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是忧虑的孪生兄弟,有的人为钱烦恼,有的人为婚姻烦恼,有的人为与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烦恼,还有的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烦恼。为什么烦恼总是喜欢围绕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赶不走,推不掉?
26别让金钱烦恼自己
人类70%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而人们在处理金钱时,却往往格外地盲目。
大多数人感到烦恼的,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钱。
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次也只能啃一口面包,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一个挖水沟的人也能做到这一点,也许他们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亚诺·班尼特五十年前到伦敦,立志做一名小说家,当时他很穷,生活压力大。所以他把每一便士的费用记录下来。他难道想知道他的钱怎么花掉了?不是的。他心里有数。他十分欣赏这个方法,不停地保持这一类记录,甚至在他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富翁,拥有一艘私人游艇之后,也还保持这个习惯。
约翰·洛克菲勒也保有这种总账。他每天晚上祷告之前,总要把每便士的钱花到哪儿去了弄个一清二楚,然后才上床睡觉。
所以每个人,必须去弄个本子来,开始记录,记录一辈子?不,不需要。预算专家建议我们,至少在最初一个月要把我们所花的每一分钱作准确的记录——如果可能的话,可作三个月的记录。这只是提供我们一个正确的记录,使我们知道钱花到哪儿去了,然后我们就可依此作一预算。
家住纽约杰克森山庄的娜莉·史皮尔夫人,就是这样去赚外块。1932年,她自己一个人住在一间有三个房间的公寓里,她的丈夫已去世,两个儿子都已结婚。有一天,她到一家餐馆的苏打水柜台买冰淇淋,发现柜台也兼卖水果饼,但那些水果饼看起来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她问掌柜的愿不愿向她买一些真正的家制水果饼。结果他订了两块水果饼。“虽然我自己也是个好厨师,”史皮尔夫人对我讲述她的故事说,“但以前我们住在乔治亚州时,一直请有女佣,我亲手烘制饼干的次数大概只有十多次而已。在那位掌柜的向我预订两个水果饼之后,我向一位邻居请教了制苹果饼的方法。结果,那家餐厅的顾客对我最初的两块水果饼——一块苹果,一块柠檬——赞不绝口。餐厅第二天就预订了五块,接着,其他餐馆也陆续来向我订货。在两年之内,我已经成为每年必须烘制五千块饼的家庭主妇。我是单独一人在我自己的小厨房内完成全部工作的,我一年收入已高达一万美元,除了一些制饼的材料之外,我一毛钱也没多花。”
对史皮尔夫人家制烤饼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她不得不搬出厨房租下一间店铺,雇了两个女孩子帮忙。水果饼、蛋糕、卷饼。在世界大战期间,人们排队一个多小时等着买她的烘制食品。
“我一生中从未如此快乐过,”史皮尔夫人说,“我一天在店里工作12至14小时,但我从不觉得厌倦,因为对我来说,那根本不算是工作。那是生活中的奇异经验。我只是尽我的能力来使人们更加快乐,我太过忙碌,无暇忧愁或寂寞。我的工作为我弥补了自我母亲及丈夫逝世后所留下来的家庭空隙。”
娥拉·史令达夫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她住在一个三万人口的小镇——伊利诺州梅梧市。她就在厨房里以一毛钱价值的原料开创了事业。她的丈夫生病了,她必须赚点钱补贴家用。但怎么办呢?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只不过是一名家庭主妇。她从一颗蛋中取出蛋清加上一些糖,在厨房里做了一些饼干;然后她捧了一盘饼干站在学校附近,将饼干售给正放学回家的学童,一块饼干一分钱。“明天多带点钱来,”她说,“我每天都会带着饼干在这儿。”第一周,她不只赚了四元一角五,同时也为生活带来情趣。她为自己及儿童们带来了快乐,现在没有时间去忧愁了。
这位来自伊州梅梧市的沉静的家庭主妇相当有野心,她决定向外扩展——找个代理人在嘈杂的芝加哥出售她的家制饼干。她羞怯地和一位在街头卖花生的意大利人接洽。他耸耸肩膀,说他的顾客要的是花生,不是饼干。她给他一块样品。他蛮喜欢的,于是开始出售她的饼干,第一天就为她赚了二元一角五。四年后,她在芝加哥开了第一家商店,店面只八尺宽。她晚上做饼,白天出售。这位以前相当羞怯的家庭主妇,从她厨房的炉子上开创饼干工厂,现在已拥有十九家店铺——其中十八家都设在芝加哥最热闹的鲁普区。
此例想说明一点,娜莉·史皮尔和娥拉·史令达不为金钱而烦恼,反而采取积极的做法。她们以最小的方式从厨房出发——没有租金,没有广告费,没有薪水。
