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八十天环游地球
19924900000024

第24章 摇联合太平洋铁路上的种种怪事(1)

晚上,火车继续前进,瑟德尔堡,塞延关、埃文斯关,他们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在埃文斯关,铁路到达了海拔8091英尺的高度,毫无疑问这是全线的最高点。后面的路,旅客们就只有往下走的份儿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海岸。【环境描写:大段的环境描写,点明了旅途的漫长。】

从旧金山出发以后,三天三夜,火车已经行驶了1382英里。按照福格的说法,再有四天四夜就可以到达纽约。所以,菲利斯·福格的行期仍然是在计划之内。

夜里,列车从瓦尔巴营右侧驶过。洛奇波尔河与铁路平行,沿着怀俄明州和科罗拉多州的笔直边界向前流去。11点的时候,火车进入内布拉斯加州,经过塞奇威克旁边,离坐落在普拉特河南面支流上的朱尔斯堡就很近了。

清晨8点,火车经过了麦克弗森堡。麦克弗森堡距离奥马哈357英里,铁路沿着普拉特河南支流左岸延伸,那里的地形很复杂。9点,火车抵达重要城市北普拉特。这座城市建在两条大河中间,绕过城市之后,两条河流汇合成了一条大河,在奥马哈稍北一点儿的地方流入密西西比河。这条河是密西西比河一条水量很大的支流。

越过了西经101度线,福格先生和他的牌友早就又打起了惠斯特牌。他们谁也没有抱怨路长,“明家”就更不会抱怨。【动词:写出了大家都沉浸在惠斯特牌里,丝毫不觉得路程的漫长。】刚开始菲克斯还算是个赢家,但现在他正在往回输,他玩的兴趣丝毫不亚于福格先生。这天早晨,福格先生的运气一直不错,他的手里经常有王和大牌。经过一番筹划,他决定大胆出击,就在他准备打黑桃的时候,凳子后面有个声音说:

“如果是我,就打红方块……”

福格先生、阿乌达夫人和菲克斯一起抬头观看。在他们身边说话的人,正是普罗克特上校!

斯坦普·W.普罗克特和菲利斯·福格立即认出了对方。

“啊!是您啊,英国人先生,”上校大声地说道,“您是想打黑桃啊!”

“是的,我正准备这样做。”菲利斯·福格冷冷地答道,同时打出一张黑桃十。

“我觉得还是打红方块好。”普罗克特上校说,声音还挺激动。

他做了个把打出去的牌捡回来的动作,一边说:

“您打惠斯特牌的技艺可真差劲。”

“也许,玩别的我会更在行些。”菲利斯·福格说,他已经站起来。

“你要不要领教一下,你这个约翰牛的后代!”那个粗暴的家伙反唇相讥。

阿乌达夫人显然非常生气,她的脸色变得脸色苍白,全身的血液都流到心脏里去了。【神态描写:通过对阿乌达夫人脸色的描写,表现了阿乌达夫人极度愤怒的样子。】她抓住菲利斯·福格的胳膊,福格先生把她轻轻推开。路路通正跃跃欲试,想扑到那个用鄙夷不屑的目光盯着对手的美国人身上。但菲克斯站了起来,走向普罗克特上校,对他说:

“您不记得吧,跟您有过节的是我,先生,不仅被您侮辱而且还被您打了的人是我!”

“菲克斯先生,”福格先生说,“请您原谅,但这件事关系到的只是我一个人。上校说我打黑桃是出错了牌,再次侮辱了我,他得给我个说法。”

“我随时等候你的光顾,”那美国人说,“武器也由你挑,你愿意使什么武器都行!”

阿乌达夫人想把福格先生拉住,便衣警察想把事情拉到自己身上来,都没有成功。路路通想把那个美国人从车厢里扔出去,但被主人用手势阻止了。菲利斯·福格离开了车厢,一直来到了过道上,美国人一直在后面跟着。“哦,我需要向你说明,先生,”福格先生跟对手说,“我有要紧的事,急着回欧洲,迟了会给我带来巨大损失。”

“您说的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普罗克特上校问。

“先生,”福格先生很有礼貌地接着说,“咱们在旧金山碰上以后,我就做了个计划,我在旧大陆上的事一完,就立即回美国来找您。”

“真的?”

