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号(京都市-日本)
宫泽宏一边吃着晚饭一边看着NHK播报的震灾新闻。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愈演愈烈,似乎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对核污染的极度畏惧在亚洲国家引发了政府和民众的恐慌,尤其是中国沿海的民众由于担心核泄漏污染海洋竟然把食盐抢购一空。
在旁边一起观看电视的第八室特工石下一男恭敬的问道:“教授,听说欧盟食品委员会也开始讨论何时禁止进口日本的肉类制品。有关方面也没有拿出好的解决办法。福岛核电站是否可以平安呢?”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石宫泽宏喝了一口咖啡说道,“不过从技术层面上讲,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核能技术,核聚变技术的研究也位居世界核技术的最前沿,福岛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是这样啊。我有亲友在福岛核电站附近居住,已经安排迁居了。”
“请石下君放心,目前看来应该没有问题。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回到家中。”
尽管在地下经历了东日本大地震的最初几天,宫泽宏还是通过报纸和电视了解着外界发生的最新情况。妻子和家一切安好是他最大的欣慰,熟悉的亲戚朋友们的住所大多远离震区也没有可以担心的地方。平日感觉发达到令人厌恶的媒体,此刻却让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古语所说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石田弘从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到世界各国对日本大地震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支持,来自中国的救援队13日就第一个抵达日本受灾严重的岩手县大船渡市,与日本当地救援队一起展开搜救工作。这是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来到当地参与救援活动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
看到身穿深蓝色抢险服的中国救援队在大地震后的瓦砾中艰难寻找日本幸存者的电视画面,宫泽宏百感交集,连想到祖父从中国抢来的《竹书纪年》在自己的手中丢失,因此被软禁在地下150米的地方,一时间竟产生了“与其莫名其妙的丢失,不如干脆把它们都还给中国”的冲动。冲动归冲动,宫泽宏明白自己目前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想要离开这个地下“监狱”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更遑论归还竹简。
宫泽宏拿了一块早餐吃剩下的面包离开餐厅,示意石下一男要到活动室转转。十几天来这个地下庭院是他散步的唯一去处,对其间的一草一木已经非常熟悉。庭院里电脑控制的人造“日光”被“月光”代替,路灯放着光华。
宫泽宏沿着弯曲起伏的石板小路慢跑到身上微微出汗后,坐在池水边的石头上,从口袋中掏出面包撮成碎屑撒向平静的水面,接着响亮的拍了几下巴掌,一群尾肥硕的锦鲤闻声摇头摆尾游了过来,纷纷把头伸出水面张开大嘴吞食面包屑,一条名叫“阿婆” 的大正三色锦鲤,居然把肥大的身体压在其它锦鲤的身上抢食吃,搅的水面飞起朵朵水花。面包屑很快就被吃干净了,徘徊了一会的锦鲤见再也没有食物了,排成一队欢快游去。
锦鲤们蜿蜒游走了,宫泽宏略显惆怅的站起身准备离开,水池中心忽然冒出的一团亮光引得他的目光。亮光初时只是在水面下晃动,不一刻就像活了似地升上水面,停在水池的中央轻轻晃动。宫泽宏细看之下惊的几乎跳起来,光源出自一个褐色长条形物体,外形酷似竹简。宫泽宏睁大双眼认真端详了好一会,越看越觉得与丢失的竹简外形十分相像。
这个发现让他异常兴奋。近几天的遭遇严重影响了宫泽宏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应有的判断力,他每天都向天照大御神祈祷,希冀着丢失的竹简会奇迹般地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宫泽宏目测了一下距离,那东西距离岸边大约3、4米,四下打量没有发现可以使用的工具。稍加思索后宫泽宏脱下鞋袜挽起裤腿,打算下到水池里把发光的物体捞上来看看究竟。