看看你的四周,你将会发现许多尚未达到饱和的行业。例如,如果你自己是一名很优秀的厨师,你也许可开设烹饪班,就在你自己的厨房内教导一些年轻人,这也是赚钱之道。说不定上门求教的学生不绝于途。
有许多书籍教导人们如何利用余暇时间赚钱,你可到图书馆借阅。不管男人、女人,皆有许多工作机会。但必须提出一句警告:除非你天生有推销的才能,否则不要尝试去挨户推销。大部分人都痛恨这份工作,终告失败。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也有他们的财务烦恼。林肯和华盛顿都必须向人借贷,才能启程前往首都就任总统。
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根据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的说法,哲学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罗马政治家及哲学家塞尼加也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
27忽略别人恶意的批评
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
林肯说:“只要我不对任何攻击作出反应,这件事就会到此为止。”
凡事尽力而为,然后避开他人的批评之箭。
有一次,当问及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多彩多姿的少将——斯梅德利·巴特勒,他如是说。
他年轻时,急切想要成名,渴望给每个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个时候,只要有一点点批评都会令他很难过。不过他承认30年的海军陆战队生活把他磨练得坚强多了。他说:“我曾被人批评得像条狗、蛇或臭鼬,我也被诅咒专家诅咒过。所有英文字汇中最不堪的字眼,都被人用来骂过我。现在我听到有人骂我,连头都懒得回。”
巴特勒对批评可能太无动于衷了,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却又把它看得太过严重。再看看耶稣身上的遭遇。
他的十二位最亲信的门徒中,有一位仅仅为了现在算来大约19美元的金钱,就背叛了耶稣。另一位门徒三次公开宣称他不认得耶稣——甚至还发了誓。12位中有二位背叛了他,也就是有六分之一的比率!
既然连耶稣的遭遇都不过如此,我们凭什么期望得到更好的际遇?
罗斯福总统夫人,她知道如何处理恶意的非难——当然谁都知道她受尽了这类批评。她可以算是拥有最多朋友,以及最多敌人的白宫夫人。
她说,她少女时期曾经非常害羞,害怕人们的闲言碎语。她恐惧别人的批评,有一天她去请教罗斯福总统的姐姐,她问道:“我想做一些事,可是又怕被人批评。”
罗斯福总统的姐姐看着罗斯福夫人说:“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罗斯福夫人自己说,那一句话一直是她在白宫岁月中的支柱。她说:“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因为你反正会受到批评的。你会因为做了某些事被骂,也会因为什么都不做而被骂。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她的忠告。
美国国际公司(AIC)的总裁马体·布鲁斯,问到他对别人的批评是否敏感时,他说:“没错,我年轻时确实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当时我渴望全公司的人都认为我是完美的。如果他们不认为如此,我就会很烦恼。为了取悦第一个有反对意见的人,往往我得罪了另一个人。于是我又得安抚第二个人,结果搞得一群人都有意见。最后我终于发现,为了避免别人对我个人的批评,我试图安抚的人越多,我得罪的人多。我只有告诉自己:‘如果你身居领导地位,就注定了要被批评,想办法习惯它吧?’这对我很有助益,从那以后,我只管尽力而为,然后撑起一把伞,让批评之雨顺伞滑落,而不再让它滴到脖子里,让自己难过。”
美国作曲家迪姆斯·泰勒干得更彻底,他不但不理会批评的伤害,还能在公开场合一笑置之。他在周日下午的电台音乐节目中的评论,有位女士写信给他,称他为“骗子、叛徒、毒蛇、白痴”,泰勒在他的著作《人与音乐》中提到这段往事:“我怀疑她可能是随意说说的,于是在下周的广播节目中,我向所有的听众念出这封信,可是几天后,我收到同一位女士的来信,坚持她对我的想法,我仍是骗子、叛徒、毒蛇和白痴。”
我们实在佩服泰勒处理别人攻击的态度,我们佩服的是他的真诚、镇定以及高度的幽默感。
美国企业家查尔斯·施瓦伯在普林斯顿大学向学生团体演说时,坦白提到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钢铁厂中的一位德国老工人教他的。这个德国工人跟另一位钢铁工人卷入一场激烈的争辩,结果别人把他丢到河里去了。“当他到我办公室来时,满身都是泥泞,我问他到底说了什么,别人会把他丢到河里,他说:‘我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笑置之。’”
施瓦伯把这德国佬的话——一笑置之当作座右铭。
这句话对一个成为恶毒攻击对象的人,尤其正确。你回答别人,会引起针锋相对,但你一旦成为一个“一笑置之”的人,别人还能说什么呢?
