代逆境心理学
19928600000023

第23章 逆境心理承受力(3)

美国杰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这样说过:“我希望珍们能听我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在我的一生中,有好几次我感到自己因无法解决问题而火冒三丈,或者陷入苦恼不堪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或者一时被绝望的心理和认为一切都毫无价值的意义的心情所压倒。可以肯定,在这时候我已经处病态的心理状态。我比大多数人有幸的是,在这些时候我总能找到人倾诉自己的苦衷,由此使我从精神纷乱中解脱出来。最幸运的是,他们往往能够比我自己更深刻地倾听和理解我的意思。当你处于精神痛苦时,如果有人能听你诉说衷肠,同时又不试图评判你,不替你承担责任,不打算改变你,你就会感到非常愉快。这样,我内心的紧张就会解除。我能和盘托出深藏在心底的令人恐怖的情感、罪过、失望、迷茫等等,我可以通过一条新的途径重新窥见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继续沿着生活之路走下去。使人万分惊讶的是,如果有人倾听并理解你,那些可怕的情感就立刻变得要以忍受,那些似乎不可思议的因素都会变得合科情理易于理解,那些看来永远无法澄清的迷茫困惑也都变成比较清澈透明的涓涓细流。我一直很珍视别人能以敏感的、充满感情、聚精会神的方式听我倾诉的可贵时刻。”

当你满腹冤屈的时候,到朋友那里,滔滔不绝他说出来,得到同情和安慰。也许,朋友给你物质上的帮助是有限的,但给你精神上的帮助是无法计算的。

要建立自己做朋友十分有趣,却要花些心机时间,同时又要关心别人,要友好相处。有朋友,便有支持,有鼓励,便一定能作精神。

地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差异性

逆境是一种“感觉”,即客观事实造成的主观感觉,同是一件事,对甲来说可能是挫折,乙未必有同样的感觉。例如,同时下岗,对甲来说会产生极强的挫折感,对乙来说也许是个重新择业的好机会,如果不让他下岗,他还下不了决心丢下这个岗位,个体对逆境的感受如何以及对逆境引起的否定情绪能否自我调节和战胜,关键取决于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对于心理承受力强的人,不是很在原失败都不会产生逆境心理,而对于心理受力弱的人,很大的失败就会使他产生逆境心理。

所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是指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指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有正常承受力和异常的心理承受力。正常的心理承受力是指逆境的刺激程度及由此引起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小于或等于个体承受刺激的阈限值,所引起的个体可接受的或健康的心理承受力,即个体对逆境能够承得住,不会引起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异常的心理承受力是指逆境的刺激程度及由此引起的负性绪和心理压力大于个体承受刺激的阈限值时,所引起的个体不可接受或不健康的心理承受力,即个体对逆境本来承受不了,但硬是承受着本身不能承受的挫折,会由此导致个体精神异常或越轨行为。此处提到的阈限值,是指个体刚刚能够承受的逆境及其负性体验的激量,超过了这个刺激量,就超过了阈限值。个体就承受不了。

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还有正向和反面之分。正向的心理承受力是指个体对自己所遭受的正向逆境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面对错误势力的迫害坚贞不屈、勇敢斗争,承受一切委屈和痛苦,这是正赂心理承受力量。反向的心理受受力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产生的反向逆境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犯罪者和身心的痛苦,被捕后面对法律的惩罚产生极强的逆境心理,虽心理害怕但表面上却装得十分镇静,拒不认罪,顽固不化,仍坚持自己的反社会观点及信念,表现出反向的心理承受能力强。

不同的人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表现出个别差异。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的个别差异大致取决于以下这些因素(1)逆境源的性质与特点;(2)逆境的强度和积累度、心理失稀和程度与目标;(3)个体神经类型、气质、性格;(4)个体的需要、理想、信念、品德;(5)个人的自信、聪明度、生活经历和经验、文化程度;(6)情商、意志;(7)归因倾向;(8)个体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9)社会其他人对受挫者的态度。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可能是由上述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吼可能是其中一、二种因素起的主导作用。下面具体分析上述因素。

