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也能成为自我挑战高手
19926500000007

第7章 挑战自卑的阴暗面(6)

“……就好像漫画一样,我那时羞死了,真是进退两难……”,“你绝对无法想象当时的情形,我一个人自说自话,像演员双簧一般……”,能够毫不避讳地调侃自己失败的人,必定充满积极力。在他们眼中,失败就像空气中的浊气,终有烟消雾散的时候。

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将失败的感觉闷在心里不说,自己会更加苦恼,失意感便更加强烈,且紧张地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但是,只靠言语表达就能消除失败感吗?——答案是否定的。光靠“说”,并不能百分之百消除挫折感。

失败的体验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热量,可以激发更大的精力与干劲。这种精力的来源是“笑”,亦即将自己的失败喜剧化,在玩笑之中释怀。

站在调侃自己的立场反观失败的经验,搏取众人一笑,这虽是个非常难堪的做法,但却可以使自己再度挺立于众人之中。

失败的体验原来不可能成为笑话,所以一定得经过再创造,安排一些戏剧化的效果。这么一来,你必得将失败的过程再回想一遍,仔细地回想,便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久而久之,不仅有了接受失败的勇气,成功的机率也会增加,使你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失败体验的负面热量能够使人坚强,可以提供别人喜乐,亦能逆转为积极的人生。

把失败看作磨练

乐圣贝多芬在遇到困难时,好几次想自杀以结束生命,但他毕竟没有这么做,即使在他耳聋了之后,他仍未放弃生存的权利。

他把一切的坎坷不幸归之于命运,认为是上天对他的磨练,为了降大任于斯人,所以苦其心志。很多宗教都灌输教徒这样的信心,使人从不幸的状况中重新站立,慢慢恢复。

凭着这种想法可以激发自己的勇气,加强意志,完成工作,或是作为情绪低落时的一种自我安慰。例如:“我现在的低落是为了往后的一次大飞跃。”如果能够这么想,相信你的心里不仅会好过一点,而且会恢复信心。也可以这么想:“全世界只有一个人拥有自己的人生。”用这种想法肯定自己,即使它多么夸大不实,只要能够使自己舒服就可以。

给自己一个“大义名分”,解释目前的失败或不幸,肯定自己的存在,接纳现在失意的自己。如此一来,积极心便会开始发生作用了。

了解前辈人如何从失败中获得成功

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听他人谈成功的经验、喜欢听成功的实例,而忘了问失败的关键。属于软弱型的人在听过别人的成功之后,都会自叹弗如,觉得自己不如人,致使自卑感更加深重。

原本每个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过去的失败,但老前辈不同,他们现在的成功都是奠基一过去的失败,而且目前的成功是他们感到骄傲的,所以对自己的失败更津津乐道,以此让别人了解他的努力。因此,不要以为自己在揭人疮疤而不敢问,要大胆地向对方讨教。

向充满信心的老前辈请教失败的经验,同时也要知道他们以何种方法来克服失败。在听了他们的谈话之后,你会发觉:他们现在成功了,但从前亦有黯淡、失败的时刻。了解了这一点,便不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自卑感也会减轻而产生信心,且内在的精神力量也会高扬。从他们的失败中,你可以掌握工作上的正确方向,不致徒然无功,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不得意正是大得意的转机

有一位老师教导他的学生说:“不得意时,只要把头抬起来,不但能变成得意,而且还能变成‘大得意’呢!”原来,他所说的“不得意”与“大得意”,只是文字上的笔划之差而已,“不”字的一竖看起来好象下垂的头,把这个“头”抬到上面来,就成为一个“大”字。

事实上,这个奇妙的比喻跟心理学的原则,具有不谋而合的妙处,因为在人类的心理现象里,有一种“过量补偿”的作用,即弥补弱点的倾向。有时补足了弱点以后,尚有剩余之量,就跃向优点的方向延伸。关于过量补偿作用的例子,最典型者莫过于希腊雄辩家德默斯的奋斗史,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一直患严重的口吃,在他努力矫正口吃的奋斗过程,果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则成为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因此,一个人如想脱离困境,或期望从不如意的情况中改善过来,那就不要忘记“不得意才是大得意的转机”。因为这句话不失为很有力的自我暗示的手段,只要具有这种强力的精神后盾,才能不断地努力。

为自己的缺陷烦恼时,不妨暂时任随它去

人类的内凡有一种很奇妙的现象,如果想勉强把某种欲望压抑下去,心理的活力反因受阻而逐渐增强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暂时把压抑解除,欲望就会趁此得到解放,而不再爆发出来。

由此可见,当我们对自己的缺点有所介意,或耿耿于怀时,干脆不必去压抑它,而抱着对它完全无所无谓的态度,这也是一种技巧。俗语说得好:“只有不顾一切,才有得救的希望。”放弃自己,无疑是唯一能使自己存在的巧妙技术。

情绪低潮时,不妨回忆起以往的成绩

当某种工作碰到进展非常缓慢的状态,就叫做低潮现象,其实这也可认为是大飞跃之前的准备阶段。所以,我们碰到低潮状态时,千万不必悲观。问题是,这时候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把为了大飞跃而积蓄下来的精力用到无益的地方去。

在低潮现象里,一个人所以会失去信心的最大原因,主要是怪自己的现状或对未来满怀不信任感,甚至对整个过去的生长状况也疑惑丛生。这时候,他对目前所学的事物,就会感到惶恐,由于内心产生了不安,当然就把眼前的实绩看成不可靠的东西。