美国内战期间的林肯总统,如果没有学会不理会排山倒海的各种攻击,恐怕他早就崩溃了。林肯应付恶意批评的方法已成为个中经典。麦克阿瑟将军把那段话挂在他的指挥总部办公桌上,邱吉尔同样有一份放在书房里,林肯是这么说的:
“只要我不对任何攻击作出反应,这件事就只有到此为止。我尽力而为,我将继续如此直到生命结束。到最后,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所有的责难都不具任何意义。反之,结果证明是我错了,那么即使有十位天使作证说我是正确的,也没有用了。”
如果你受到恶意批评,请谨记第一条原则:凡事尽力而为,然后撑起伞,避开非难之雨。
28批评他人的成就感
如果你被人批评,那是因为批评你能给他一种满足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的,而且引人注意。
不合理的批评往往是一种掩饰了的赞美。
1929年,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许多教育界的人都赶到芝加哥恭逢盛会。好几年前,一位名叫罗伯特·哈金斯的年轻人一面念耶鲁大学,一面打工,当过侍者、伐木工、家庭教师。不过八年的时间,他竟受聘为全美第四名的芝加哥大学校长。他当时才30岁,这真不可思议!一些年长的教育学家都很不以为然。各种批评纷至沓来:他太年轻啦!他没有经验啦!他的教育理念是荒谬的。最后连报纸也不能保持客观,加入了这场攻击。
他上任那天,一位友人对哈金斯的父亲说:“今早报纸上连社论也在诋毁你儿子,真令人惊讶。”
哈金斯的父亲回答:“真的是很严重,不过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的。”
确实如此!越勇猛的狗,人们踢起来就越感到满足。后来登基为爱德华三世的英国威尔斯亲王也有过这种经历。
他曾就读达特茅斯学院——相当于美国的海军学院,当时他14岁,一天一位海军军官发现他在哭,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本来不肯说,不过后来终于说出事端:原来他被一位海军幼校生踢了一脚。校长把大家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虽然威尔斯王子并没有抱怨,但校长一定要查清楚为什么有人行为这么粗鲁。
过了许久,那些幼校生才承认是他们干的,原因是当他们以后服役英国海军,成为军官时,可以跟别人吹嘘他们曾经踢过英国国王。
所以,如果你被批评,请记住,那是因为批评你会给他一种重要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而且是引人注意的。很多人凭借指责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来得到满足感。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而得意。”
没有人会相信耶鲁大学校长会是小人,但前任耶鲁大学校长蒂莫西·德怀特,却似乎以诋毁一位美国总统侯选人为乐。德怀特警告说,如果此人当上美国总统,“我们国家将会合法卖淫、行为可鄙、是非不分、道德沦丧,不再敬天爱人。”
听起来这似乎在骂希特勒吧?可是他谩骂的对象竟是杰佛逊总统,就是撰写独立宣言,被赞美为民主先驱的杰佛逊总统!
有一位美国人,被人骂作“伪君子”、“骗子”、“比谋杀犯好不了多少”,你猜是谁?一幅刊在报纸上的漫画把他画成伏在断头台上,一把大刀正要切下他的脑袋,街上的人群都在嘘他。他是谁?他是乔治·华盛顿。
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许人性有点进步了吧!让我们看看比较近些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