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服帝王的金口才
19928000000028

第28章 “隐”服帝王(1)

忠言未必逆耳,逆耳未必忠言。能以尖刻的指责藏在谈笑之中,以辛辣的讽剌寓于家常话里,犹如苦药包上糖衣,服之虽苦犹甜,绵里藏针中,柔言慢道理,恰似钢鞭裹上橡胶,抽之隐痛而不露伤痕。

话中有话的说服方式

说服他人时,可用比较隐讳的话来表达你所要说的道理,就是常言说的“话中有话”。这样可以使对方听到弦外之音,接纳你的劝说,而不伤颜面。

齐国人田赞衣穿着破衣服会见楚王。

楚王说:“先生的衣服怎么这样破旧、这样丑啊!”田赞衣回答说:“我穿的这身衣服还不能算丑,还有比这更丑的衣服呢?”

楚王按捺不住好奇心,连忙问道:“能说给我听听吗?”

田赞衣答道:“铠甲就比它丑。”

楚王觉得很奇怪,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田赞衣说道:“穿了铠甲,冬天会觉得非常冷,夏天又会觉得非常热,衣服中没有比铠甲更丑的了。”

我家里贫穷,所以穿的衣服只能是丑陋的。如今大王乃万乘之主,富有尊贵、天下无敌,然而却喜欢叫老百姓穿上铠甲,我实在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

如果大王是为了有个好名声,那么穿上铠甲,必定也就要拿起兵器,去割断人之头颅,剖开人之胸腹,冲毁人家的城墙,杀掉人家的父兄。这名声好像不大好听吧。

如果大王是为了取得实利,那么整天考虑怎样去算计人,别人也会整天考虑如何来算计你;整天考虑着怎样去谋害人,肯定终日不得至宁。

那大王究竟是为了什么要百姓穿上铠甲呢?

楚王听了,出声不得,无从回答。

田赞衣反对楚王穷兵黩武,所以对楚王说,铠甲是衣服中最丑陋的,其实铠甲根本就不能称做衣服,它只是一种兵器,田赞衣此举就是要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地劝服楚王。

在当今社会里,很多人都有对自己的事某种错误决定固执已见,乃至正常的劝说也难以改变的,如果再一昧地强行说服,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不妨引用与眼前事件类似的事例或道理,简洁地用一两句话表述,给对方以借鉴,使对方在细细体味中得到触类旁通的启发。

这种方法,大多以一种形象的手法“切入”,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暗示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对方有如找到一把开启智慧的解匙,顿悟出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方法。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善用“隐”语来说服他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无从反驳,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孟子对齐宣王说:“在您的臣子中,有个人把妻室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看,而自己则到楚国游学去了,等到他回来时,假如他的妻室儿女在受冻挨饿,那么,他应该如何对待他那个朋友呢?”

齐宣王说:“和他断交。”

孟子接着着问:“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好他的下属,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撤掉他的官职。”

孟子又问道:“一个国家假若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无话可答,只好回过头去左张右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

孟子在这则舌战故事中,是采用“诱敌深入”的办法,诱导齐宣王进入他的预设的“陷井”中,致使齐宣王完全丧失了招架之力,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以求敷衍搪塞。这种辩论力量,比直接指责他没有治理好国家,不知要强多少倍!

我们都知道“自相矛盾”的故事。事实上,其中包含着十分朴素又非常深刻的处世道理和说服方法。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是抓住对方逻辑矛盾和论证破绽,巧妙地加以引申和铺陈,使其观点中的某些谬误和蒙弊之识的荒唐性和片面性得到再现,从而使对方能够反观自身,得以自悟。

因此,以对方的话作为你评价事物的标准,会使你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处于一种安全,有利的位置,因为对方绝不会反对别人引用自己的观点的,而且,此举还会激发对方的心理认同感和成就感,心生欣悦,或者至少不会有所反感。这样,再把对方的观点加以引申,最后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就会使对方得以醒悟,同时也使你的观点得以巧妙的表达。因此,聪明的人是不会忽视这种委婉却十分有效的说服方法的。

当然,虽然这种劝说术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它也是一柄“双刃剑”,用不好也会自伤其身的,因此在使用时务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场合。以对方的话来批驳他的某些观点,最好是在私下场合里用,而不宜在公开场合或是有他人在一旁的情况下运用,因为在私下场合里,即使你对对方有所触痛,但如果言之有理,对方也会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而如果在公共场合,这就会演化为对方的尊严和权威问题,就会使对方的情绪压过理智,面子压过道理,这对你自己无疑是自找麻烦,好心难得好报。

第二,要注意语气适当,措辞委婉。因为“自相矛盾”法就是要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言行的不一致性,或者是对其论点作出某种程度的否定,这无疑会涉及对方的尊严与权威,尺度掌握不准,搞的不好就会有嘲讽、犯上之嫌,被领导误以为心怀不满,另有所指。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口气比较和缓,显示自己的诚恳和尊敬之情。特别是在使对方明确的认识到,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做好工作的动机,是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而不是针对对方本人有何不恭的看法。

第三,尽量言词简短。俗话说:“言多必失”。因此你在说服时,只要指明大意就已足矣,其中的推理不妨由对方自己来做,越是语言简短,越是语意含蓄,就越能引起对方的深思,又不致于引起对方的猜忌。而且,言辞简短不致于使你引用的对方的话淹没在解释论证的海洋中,要知道,正是这些引用极大地满足了对方的成就感,当对方清楚地了解到,一句他本人也不曾在意的话却被你郑重地记在心上,或者他十分重要的观点的确受到了你的重视,他一定全增加对你的好感,多几分欣赏和认同,少几分敌意和对立,从而能够仔细地倾听你的建议,对你的相反的看法郑重对待。因此,言简意赅,不失为引起对方重视和好感的一个好办法。

