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不生气
19814100000006

第6章 四不原则(1)

回到老子所处的时代来理解老子哲学,

我们发现,“四不一没有”,

是老子哲学的五大主张,

不大、不争、不怨、不华,无欲。

“四不”,

如果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不自伐”,

它们共同构成了老子心态哲学的一个体系和心态修炼的五大门径。

【核心提示】

不争、不大、不华、不怨和无欲构成了老子的“四不一没有”:不大、不争、不华、不怨为“四不”。“一没有”就是没有贪欲(无欲)。“四不”的另一种表达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不自伐。

“四不一没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今本第二十四章)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不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帛书本)”

“企者不立”,企,通“跂”,踮起脚尖,湖南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大概就取自于此。

帛书本作“欠者不立”。原写作“炊”,大概是古代烧火做饭,要蹲着的缘故,“不立”。踮起脚尖,使劲往上探身子,就会站立不稳。这是所有人的经验,那些高超的舞者,刚开始也会有这么个经历。

“跨者不行”,帛书本无此句。张大步伐,反而难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此句我们很熟悉,在第二十二章里类似地出现过。只不过,那是从正面来论述,这一章则从反面来强调。自见,就是用自己的好恶、经验和道德标准来评判事物。自是,就是自以为是,而不懂得自以为非,反省自我,总戴着有色眼镜来对待世界。自伐,就是自我夸耀。自矜,就是自满自大。这“四不”,说到底都是自欺。世人习惯于向别人伪装自己,结果就是向自己伪装自己。拉罗什富科说:“骗人而不为人知异常困难,相反,自欺而不自知却十分容易。”

喜欢自我表现的,反而难以自知;喜欢自以为是的,反而难以显扬;喜欢自我夸耀的,反而不得功劳;喜欢自大自满的,反而难以成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用道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可以说是吃别人剩下的东西,背着累人的累赘走路。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物”是他人,众人。“恶”,厌恶。众人都讨厌这种人,所以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踮起脚跟的人很难立得稳,跳跃着前进的人不能远行;只凭自己的见识就不能明察事物;只看得见自己的人不懂得显明;只会自我夸耀的人不会有功;高傲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这些如果用大道的尺度来衡量,就是所谓剩饭赘疣,众人都会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有道的人懂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乐得闲逸自然。不要人为拔高自己,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忘记自己的成见,忘记自己的本事,忘记自己的功业,忘记自己的欲求,这样才能成为真正顺乎天性、懂得幸福的人,别人才会喜欢你,帮助你。自求多福,总是有限度的,不必老执着于“自己”,自然可也。不要勉强,勉强会造成伤害;宁可顺成天地!

老子始终强调体道要用减法,就是说合道体道的人,懂得心学会清零,让心态归零。

【核心提示】

在自然大道面前,人很渺小;不要自大,不要装大,装出来的大是很辛苦的,也是很令人侧目的。蝴蝶再美终也飞不过海。然而,蝴蝶在热带的某个地方轻轻掀动一下翅膀,却能引发千里之外的一次飓风。

无就是不大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今本第三十四章)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声(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帛书本)

道汜兮,其可左右也。成功事遂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楚简本)

道就如流水,可左可右。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争,事情成功而不自命拥有。养育万物而不充当主宰,没有贪欲,可自命为小。万物归宗于它而不充当主宰,可自命为大。道就是这样,可左可右,可大可小。因此,圣人也是如此,他之所以能成其大者,就因为他不自大,故而能成就大道。

汜和泛,通假。像水漫流,覆泽广泛。衣:《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说文》:“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这里用为遮盖、包扎、覆盖之意。楚简本和帛书本都有重复“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前人疑为有注解掺入。有意思的是,简本和帛书本都没有“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这和第二章的情况类似,进一步表明今本中的“生而不辞”是后人加的。

大道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它是起支配、影响作用的。万物依赖、依靠它生长而不言说什么,大功告成而不夸耀自己有功,它覆盖养育万物而不作主宰。可以说它小,万物归服于它,而它也不作主宰。可以说它大,因为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为最大。这就是“不大而大”。

“不大而大”说的就是一种心态,人们每每渴望大,小孩十岁前后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然而,一旦长大后就知道“不大”的好处;人们每每希望自己比别人“大”(高大、伟大、强大),可真正成为“大人”,才发现原来高处不胜寒,“大人”有“大人”的苦恼。还有一种就自以为大,装大。装出来的大其实很痛苦,因为本身小,却要极力把自己拔高;本身弱,却要极力打扮得强大,这就违背了本性。

