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不生气
19814100000009

第9章 四不原则(4)

老子不生气,人很大程度上不是老死的,而是气死的。不生气,是一种大智慧;不生气,是一种大境界。

老子不生气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今本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胃(谓)不诤(争)之德,是胃(谓)用人,是胃(谓)天,古之极也。(帛书本)

善于作士的人不轻易动武;善于指挥战斗的人不轻易生气发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会轻易与人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这就称之为不争之德,这就叫做借人之力,这就叫做以德配天,是自古以来的准则。不争之德,是以柔克刚之道。

“善胜敌者不与”之“与”,有的解为“示”,有的解为“斗”,有的解为“不与交战”,有的解为“以我临物”,都各有道理。

在老子看来,掌握了天道的规律,一通百通。无论是为人、战争、为政、还是用人,都互相贯通着一个东西,那就是道。以暴易暴,是世人常用的对策,但算不上真正的好办法。如果在武林中,这种人排名一定不是靠前的;动辄怒发冲冠,是世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经常的反应,这是不自然的反应。善于体合天道的人,胸怀的不是怒气,而是正气,兵法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气就是戾气,戾则轻率、狂暴,都是阴邪之气。真正的大将,常胜将军,往往并不要亲临前线,而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因为他懂得兵之道就是自然之道,全在心中,一目了然,不必以我临物,不必以硬碰硬。一对一的单挑,那是莽夫所为,不是大将之道,胜利了也不算什么,只能称“胜人者有力”。武林中的柔道高手,最懂得的就是借力打力,以柔敌刚。这正是自然之道。

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卑,老子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大自然和水的处卑处下性质,也就是要人学习谦虚、平和、慈爱对人。这与孔子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论述完全一致。《论语·子路》中有一段: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自视非常了不起的人,何必还要用人?自视非常有本事的人,天下还有何人可用?所以,要用人,必须懂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能为的,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要尊重你所要用的人才,承认自己不及他人,以他人之力补自己之不足。这叫善于借智。所有这些都称之为不争之德,这就叫做借力打力,这就叫做配合天道,是自古以来的准则。只有遵循这个准则,才是真正的善为士、善战、善胜敌、善用人者。

逞武、易怒,是人生两大致命的心态。他们内心其实有一种斗争紧张症或者他人恐惧症。这种心态常见于那些经常处于战斗氛围或者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氛围中的人。因为紧张,因为恐惧,影响性格和行为方式也发生变异:比如优柔寡断、缺乏自信;惊慌失措、不善应变;性情暴躁、缺乏自制;行为鲁莽、不顾后果;易受暗示、缺乏主见。

人生处世,适度的紧张和恐惧都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它能振奋人的精神,发挥出个人的最大潜力。有运动经历或搏斗经历的人士说,在比赛或搏斗中,适度的紧张刺激使人的心理活动处于激奋状态和最佳状态,从而消除了心理活动的惰性。能促进感知和运动能力协调,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战斗意志坚强。因此,比赛和搏斗行为显得更加积极、主动。另一方面,比赛或搏斗气氛对人也能引起害怕心理,这种害怕是紧张、担忧、顾虑等不同心理活动的综合反应,也是人类出于保护自己的一种超常心理反映。害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良性的害怕感能转化为智谋的力量,团结的原因和攻击的精神。历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战,就是一种良性的害怕感在起作用。

要克服逞武、易怒的心态,就应当克服过度的恐惧和紧张感。比如,尽可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危险因素,不要回避,如不要回避别人的眼神,不要回避困难;不要向任何压迫你的人妥协、认输。学会独处。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抽时间进行强化心理激励,激励自胜的能力。学会减压。面对心理压力,要学会冷静分析压力产生的根源,不要害怕压力,更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心存侥幸的人是无法冷静下来的,真正的勇敢前提应是沉着冷静,“先静后勇”。要学会克服易怒的毛病,制怒,是人养成良好性格和正确心态的关键。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他时,他便会消散了。

所以常人说,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愚行。

传统中医讲,生气至少有十病:

一曰伤脑。一个人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二曰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三曰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四曰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五曰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六曰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七曰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八曰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九曰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十曰伤乳。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冲任失调,气滞痰凝。

因此,科学家说,人很大程度上不是老死的,而是气死的。俗话说冲动是魔鬼,这魔鬼就是你胸中的怒气。最后收获的当然就是“冲动的惩罚”。气生则冲动,要防止自己冲动,就要做到不生气。人的体内自有一股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汇,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这生气是阴阳和合之气,反之则会逆生气。压而不发为闷气,发之于脾为脾气,动之于肝则为怒气。可见,气生于己,动于己,结果当然只能是伤了自己。

老子不生气,是心态修炼到了一种高端的境界,也是其政治哲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