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真先乎情”。诚挚、凄婉的情感往往比华丽的说词更易拨动人的心弦。
触龙真诚说赵后
说服他人,有理有握是必须的,但同时更要有“情”,以情感人,再加上说理,这样你所要说服的对象肯定会接纳你的意见。
赵孝成王元年,秦国进攻赵国,攻占三个城池,由于赵王年幼刚刚继位,赵太后执掌朝纲又无经验,秦国才趁机加紧侵略。赵大后急忙向齐国讨救兵,齐国答复道:“一定要将您的小儿子长安君送来做人质,我们才出兵。”赵太后不肯,朝臣们纷纷劝谏,赵太后便斩钉截铁地告诉左右道:“如果还有人再说要把长安君送到齐国为人质的,我一定要在他的脸上吐几口唾液。”群臣一时噤若寒蝉。
左师触龙通过宫门看守者传话进去说要晋见太后,太后便怒气冲冲地等待他的到来。触龙进得王宫,慢慢地趋行到太后身的坐下,谢罪道:“我年纪大,脚又有毛病,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因此,很久都未能进宫晋见太后您。自己暗暗思量,怕太后身体也有病痛,所以定要前来晋见、探望您。”
太后说:“我这个老太婆也不行了,只能以车代步了。”
触龙说:“您的食量怎么样啊?”
太后答道:“靠吃粥来度日啊。”
触龙说:“我近来食欲不佳,就强迫自己步行,一天走三四里,慢慢地就增加了食量,对身体的健康很有好处。”
太后说:“可惜我已经不太能行走了。”说着,她的面色也渐渐缓和下来。
触龙说:“我有个小儿子名叫舒祺,不怎么成器。想到我已年老力衰,再也不能继续照顾他了,不知能否让他进入王宫担任黑衣卫士,也好了却我一桩心事。”
太后说,“好。他有多大年纪了?”
触龙说:“十五岁了。年纪是小了点,可我只想趁自己还未死的时候将他托付给您。”
太后笑道:“想不到男人也如此疼爱小儿子?”
触龙说,“嗯,比女人还要疼爱哩。”
太后又笑道:“不对!女人对小儿子的疼爱远超过男人。”
触龙说:“此话差矣,我以为您对燕后的疼爱远超过长安君。”
太后说:“不对,我对燕后的疼爱远远不及对长安君的疼爱。”
触龙说:“此话欠妥。大凡父母疼爱子女,主要是为了他们的前途、未来着想。当年您送燕后出嫁,她将上车时,您拉住她的脚,哭泣不已,原因是想到她嫁得太远,很是哀伤。等到她嫁到燕国后,您一方面想念她,一方面在国家祭祀的时候,暗暗祷告道:‘不要让燕人休回娘家啊!’这不是在为她的将来设想,好让她的子孙代代为王吗?”
太后说:“是呀。”
触龙问:“太后,您不妨再回想一下,赵国三代之前,从烈侯到肃侯,他们的直系子孙,至今还有封侯的吗?”
太后说:“没有了。”
触龙说:“除了赵国,三代之前其他诸侯的子孙至今还有承继者吗?”
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
触龙说:“难道君王的子孙当王侯不称职吗?不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但对社会无功、俸禄丰厚但对国家无劳,只是依靠一些权势而获得这些,这样怎能保持他们地位的永久呢?今天您让长安君享受尊贵的权位和肥沃的封地,而不让他在今天有功于国家,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取得威望呢?所以说,我认为您为长安君设想得不够深远,对他的疼爱不及对燕后的疼爱啊。”
太后恍然道:“对,对。”于是立即委派长安君率百辆车,去齐国为人质。
于是齐国派出救兵来到赵国,抵抗秦国的进攻。
朝臣强行劝谏不得,触龙一席话就成功,关键是在于能够掌握对方的特殊心态,沿着对方的感情和心理逻辑循循善诱、步步深入,最后使之心悦诚服。
触龙的说服战术,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步:施之以礼。触龙拜见太后时,如果一味强谏,势必形成尖锐矛盾,而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所以他绝口不谈让长安君为人质之事,而是对赵太后关心体贴,问寒问暖,谈饮食起居的养生之道,从感情上打动了太后,打破了僵局,缓和了气氛,使“太后之色少解。”
第二步:动之以情。触龙抓住对方爱子的心理,巧妙地提出了为自己的幼子求职的事,先从自己爱子谈起,情词委婉,引起太后感情上的共鸣;接着与太后争谁爱子爱得更深切,使太后转怒为笑;继而把太后的爱燕后与爱长安君作比较,引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主题。
第三步:晓之以理。利用太后爱燕后与长安君表现不一致的矛盾,援引历史教训开导以后,联系国家安危,分析利害,使其认识到爱子深切与否关键在于是否“为之计深远”,接着提出主张:真正爱护长安君,应为他“计久长”,使其“有功于国”。终于使太后心悦诚服地答应:“诺,咨君之所使之。”于是,长安君为人质,齐出兵,秦军退。