宫泽宏试探着把右脚伸进池水中触到了池底的鹅卵石,冰凉的池水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池水的确不深,刚刚打湿挽起的裤腿,他将左脚也踩进池水,双脚摩挲着池底坚实圆润的鹅卵石,小心翼翼的向水池中央的物体趟了过去。发光物体离他越来越近,几乎可以断定就是一块竹简,只要再走几步就可以把它抓在手里。
就在宫泽宏加大步伐走过去的时候,发光的竹简像落在水面上的雪片那样融化消失了,与此同时他脚下的鹅卵石随之崩碎、散开、变成细细的流沙,一股巨大的力量吸住他的双脚向池底拖去,水面上没有任何可以支撑身体的东西,他只能一面拼命用双手拍打水面力图脱离困境,一面高声狂呼救命。然而一切挣扎都是徒劳的,短短十几秒钟宫泽宏整个身体已经陷进池底的流沙之中。
宫泽宏绝望的呼救声在庭院中回荡,石下一男和另一名特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餐厅飞奔而出。一切已经太晚了,他们只看到宫泽宏脱在池边的鞋袜和一池动荡不安的碧水,宫泽宏教授却踪影全无。
2011年3月15号(鹿岛市-日本)鹿岛神宫的一间办公室成为了茨城县警察署的“要石”事件调查本部。大家简单的用过晚饭后,大木西敏拿来一盒录像带放进早已准备好的录像机里,对坐在沙发上的江川三郎说道:“调查官阁下,这是我们把一个数码摄像机吊到井下时拍下的一段录像,请您过目。”他打开了录像机。
液晶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在几个人的交谈声中数码录像机正被慢慢的放下井口,镜头调整到冲着斜下方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看到井壁还能够看到下方的物体。镜头随着绳子的摆动缓缓转着圈,摄像机上捆着的手电把井壁照的雪亮,黑色石头垒砌的井壁上布满苔藓,下方的黑暗中隐隐出现一根横梁,就在此时机身发出遇到硬物的撞击声,画面闪了一下就消失了。办公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投向江川三郎。
江川三郎让手下将录像画面静止在横梁出现的地方。他走到显示器前蹲下身子,一帧一帧仔细研究着画面中有些模糊的方形横梁。可以看出这根横梁是方的,至于是什么材质却无法辨认。
“大木君,录像这么短?画面可以再清楚一些吗?”江川三郎指点着画面问。
“已经把画面的清晰度调到了最高。实在抱歉。”大木西敏的回答有些无奈,“摄像机在这里被撞坏了,按照绳子的长度计算深度约20米。”
“对井里的空气和井壁的土壤做过化验吗?有没有对人体有害的东西?”
“进行了简单测试,没有检测到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气体。”大木西敏看了一下手表,时针指在20点30分,“本县吊缆最长的吊车和照明设备应该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在现场执勤的2名警员也没有离开。”
江川三郎站起身向貌似官僚的警察署长投去赞许的目光:“大木署长,请马上发出通知,就说神宫因地震原因停止参观,那2个派出所的警员安排在神宫里住下暂时不要离开。神宫的工作人员嘛,”他犹豫了一下,搔了搔短发,“也要集中在一起为好。”
江川三郎的指挥车停在“芭蕉句碑”旁,加密无线电台叫通了内阁情报调查室本部。“要石”旁架上6组LED强光防暴照明灯,现场亮如白昼。NBC恐怖活动捜查队特警接替了吊车司机的工作。一名全副武装的特警手持摄像机和便携聚光灯站在井边整装待发。
江川三郎叮嘱准备下井的特警:“一定要按照‘NBC恐怖活动捜查队勤务手册’规定的标准程序去做,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并特别指出,未经调查本部许可不得擅自触摸移动任何物体。
特警站到吊缆下的钢制吊筐里戴上氧气呼吸器请求下井,江川三郎微微点了一下头,随着吊缆下放时发出的“叽叽”声吊筐缓缓进入井口向下移动。指挥车连接录像机的大屏幕显示器上出现同步画面并传来井下特警响亮的报告声,在便携聚光灯的照射下井内的图像非常清晰,夹着石块等杂物的土层和斑驳陆离的黑色石块在江川三郎眼前慢慢滑过。吊筐已经深入井下15米,距离横梁的位置越来越近,车内车外鸦雀无声,四周的空气似乎已经凝固。
指挥车的专线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尖锐的振铃声吓了大家一跳。驻京都大学地下资料库的内阁情报调查室特工打来加密电话。江川三郎的眼睛依然紧紧盯着显示器,接过耳麦刚刚戴上就听到石下一男焦虑嘶哑的声音:“调查官,宫泽教授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