潜移默化的说服可润物于无声

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观点传输给他人,润物于无声,这样的说服方式虽然隐讳但产生的效果却是明显的。

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御史刘熙祚、给事中姜?交相上奏,赞扬复社领袖张溥行为正直、学问渊博,编纂的经史著作对圣学(儒学)是有贡献的,应该拿来作为皇上晚上备读之书。崇祯帝便向辅政大臣周延儒询问张溥、张?两人的情况。周延儒对答道:

“他俩是读书做学问的好秀才。”

祟祯帝说:“张溥已经死了,张采不过是个官职卑微的小臣,言官(指刘熙祚、姜?)为什么要如此推崇他们的著作?”

周延儒说:“这两人喜好读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据我所知,刘熙祚等言官在做举人时就拜读了两张的文章,叹惋他俩的文章未能尽量发挥其教益作用,这才推荐给皇上的呀。”

祟祯帝不以为然,说:“他们的文章未免有些片面。”

周延儒说:“皇上说的也有道理,他们所写文章的观点都有些偏激,不过因为他们善于读书,所以惋惜他们才能的人是很多的。”

崇祯帝点点头,同意了周延儒的看法。

明末宦官专政,厂卫(特务机构)肆虐,政治腐败,为改良政以挽救明王朝的灭亡,张溥、张?等著名文人合并江南若干文社,称为复社。这是继东林党而起的又一江南士大夫文学、政治团体。作为复社的领袖人物张溥,博学能文,“名高一时”。建立复社后,名声更是大震,遭到朝廷权臣的猜忌,状告两张“倡复社,乱天下”。即使张溥死去,朝廷都不放过,还要予以追究。张?上奏自辩,幸而辅臣周延儒与张溥有师生之谊,对他加以辩护,才使他免于致罪。在本篇中,周延儒对崇祯帝朱由检的谈话,委婉而机敏,巧妙地赞扬张溥、张?并为之辩护,终于打动了这个个性非常固执的朱由检。

在说服他人时,指责对方只会得到拒绝、反感甚至敌意。面对固执的人时尤为如此。

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你可以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就像以话语那么明显地告诉别人他错了——而如果你告诉他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不会!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会使他想反击,但决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

富兰克林是美国最成功的外交家之一,当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情形大致如下:

“班,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意见变得太珍贵了,弄得没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自在得多。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能再教你什么;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富兰克林的优点之一是,他接受了那次惨痛的教训。他已经够成熟、够明智,以致能领悟也能发觉他正面临社交失败的命运。他立即改掉傲慢、粗野的习性。

“我立下一条规矩,”富兰克林说,“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我想象’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或者‘目前我看来是如此’。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像稍有两样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也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我一开始采用这套方法时,确实觉得和我的本性相冲突,但久而久之就愈变愈容易,愈像我的习惯了,而也许五十年以来,没有人听我讲过些什么太武断的话。

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句话大错特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那是一种挑战。那样会揭起战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温和的情况下,要改变别人的主意都不容易。那为什么要使它更不容易呢?

为什么要使你自己的困难更加一层呢?如果你要证明什么,不要让任何人看出来。技巧要到家,使对方察觉不出来。

“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

三百多年以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说:

“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

正如英国十九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对他的儿子所说的:

“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门徒:“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是的,即使你知道是错的——你若这么说不更好吗:“唔,是这样的!我倒另有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

用这种句子“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确实会得到神奇的效果。

因此,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的观点,一定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要公开指责对方。潜移默化的力量丝毫不比其它方式差,反而还要比强硬的施加方式更好一些。

尧以天下说许由

恰当地运用比哈来说服对方,使其中纪念的道理充分显露出来,是一个说服的好方法。

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说道:

日月都出来了,天已大亮,一片光明,而烛火还没有熄灭,想与日月比个高下,看看谁亮,这不是很难吗?大旱之后,及时雨刚好从天而降,而有人却还在挑水灌溉,用这样的办法,来润泽禾苗,岂不是太劳累了吗?

如今,先生一站在那个位置上,天下便要安定了,而我却还占着这个位置不放,自己真觉得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吧!

许由回答道;

您治理天下很有成效,天下已经太平了。而现在却要我来代替你,难道我是为贪图君主这个名位吗?要知道,名位不过是实质内容的外表,你难道要我放弃实质内容,而去追求虚名吗?

像鹪鹩这种小鸟在茂密的森林里修筑巢穴,只需要一根树枝就足够了,鼹鼠到河里去饮水,实际上所需也不多,最多也不过装满肚子就行了。你还是请回吧,我要这天下做什么呢?我只要能顺适己意,始终生活在悠游自在、无挂无碍的环境中,就心满意足了,我要这天下有什么用呢?

打个比方吧,当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掌勺的厨子虽然不肯干活,主祭的人也不会越位去代厨子烹调的!

尧、许由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尧让天下于许由”,当然也不一定真有其事,只能姑妄听之。然而“越俎代庖”这个成语倒是流传广泛,至今,还常挂在人们的口边。但能有几人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有能力的下属,最喜欢帮助上处理问题。如果是在上司的要求下或者得到了上司的同意,那当然是很好的事,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但是,切忌不可以越位,切忌不可以擅自处理领导职权范围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