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反对仁义吗?显然没有。他只是将仁义统率在道之下。体合天道的仁义还是有其价值的。老子反对的是浮华不实的礼,真正有礼的人,不会做表面文章;真正仁义的人,不会急功近利;真正有道德的人,不会背离无为之旨。背离无为,就会失道弃德;道德解体,才会大倡仁义;仁义不存,才会大讲礼仪。老子的这个“三步曲”真实地揭示了春秋战国乱相的根源。
这一历史告诉我们,华而不实产生的根源就是虚荣。在失掉了礼法仁义的精神后,贵族要保持其尊贵的脸面和地位,只有极力张扬礼义那堂皇的形式。虚荣是不自是的天敌,有的人并不富裕,却硬要打肿脸充胖子;看到别人买车,自己借钱也要买;有的人得到一点荣耀,取得一点成就,就自以为了不起,趾高气扬。虚荣的种类不计其数,但致命的有两种,一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一种是戴着高帽到处飘,都是被浮华的表面蒙蔽住了心志和双眼。所以,有道是,虚荣是人生的毒药。而拉罗什富科则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变得更凶恶,通常正是虚荣而不是恶意。
在老子看来,大丈夫是时髦话。真正的大丈夫知道处厚去薄,取实去华。亦如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现实中,那些追求虚华的人,往往是满嘴仁义道德、礼义廉耻,大唱高调;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往往是质朴无华、高山流水、风范长在。
【核心提示】
人们说:无欲则刚。老子说无欲则柔,柔能胜刚。
无就是无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今本第十二章)
五色使人目明(盲),驰骋田腊(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妨),五味使人之口湘(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声(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罢(彼)耳(取)此。(帛书本)
色彩太纷乱使人眼睛昏花,音响多变幻使人耳朵发聋,美食太丰杂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给他们内在的充实,不是给他们外在的愉悦。我们行事应据此而取舍。
此一章理解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障碍,然而,对于理解老子的思想旨趣,却历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者认为,此一章和第三章相互证,都是表达了老子“无知无欲”的主张。
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五味是酸、甜、苦、辣、咸;五音是宫、商、角、徵、羽。都是不素。老子列数“五色”“五味”“五音”的害处,就是主张让老百姓“无知无欲”“为腹不为目”,就是主张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做一个没有头脑、筋骨强壮的好劳动力。他们认为,老子这样主张的目的是为统治者考虑,便于他们统治服务,所以,老子思想又得了一个称号——“南面之术”。
任何一种哲学,其产生都有一个时代背景。剥离了时代背景来理解老子哲学,无疑就会产生种种歧义,导致各种误解甚至曲解。
老子时代是“民人”并称的。它和今天我们所讲的“人民”完全不同。民,指老百姓;人,则是指统治者贵族。因此,第三章中“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等三处,用的都是“民”;本章中“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等五处用的都是“人”。
可见,老子并不是主张要让老百姓无知无欲,“为腹不为目”也不是为了愚民。相反,他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和贵族而言。五色、五音、五味只有统治者、贵族能享受得到,驰骋田猎、难得之货,也都是统治者和贵族的常事,普通百姓哪里有份?
再说“为腹不为目”,有的认为,“腹”代表实,“目”代表外表;有的认为,“为腹”,是以物养己,“为目”,是以物投己;一种认为,“为腹”是守道,“为目”是逐物;一种认为,“腹”指内在自我,“目”指感觉世界或外在自我。诸说都有一定道理。
然其实,此句中的“腹”和“目”含义更丰富。“腹”,本义是指身体部位“肚子”,它也有“厚”的意思,《说文》释“腹”即为“厚”;还有“内心”的意思,如“心腹”“腹诽”;更有“中央”的意思。“目”,本义是指眼睛,它也可以指“名”,如我们讲“名目繁多”,老子讲的名誉、表面(即名与身的关系);也可以讲“首领”,如我们说的“头目”;还可以讲“眼力”,如老子讲的“伎巧”。在人的身体部位,“腹”是居于中,“目”居于上。老子反对表面功夫,主张不敢为天下先即不做头目,反对伎巧,主张守中,都吻合“目”的内涵。
一个人要健康地生存,有着两种合理的要求。一是物质的,也就是“腹”的问题,即吃饱肚子,至少不处于饥寒;一是精神的,也就是“耳目”的问题,声色犬马虽然是贬义词,但适度的则是属于精神生活的内容,这不简单地归于官能刺激。“为腹不为目”,难道老子主张物质的需要,反对精神的享受吗?这显然违背老子主张注重内心修养、淡泊欲求、返朴归真的精神境界。否则怎么会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的主张?
可见,老子讲“为腹不为目”绝不是在物质与精神层面,而是指“守中”“为腹”即“守中”。而“为腹”的本意又进一步表明,老子主张“无欲”并不是反对一切欲望,而是反对过度的贪欲,行欲要守中(适度)。
在宋明理学之前,中国传统文化是讲究“欲理合一”的,讲求人自身内部欲望与理智关系问题上达到的内心和谐状态。如儒家强调以礼制欲,道家强调以道治欲,佛家讲求以悟抑欲。所以儒家讲节欲。如孟子主张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不使可欲”等。道家讲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佛家讲禁欲,主要是限制生理上的情欲,最高境界还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心经》)直到宋明理学,才突出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突出的仍然是扑灭过分的野心和情欲,以达到理欲合一的境地。后世片面地理解了程朱所谓“人欲”的内涵。古话说:“天欲灭之,必先使之狂。”狂就是一种过分的欲望。
因为林则徐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则刚,已然成为许多人的信条。有人说,因为无欲,使他们的生命自然显出一种刚性,有了“壁立千仞”的峻拔,有了“无欲则刚”的傲岸。
世人都说无欲则刚,可老子偏偏说:无欲则柔,柔能胜刚。真正的无欲,生命中自然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柔性,而不是所谓峻拔,更不是傲岸;无欲,绝不会呈现出刚性来,相反,生命中只会呈现出一种淡定、从容、自然、和谐的柔韧。
世上有生命的东西,只要是顺乎自然,表现出来的总是一股柔和之气。壁立千仞,本身就是一种欲望的彰显;峻拔傲岸,本身就意味着傲视群雄。刚强的东西容易折断,所以林则徐一生命运多舛;柔韧的东西才能百折不挠,所以老子得以长寿。所以,一个人不要显示刚强,而要显示柔韧。不要显示傲岸,而要显示亲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少人都为这样一种情境感慨万千。这是历经人生风雨之后显示出来的真正的无欲,是真正的柔。
【核心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