如果要避免这种状态,必须要用下分冷静的态度,去评价过去的实绩或杰作,说得更具体些,就是将自己目前所完成的工作,以及足以显示过去实绩的东西,展示在眼前。如果是生意人,不妨将自己独立经办过的工作表格或契约书等,摆在桌子上。只要目睹这些确实的成绩,必能恢复内心的喜悦和自信。

回忆过去的自我

这是一个英国作家的故事,有人把它拿来当做解脱困境的座右铭。当这位英国作家在写作时,如果遇到无法下笔的情况,他就会把高中时代的日记拿出来阅读,借此恢复自信,也能使执笔的欲望再度升起,这无疑是非常方便的自我暗示术。

不可否认地,日记里那种过去的自我,每一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当然,其间必有活力充沛和乐观进取的时刻,也有比目前的自我更消沉和悲观的时刻。如果看见过去的自我,充满着干劲,任何事物都做得有声有色,无疑可以勉励自己。虽然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但只要一想到自己也有过辉煌得意的时刻和成绩,自然会使眼前的自我豪情万丈起来。相反地,如果发现过去的自我,竟比现在更窝囊,而且,过去的想法是如此的幼稚,自己就会想到:“目前的情况跟过去比较,还算牵强人意;比起过去是进步一些。”由此可见,阅读过去的日记,无疑会使现在的自我,转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大体上说,日记上的内容包括许多好事坏事,至少能够忠实地反映过去的自我。上述那位英国作家,也将过去的自我与眼前的自我作比较,借此驱除内心的沉闷。

回忆过去的自我,借此作为转换心情的凭借,老实说,这也不仅仅限于阅读日记。此外,尚可阅读以前所常读的书,这样也能产生相同的效果。在阅读过程中,亦可作为唤醒自我的工具。

有困扰无法解决时不妨听他人的意见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自己考虑了一大堆,自以为设想周到,其实都是在兜圈子,相信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愈是消极的人,愈容易掉入自我烦恼的困境中,精神力因此更加内向,甚至会承受不了烦恼的压力。即使是夙有决断力的人也会有无法做决定的时刻,例如,开会时,如果有一项提案众说纷纭,各人有各人的意见,便会使原本早该结束的会议一再地延长时间。

松下电器是日本最大的家电制造商,其创始者松下幸之助先生便是一位擅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名人。在新产品的发表会上,大家都会一再地讨论这项新产品是否会受欢迎,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因此无法有效地确定其将会达到的销售量。遇到此一情况,松下先生便暂时离开会场,到各门市部去巡视,看看顾客的反映及要求,询问销售员的想法,以此了解顾客的需求及改善的方向,再将所收集的“情报”在开会时提出供众人参考。在松下幸之助卓越的领导之下,松下电器终能在电器业界打下一片天地。

自我困扰与迷惑,是积极力的大敌,若一时之间无法下定决心,就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假使对方是个精力旺盛、活力充沛的人更好,即使对方对这方面一窍不通也没关系。在询问他人的意见之前,先要把自己的问题做一概略性的说明,也许在你叙述的同时,便发觉了问题的解决之道。或者有些说明不够周延之处,别人就会提出询问,直入问题的核心。像名侦探福尔摩斯对好友华生博士解释案情时,便是以此种方式判断自己的推论是否合乎逻辑。

不管对方是专家或者一窍不通,只要对自己有所帮助,能够解开疑惑,就值得和他谈一谈。对方积极的意见会产生莫大的效果,且不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他人的旺盛行动力,会激发你内部的积极性。

把“失去”当做“被遗弃”

不管“失去的”也好,“被遗弃的”也罢,反正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永不改变的事实。不过,如果你认为它是失去的东西,那么你的意志与感受便会不断地反应在那件失去的事物上了。换句话说,失去的现象属于尚未了结的性质,所以内心一定会万分地惋惜,甚至还会想不开呢。相反地如果你把它想成被遗弃的东西,那就表示这是一种废物,在这种情况下,你将会以轻松的心情来处理了结的事物,并且对它不再眷恋。

我们的人生包含有初恋和青春等抽象的事物,失去的东西诚然不计其数。然而我们只要把那些东西当做被遗弃的废物时,沮丧的感觉就会减轻了许多。由此可见,面对着同样的悲痛事实,一念之差,前后的心情就截然不同。

醉心于运动或学习活动,能平息焦怒

一位中学老师讲过这样一段故事:有一个学生因为性格内向,后来他借着玩足球而变得开朗起来。原来,这位同学的环境很差,缺课又多,当然成绩不会进步,因而使得他非常自卑。他上学常常迟到,放学后也常常流连于校园里,而后才拖着蹒跚的步伐回家。有一天,一位体育老师在校园里碰见他说:“看到你无所事事,你过来跟着我练球好啦!”老师说着,马上把球投过去。从此以后,这个少年就热衷于足球运动,接着他也恢复了爽朗性格。

从上述的例子里,我们发现在体育活动或学习过程中,隐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能使人从不安或失意中稳定下来。因为在体育活动或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固定的规则和惯例,而且,其目标很具体而又清晰地摆在眼前。这种行为并非将来能否有成绩,成绩能否进步,或能否获得信赖抽象之物,所以精神容易集中,散乱的心思也容易归一。

例如学习射箭也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如想射中中间的红心,就必须聚精会神于一点上。同样地任何竞技活动,它们眼前都摆着一个具体的目标或敌人。在书法、舞蹈里,也有具体的形象表示样本,那些学习小提琴的孩童,他们上课之后,也立刻能发挥惊人的集中力,因为他们就要登台表演了。

如果你想消除内心的不安,或希望生活得更有信心,那么全身心地埋头于体育活动或学习过程里,同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