老子讲“不大”,却并不反对“大”,甚至十分推崇“大”。老子心目中只有“四大”。今本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种“混成”的、“先天地生”的、“寂兮寥兮”的、“独立不改”的东西,就是道。道也是老子给它取的字,同时又勉强为字命名为“大”。这又吻合“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今本第六十七章,还有: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楚简本作“大而不肖”。不肖则大。“肖”也就是“小”“衰微”。前面老子讲“不大而大”,此处又讲“不肖则大”,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老子从没讲“小则大”,否则就会“久矣其细”,而是讲“不大而大”,不大就是不自大;不肖,就是不小。二者相结合,正合乎“守中”。该大的就该大,该小的就该小,顺乎事物的本性。蝴蝶再美终也飞不过海,因为它小。然而,蝴蝶在热带的亚马逊河流域某个地方轻轻掀动一下翅膀,却能引发千里之外的一次飓风。正如蝼蚁很小,却能溃千里长堤一样。所以,不能看不起小。工作不要挑肥拣瘦,不要小瞧了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任何工作都是从基础做起,那些成就大事的人,都是能把最不起眼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之人。

老子并不排斥“大”,相反他也主张一种“大”,即境界之大,自然之大,即“不大而大”。

后来,庄子发挥老子“大”的思想,推崇大鹏神游的逍遥自在,亦是顺乎本性。

那么,要怎么才能做到“不大而大”呢?联系第四十一章和第四十五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

不难发现,老子讲求的“大”,正是形小而神大、形虚而内实。一个精神大气、内心充盈的人,至少能不自生闲气,能受得住外来之闲气,能化解得来无妄之气。

【核心提示】

不争是人的德性,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争来也不会是你的。竞争的关键往往正在不争。跑得快的,并不一定跑得远;跑得早的,并不一定跑得久,千里之行,总有止步的时候。

无就是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今本第八章)

上善治(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渊),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争),故无尤。(帛书本)

老子说,最好的德性就像水一样。水的自然本性接近于道的自然本性。因为水总是给予万物以生养的好处,从不与万物争夺什么资源。水还总是处于大家都厌恶的低洼处,承受污垢,却又能洗净污垢,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差不多就接近于宇宙大道了。

所以,人应当效法水的德性:甘居社会的底层,乐意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担当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差;像水一样心胸阔大平静,包容一切,承受一切;与人相处,能像水一样利人爱人;说话要像水一样言出必信,言行一致;为政要像水一样,行乎正道;为官要像水一样,清正无私无欲,管理事务不要妄为;做事要像水一样能有滴水穿石、水到渠成的韧性、润物载舟的能力;行动要像水一样把握最佳时机,当动则动,当静则静。

老子一口气写出了七条水德水性。对水德的写状生动亲切,通俗易懂,跟其他思想家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近于水,几乎是所有思想家的共性。史载孔子观水,发出了深深的感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声叹息,道出了水奔流不息的精神,也抒发了孔子自强不息的情志,一句话也激发起古今知识分子进学不已的心志。

老子和孔子都将水赋予了一种人格,都认为人的行为要效法水性,实践上善人格。老子认为最佳状态是水的状态,最好的品行是水的品行;水给万物以好处,却不争取自身的好处;水处的地方是人们不愿意处的地方,那里恰好接近于道。孔子也有同样的见解,《荀子·宥坐》也记载了孔子观水之后的长篇论述: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

孔子总结水的德性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化、志等九条。遍与诸生而无为,是说水对众生遍施生机自己却无为,这合乎“德”,德的本义就是恩惠,施与人而不索取于人,这就是一种品性。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是说水流而下,或直或曲都循着处卑处下之理,这合乎“义”,义的本义是正义,体现着合宜的行为与范仪。“洸洸乎不淈尽”,是说水流波光闪闪威武有力似乎永远都不枯竭,这合乎“道”。“赴百仞之谷不惧”,是说若把水行之阻塞决开,它会像应声一样迅速奔向远方,即使碰到万丈深渊也毫不怯弱,表现出巨大的勇气,这合乎“勇”。水流到沟坑必定注满它,似法的公平,法字本义就是取像于水,《说文》云;“法,刑也,平之如水。”注满后水流必定是平的,合乎公正。水的本性柔弱,却能渗入到任何细微的地方,合乎“察”,好像能够明察秋毫。万物出入于水中,都新鲜清洁,好像善于教化(合乎“教化”);水流曲千百折,却总是朝向东方,这多么像一个人的志向啊。

这一段对于水性的概括简直就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文字,差不多也浓缩了中国的水文化的精华,和老子所言有着异曲同工之趣。

可见,不争是水的德性,也是人的德性。很多人都以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国与国之间国力的竞争;商与商之间市场的竞争;人与人之间财富的竞争;官与官之间权力的竞争,甚至从小我们就被告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我们从小就开始跑,还没学会走路,甚至从在娘胎里就开始要打有准备之仗——从胎教、幼教、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再到高等教育,中间还有好多兴趣教育(课外教育),都是为了怕输在起跑线上,怕将来缺乏竞争力。“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大家都你争我跑,越跑越快,越跑越早,结果呢,都忘了为什么出发?为什么起跑?可怜那些“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无原则地提倡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然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的惯性作用。老子看到了人类刚从“丛林社会”中走出来,不想又走进了春秋战国那样一种新的丛林世界,提出了不争的理念。事实上,竞争的关键往往正在不争。跑得快的,并不一定跑得远;跑得早的,并不一定跑得久,千里之行,总有止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