触龙不愧做思想工作的专家,他面对难以说服的对手,采用迂回战术,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由生活琐事到国家大事,由爱女到爱子,由自己爱子到太后爱子,由假爱到真爱,一步步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因此,对刚刚遭受挫折或不幸的人,不要直接指出他的错误,那样等于在他受到创伤的心灵上再撒一把盐,会产生逆反心理。说服这样的人,要体贴关怀,温暖他的心,以情入理,效果会好一些。
将心比心真诚说服元世祖
要用感情打动对方,就要将心比心,真诚地用情感来软化他,使之被你说服。
元朝征讨日本的军队已确定了出发日期(据推算,指至元十八年元军第二次征伐日本),太常少卿王磐入朝谏阻道:
“日本是个小国,海道险阻而又遥远,如果征伐战争胜利了,也显耀不出我们的武力;如果失败了,反倒损害了我们的威风,臣子我认为还是不讨伐日本为好。”
世祖皇帝听了,非常气愤,指责说,这不是你王磐应该说的话。又说:
“征伐日本是我们国家的既定大政,说出触犯国家大政方针的话一概不能赦免,而你却说了,难道你心怀二心吗?”
王磐说:“臣子我赤心为国效劳,所以我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如果我对元朝心怀二心,又何必从叛乱之地冒着死亡的危险来到这里?现在臣子已经八十岁了,又没有儿子,我如果心怀二心是图什么?”。
第二天,皇帝派近臣前去好言劝慰王磐,劝他不要为昨天君臣廷争之事忧心,还拿出皇宫内府珍藏的古玩碧玉宝枕送给他。王磐也算得上是元世祖忽必烈当政时一名正直的汉族官吏,他多次进谏和建议,大多为蒙元皇帝采纳。这次,他不顾八十高龄,还多管闲事,入朝谏阻已经决定了的征讨日本之战,提出征伐日本“胜之则不武,不胜则损威”,徒然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以致惹得忽必烈龙颜大怒,斥骂他对元朝“岂有他心”?好个王磐,他竟全然不惧,据理反诘道:“苟有他心,何为从叛乱之地,冒万死而来归乎?”原来,在中统元年(一二六○年),王磐投靠李某,李某图谋叛乱,王磐发觉了就脱身逃到京城来,当天忽必烈就召见了他,表彰他的忠诚。
王磐在这则故事中的话,即不是气势逼人,也不是妙语如珠,只是以一片忠君之情贯穿其中,因而显得忠心耿耿,情深意长。
由此可见,以情入言,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你是否留心过,如果有人在陈述某种意见时,用诚挚而令人感动的语气对你说出来,你的心很容易被征服,而且不容易产生相反的意见。所以,你要说服人的时候,有时激起对方的感情比激起对方理性思考更为有效。假设有这样一个百事不顺的早晨,电话铃在响,孩子在哭喊,厨房的面包发出烤焦了的糊味。丈夫看一眼面包对妻子说:“天哪!你什么时候才学会烤面包啊!”对丈夫这样的话,做妻子的会是一种怎样的反应呢!A太太说:“是我的话,我就把糊面包扔到他的脸上去。”B太太说:“我会狠狠地教训他说,那么请你自己去烤吧。”C太太说:“我将受到极大的刺激,甚至只知道哭。”语言不同,反应是一样的——不服气。这种情绪决不会停留一会,而是使事态继续发展。太太决不心甘情愿再烤一次,丈夫上班之后,凌乱的房子没有人收拾,因为心情难以平静。假设情况不是这样,恰恰相反,丈夫说;“亲爱的,这又是一个紧张的早晨——又是孩子,又是电话。你看,面包又烤糊了。不过没关系,让我来帮帮你。”对这种话,妻子们又是如何反应呢?A太太说;“我会感激得不得了。”B太太说:“我会感到舒服极了。”C太太说:“我不但舒服,还会拥抱他,吻他。”其实,面包仍然是烤糊的,然而,后一种话理解了人家的处境,没有训斥,没有怨言,自然使人感激。结论是一个:说服是以互相尊重和讲究方法为基础的。
有些孩子做错了事,往往对任何斥责都听不入耳,但有时听到母亲动人肺腑的痛哭,反而会使其泯灭的良心复苏。所以如果你说服人的时候,仅仅着眼于主题突出,例证充足,声音动听,姿势优美,而说话抱着冷冰冰的态度,一定是无效的。要想感动别人,就得先感动自己。你要把一片真心通过自己的表情、声音输入听者的心底。
包拯剖明心迹以“情”服人
表明自己的立场、出发点,剖明心迹,表达出自己对他人的真挚情感及其良好的原望,在这种胶程下,再用道理说服他,效果一定会很好。
包拯升任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后,上奏宋仁宗道:
“东宫太子的位置已空缺了很久,天下臣民对此深感忧虑,但陛下却对册立太子这重大问题长期不作考虑,这是为什么?”