逆境源的性质特点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逆境源是指引起逆境的具体人或事,大致包括非人为的逆境源和人为的逆境两大种。

非人为的逆境源即自然逆境。自然逆境给人造成的挫折有时是很严重的,所以,意志薄弱者对这种非人为的挫折源无能为力、望洋兴叹,表现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低。当然,对于意志较坚强者,面对非人为的自然逆境虽然感到天宵不可抗拒,但会另辟蹊径重新开始,在绝处求生,表现出对挫折极强的心理承受力。与人为的自然逆境相比,非人为的自然逆境源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战胜这种挫折源无人为的复杂干扰。所以,希望较大,因为只要树立“人是万物之主”的信念,就没有人战胜不了的困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非人为的自然逆境又会使人增强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例如,伤残人和绝症病人战胜残疾和病魔,顽强地活着、奋斗着,甚至能创造出健康人都难以做出的奇迹。

人为的逆境源即社会逆境,社会逆境这种人为的逆境源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是严重的,甚至有些可以致人于死地。与非人为逆境源相比,人为的逆境源(社会逆境)更难战胜,同样是意志是坚强者,在自然逆境面前他可能成为强者,但在社会逆境面前他可能无能为力。因为要战胜社会逆境不仅仅需要坚强的意志,还有许多因素是意志解决不了的,诸如,政治因素、道德因素,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因素、风俗习惯、人心难测等等。比如,让一个人格高尚、倔强、自尊心极强的人违背自己的人格去讨好上司求得一官增职或改变自己受挫折的逆境,会比登天还难,他们决不会“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人面对社会逆境这种逆境源也许会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但他如果不改变环境或调换新的岗位或更换,他是无法改变逆境的。除非他坚强地与上司斗争,直到取得胜利。如果他的上司是个人人讨厌的家伙,受挫者多个数人尊敬的德才兼备者,斗争的结果,仅仅因为某种私人感情的磨擦而对受挫者有成见,那么,受挫者的斗争是无法取胜的。可见社会逆境这种逆境源对受挫者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是较大的,不论是从挫折的强度、挫折持续时间上,还是改变挫折,的可能性上都罗严重。所心,面对人为的挫折源,不少人会变得麻木、冷漠、躲避,这是一种罗强的挫折心理承受力的畸变,实际上是一种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弱的表现。当然,社会逆境这种人为的挫折源也会激起不少强者产生对逆境极强的心理承受力,比如,因亲生儿子被无辜打伤,母亲为讨公道而告状11年,从黑发靠到白发,表现了对逆境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逆境的强度、积累度、心理失衡的程度与目标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逆境强度是指引起逆境事物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个体的打击程度。逆境的积累度是指挫折积的次数。逆境的强度和积累度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失衡即不平衡。心理失衡是指个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主观和客观不统一引起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认识和情感方面。心理平衡能力是指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在认识和情感上调节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能力。主观和客观不统一就是心理失衡,即不平衡。比如,人在逆境时心理状态向一边倾斜的现象,就象一架天平左右两两不能保持平衡。挫折最容易导致人的心理失衡,心理失衡的程度是决定人能否承受挫折的关键因素之一。心理失衡的程度是决定人的否受挫折的关键因素之一。心理失衡的程度不严重,通过他人或自己的高节能够减少或消除不平衡心理,个体就能承受逆境;否则,心理失衡的程度很严重,他人或自己都很难调节,此时的个体就很难承受逆境。

所谓个体心理失衡,主要就是人们客观的不同分配,所产生出的不同个体差异。比如,同一层次、品德、能力、勤奋、工作成绩都相差无几的人,在名利分配上却得到不同的待遇。有的人凡是先进、模范、晋升职务的职称样样都能得到;而有的人却很少得到。后者自我评价的结果是与前者在德、能、勒绩上和客观出现了不统一,造成了后者的心理失衡。每一心理失衡就产生一次挫折感,必理失衡的多数多了,也就是挫折的积累度增强了,这样,势必会造成了个体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的降低或增强。