“您是否愿意咱们6个月以后见面?”

“干吗不说6年以后见呢?”

“我说的是6个月,”福格先生回答,“我是很守时的。”

“这都是托词!”斯坦普·W普罗克特大声说道,“要么立刻动手,要么就算了。”

“那好,”福格先生答道,“您是去纽约吗?”

“不是。”

“去芝加哥?”

“不是。”

“奥马哈?”

“我去哪儿无关紧要,您知道普拉姆河吗?”

“不知道。”福格先生答。

“就是下一站,再有一个小时就到,火车在那里停10分钟。10分钟,够互射几枪的了。”

“那好,”福格先生答道,“我在普拉姆河站下车。”

“我甚至以为,您会留在那儿的!”那美国人以不可一世的神态补充了一句。【语言描写:显示出普罗克特上校粗暴无礼、不可一世,更衬托出福格先生处理事情有礼有节、镇定从容。】

“谁留下,那可就难说了,先生。”福格先生说。他回车厢去了,像平时一样冷淡。

回到车厢,福格先生就开始说服阿乌达夫人,让她放心,并告诉她爱吹牛的人从来都不可怕。然后,他请菲克斯在即将进行的决斗中充当证人。菲克斯无法拒绝。接着,菲利斯·福格又打起了惠斯特牌,从从容容地出了一张黑桃。

11点,汽笛响了起来,告诉旅客普拉姆河站快到了。菲利斯·福格站起来,去了过道,菲克斯在后面跟着。路路通陪着主人,手里拿着两把手枪。阿乌达夫人留在车厢里,面如死灰。【成语:“面如死灰”写出了阿乌达夫人因担心、害怕而脸色苍白的样子。】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车厢的门打开,那个膀大腰圆的美国人也在过道上出现了,身后跟着个证人,看来他也是个美国人。可是,就在他们要下车的时候,车长跑来了,高声喊道:

“先生们,别下车!”

“发生了什么事情?”上校问。

“我们晚了20分钟,列车在这里不停了。”

“但是,我得和这位先生决斗呀!”

“真是很不好意思,”列车长说,“不过我们得立刻开车。听,开车的铃响了!”

铃确实响了,火车又启动了。

“抱歉,先生们,”这时列车长说,“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我一定会让你们如愿的。不过,说到底,既然你们来不及在车站上决斗,谁又能够阻止你们在路上决斗呢?”

“或者,这样对先生不合适吧?”普罗克特上校用嘲弄人的口气对福格先生说。

“我想我会非常的适合!”菲利斯·福格回答。

“嘿,这可真是在美国啊!”路路通想,“连列车长都是上流社会的绅士呢!”

他一直跟在福格先生的后面。

50英尺长的车厢当做决斗场非常合适。决斗双方可以在两排凳子之间面对面往前走,什么时候开枪都可以的。决斗的事能这么容易解决,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福格先生和普罗克特上校走进车厢,每人拿着两把手枪,每把手枪里有6颗子弹,听到第一声汽笛响,他们就可以开火。接着,两分钟之后,人们就可以把他们两个之中中了枪的那个抬出车厢了。

真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了,简单到了使菲克斯和路路通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就在大家等着约定的汽笛声时,突然传来野蛮的嚎叫。叫喊声里夹杂着枪声,但枪声并非来自留给那两位绅士的车厢。枪声来自外面,来自列车的前面,来自铁路线上。普罗克特上校和福格先生立即从车厢里冲了出来,提着手枪朝前面跑去,【动词:“冲”、“提”、“跑”准确地写出了上校和福格先生听到枪响后作出的快速反应。】那里正枪声大作,场面非常的紧张。