宋仁宗道:
“你看应该册立谁为太子?”
包拯说:
“我以驽钝的才能蒙受陛下厚恩供职于朝廷,所以依着自己的责任向您恳求预先册立太子,这是出于对大宋江山千秋万世永世长存的考虑。陛下询问我谁可立为太子,大概是怀疑我有什么私心。我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而且也没有儿子,我并不需要为自己或子孙后代谋取什么富贵功名。”
宋仁宗听了,很是高兴,便说:
“这事还要从长计议。”
包拯,人称“包黑子”、“包青天”,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一出铡杀陈世美的案例,成了中国各戏剧的保留节目,反映了人们对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为民作主的清官的向往和敬爱。据宋史介绍,包拯为官刚毅,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当时京城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之语,权要贵戚的气焰只能为之收敛。然而,历史上的包拯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文艺形象上的包拯,后者往往有虚构、神化的痕迹。作为专制王朝的官史,他毕竟是忠于“家天下”的赵宋皇帝的,像本篇中的包拯劝仁宗册立太子,就是为了维护、巩固宋朝中央政局的稳定而发的。当仁宗对他询问太子人选时,他反应极为敏感,即刻剖明自己的心迹,以致使宋仁宗顿时清释疑虑。包拯这自辩,显然是为了表白自己的一心为公和光明磊落,他曾写过一首五言《戒廉诗》,首句云:“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也正是这人格的自我写照。
欧阳修巧用对比说太后
抓住对方的情感特征,用对比的方法打动他,这样再进行劝说,其说服的力量是可想而知的。
宋英宗因病不能亲自处理政事,由曹太后垂帘听政。可是,由于英宗及太后的亲信左右常常制造谣言拨弄是非,致使两人之间彼此猜疑,产生隔阂和怨仇。大臣韩畸上朝奏事,曹太后哭泣着向他诉说她同英宗不和的缘由。韩畸就用天子有病来加以调解、劝慰,曹太后听了,神色很不高兴。
于是,欧阳修便说:“太后侍奉仁宗皇帝已有数十年之久,天下臣民都知道您的仁慈胸怀和高尚德行。从前温成皇后深受仁宗皇帝的宠爱,太后您却同她相处得十分和睦、应付裕如,而今母子之间有什么了不得的事,反而不能相安无事?”
曹太后听了,神色缓和了一些。
欧阳修又说:“仁宗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久,他的恩德普施天下,所以去世后天下臣民都拥戴太子,没有一个人敢反对的。现在太后只不过是个妇人,我们几个执政大臣也不过是不具非凡英才的书生而已,如果不是仁宗皇帝的威望和遗志,天下人谁肯服从我们呢?”
曹太后听了,沉默不语,以后很长时间也不再说英宗之事了。
欧阳修既是北宋著名的文臣,又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在文、史上有很高成就,为“上承韩(愈)、柳(宗元),下开苏(轼)、王(安石)”的唐末八大散文家之一。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苏轼等都受到他的奖掖,本篇记载他调解曹太后与宋英宗之间的恩怨、矛盾,其舌辨之才远胜于韩琦。揣摸一下,他不外乎抓住两点:一是“今母子之间,反不能容耶”?母子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不应相互埋怨;二是“非仁宗遗意,天下谁肯听从”,中央权力的执掌和施行主要来自先帝宋仁宗的遗志,不应闹矛盾而辜负天下黎民的期望。可见,排难解纷的舌才来源于对问题和矛盾实质的透彻了解和分折,不看透“难”和“纷”的根本性质,就匆匆忙忙去“排”和“解”,如韩对那样,势必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问题的。
李世民哭谏高祖李渊
情到深处,方可有意长这说,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特殊的情感关系来感化说服的对象,再晓之以理,则说服他人并不是不可能的。
隋朝气数已尽,太宗(指李世民)暗地里筹划起义,常常礼贤下士,将家财散给下人和宾客,侠客和强盗全都愿意为他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