一般地说,逆境的强度、逆境的积累度及心理失衡的程度与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其他因素其本相同的情况下,逆境强度小、逆境积累度小(积累次数少)、心理失衡的程度不严重,个体对逆境尚有承受力;相反,逆境强度大、逆境积累次数多、心理失衡的程度严重,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会降低,即承受不了的打击。

另一种情况是,逆境强度大、逆境积累度大、个体心理失衡严重、会使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降低或增强。其一,心理承受力降低。对于神经类型是弱型、心胸狭窄、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或没有目标可追求的人来说,挫折强度大,挫折积累的次数多、心理失衡严重,就会心灰意冷,精神彻底被击垮,甚至有的人会因一次次的较大逆境而彻底厌世,为逃避现实的烦恼与人世间的冷酷而轻生自杀,这种人或许多于死已无所谓了。其二,心理承受力增强。对于神经类型是强型,心胸宽阔的人来说,逆境强度大、逆境积累次数多,心理失衡严重,会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增强。但有两种性质全不同的增强,一种是积极增强,另一种是消极增强。是积极增强还是消极增强,取决于个本对未来的希望与目标的确立。

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和具有大的奋冲击目标,即目标有一定高度但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人,能够从一次一次挫折中冷静思考、接受教训,克服导致逆境的自身不足,在以后的同类事物中避免再遇到逆境,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在逆境中得到锻炼、百炼成钢;即使逆境完全是客观上人为的逆境造成的,他们也不气馁,而是卧薪尝明、等待时机,珍惜宝贵时间多出成果,心中有座不倒的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积极增强。

对于未来无所追求、目光短浅、目标短近的人来说,一次次的逆境也会使他们增强心理承受力,即他们对一次次积累的逆境和心理平平衡也无所谓了、不在乎了。但这种无所谓是感觉上的麻木和无奈,从心理学原理上说,这是由于刺激的频繁,即感觉阈限的上升,而使感受性下降了,也就是对挫折感觉迟钝、疲惫了,对挫折刺激已经不敏感了。这是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消极增强。

个体的气质(神经类型)、性格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有关调查材料证明,在人的四种气质中,抑郁质的人遇到挫折而自杀,胆汁质的人易轻生,只有相对平衡型的粘液质和多血质自杀者少。这说明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和胆汁质的人更能容忍挫折,即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这是因为,从神经类型上看,抑郁质和胆汁质都属于不平衡型,抑郁质的不平衡是抑制制强于兴奋,在受到逆境后自怜、悲伤、抑郁、焦虑等否定情绪笼罩了他们的整个心灵。自我体验极深刻,有的甚至因承受不了逆境而自伤、自残、自杀。胆汁质的不平衡是兴奋强于抑制能力又极差,在偏激的否定情绪支配下或者冲动自杀,或者外向攻击。表现了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粘液质和多备质的人由于其神经类型是平衡型,所以逆境后的还定情结果虽然也产生不少,但他们的神经系统自身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使得自身能够调节、抑制这些不良情绪,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表现了对逆境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性格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更是密切。尤其是依赖型性格、脆弱型性格、抑郁型性格、粗暴冲动型性格者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按照性格的基本分类,这几中性格都有情绪型或缺乏意志型性格,而不是理智型性格。理智型性格的人比情绪型性格的人能忍受逆境。因为理智型性格的人一切受理智支配,用理智冷静地分析逆境原因,寻找战胜逆境的对策,因而,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而情绪型性格者一切受情绪支配,遇到逆境后必然产生许多否定情绪,如愤怒、悲伤、忧郁、焦虑等。由于情绪型性格的人对这些否定情绪缺乏克制能力的调节能力,必然导致对逆境的承受能力罗差,遇到挫折不是焦虑不安,一事无所,就是悲伤或忧郁过度从此消沉,或者怒不可遏导致攻击行为。在所有的对逆境心理承受力弱的人当中,情绪型性格者当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