原来,列车遭到了一帮印第安人的袭击。

这些胆大包天的印第安人经常在这里作案,他们已经多次拦截火车了。他们惯用的伎俩是,不等火车停下,上百的人就飞身跃上踏板,然后再攀上车厢,他们活像马戏团里的小丑。

这些印第安人都带着长枪,枪声就是这么来的。中间夹杂着手枪声,那是旅客在还击,几乎所有的旅客都带着手枪。一开始,那些印第安人先拥上了机车,火车司机和司炉都被他们用棍棒打得半死。印第安人的一个头领想把火车停下,但不会操作,本应关上气门,他反倒把气门打得大大的,气足了,火车头就猛往前蹿,速度快得吓人。印第安人同时也袭击了各个车厢,他们就像在伦敦公共马车顶上跑来跑去的发了怒的猴子,把车厢的门打破,冲进车厢和旅客肉搏。行李车被打破并洗劫一空,包裹都被扔到了铁路上。叫喊声和枪声依然未停。【场面描写:混乱的场面描写,表现了印第安人的野蛮和大家面临的危险。】

旅客们进行了英勇的自卫。有些车厢设下了障碍物,抵抗着攻击,就像真正的流动城堡,在以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移动。

开始战斗的时候,阿乌达夫人表现出少有的勇敢。她拿着手枪,英雄般地自卫着。遇有野蛮人向她攻击,她就通过破碎的玻璃窗射击。被打死后倒在铁路上的印第安人已经有20多个,从车上掉下去的那些人,已经被火车碾得血肉模糊。

旅客中也有几个人受了伤,在座位上躺着。

眼下的情况必须有个了结。战斗已经进行了10分钟,如果不能使火车停下来,事情最后只会对列车上的所有人不利。不错,这里离基尼堡站不到两英里,那里有个美国兵营,可是,过了这个兵营,在基尼站和下一站之间,印第安人在火车上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列车长在和菲利斯·福格并肩战斗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倒在地上的时候,列车长大声说道:

“一定要把火车在5分钟内停下来,要不然我们就完了!”

“火车会停下来的!”菲利斯·福格说,他想冲到车厢外面去。

“别动,先生,”路路通朝他大喊一声,“这事我来!”

菲利斯·福格来不及阻止,勇敢的小伙子已经悄悄打开车厢门,溜到车厢底下,没被印第安人发现。战斗还在继续,就在枪弹满天飞的情况下,路路通拿出杂技团小丑的看家本领,借助铁链、刹车柄和车底盘的边缘,灵巧地从一个车厢爬到另一个车厢,终于爬到了火车的前面。【动作描写:运用一系列动作描写,准确、形象地刻画了路路通敏捷、灵巧的动作,衬托出年轻人的英勇无畏。】他没被发现,因为他的身手真的很敏捷。

他一只手扒住火车,整个身子悬在行李车和煤水车之间,用另一只手去解保险链。可是,火车牵引力太大,若不是车头晃了一下,保险链被震开,他这辈子也别想解开。保险链被震开了,列车脱离机车以后,慢慢停了下来,而火车头却以更快的速度逃也似的跑远了。

因为惯性的缘故,火车又往前走了几分钟,但车厢内部的刹车已经启动,在离基尼堡站不到100步的地方,列车终于完全停了下来。站上兵营里的士兵听到了枪声,马上就跑了出来。印第安人没等他们来到,在火车完全停下来之前就都溜了。【动词:写活了印第安人怆惶逃走的样子。】

在站台上清点人数的时候大家发现缺了几个人,其中就包括那个勇敢的法国人路路通,他的献身拯救了大家。

3位旅客,包括路路通,失踪了。他们是在战斗中被打死了还是成了敌人的俘虏,一时还无法搞清楚。

受伤的人很多,但受的都不是致命伤。伤得最重的是普罗克特上校,他作战勇敢,腹股沟部挨了一枪。他和另外几个需要立刻救治的伤员一起被抬到了火车站上。

福格和阿乌达夫人都没有受伤,但是路路通不见了,这让大家非常伤心。福格先生一动不动,他得做个重要决定。阿乌达夫人就在他身边,眼睛望着他,一言不发,他理解那目光的含意。如果仆人当了俘虏,他难道不应该不顾一切地把仆人从印第安人手里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