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可见,高贵是建立在卑贱的基础上的;崇高是以卑下为基石的。正是通过正反两种的对比,才顺理成章得出这个结论。一种观念是,握少而知多;一种观念则是惟恐少了,天不得清会裂,地会崩,神会散,谷会竭,万物会灭,侯王惟恐不高贵而失败。其实天道是崇尚知足的,卑下的,知足而足,处卑而高。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孤,是幼年丧父(母);寡,是丧夫或丧妻;不穀,是不善,没人养。这些都是一般人很厌恶的情形,但侯王却常常以此自称,难道这不是以贱为本吗?
故致誉无誉。是故,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无誉之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琭,是有光泽的样子,珞,则是没有光泽。玉形琭琭,非常珍贵,石形珞珞,为人所贱。但修德之人,不愿意琭琭如玉,而宁可做为人所贱的珞珞之石!
老子告诉人们一条修德的原则,握少而知多,这是合乎天道的。“一”虽然少,但“一”是一切的本源,也是当下的起点,把握着“一”,一件一件地去做完它,不必贪多,不必求全,不必一步登天!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工夫到了,滴水可以穿石;只要顺乎自然,滴水可以成海。不要做表面文章,与其像美玉一样外形光彩亮丽,不如本质上如柱石一样,有着充裕的内心。你高贵吗?是因为有所谓的“低贱”衬托出来的,要知道,“孤家寡人”是一个群体衬托出来的,并非显得你高人一等,鹤立鸡群,而是你自己把自己置身于卑贱的对立面。想到这里,你怎能不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你怎能不有势单力薄的危机感?你怎能不对所谓的“低贱”俯首道谢呢?最高的荣誉不必贪求,宁可没有荣誉,因为自然大道本来平平常常,哪有什么荣誉!真正的德性是不需要别人羡慕、获得称赞的,你要不够德高望重,别人称誉你德高望重,你不惭愧赧颜吗?坦然一些吧,姿态低一点,欲求少一点,你做得怎么样,天知道,地知道,别人也知道。一枝花里可以看到春天,一滴水里可以看到大海,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
【核心提示】
境界要高,为人要平,路子要宽。长久的要妙就在这里,高了、平了、宽了,何必要那么多名与货,何必在乎得与爱?
多藏必亡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今本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帛书本)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楚简本)
老子反复申说无欲的益处,坚持他的“四不一没有”基本原则。本章的意旨其实在其他一些篇章都阐述过,这里只不过是集中地阐述其中的辩证关系。
老子的教导,真的像水一样,自然,清澈,贯穿到底。然而,这些像水一样的不言的教导,天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人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人们把名声看得过于重了,把财物看得过于重了,把得看得过于重了,把爱看得过于重了。名誉与身体哪一样亲近呢?当然自己的身体与自己最亲近,若是没有了身体,要名誉名声有什么用呢?
身体与财物哪一样最贵?当然身体宝贵,生命只有一次,而财物繁多,数不胜数,也不可能全数得到,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孰重孰轻,自不待言。更何况区区一个身体、一次生命怎么可能拥有天下的财物呢?
得与失哪一样更有害?有得必有失,无得则无失,欲得和得都是有害的,失去了也许可惜,但或许还是摆脱了一种烦恼。要想得到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付出就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而要想没有就简单得多了,我不要,我就没有,我没有任何东西,我就不必付出任何代价,不付出代价也就没有困难了。
过分的贪爱必定导致更大的耗费,不仅耗时、而且耗神。人类自从有了理性和意志以来,就产生了情感,因为理性使人类自身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类,是一个需要普遍联系的整体,而“爱”的情感就是把个人与个人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个对等原则,只有彼此相互的爱,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光是你爱我,而我不爱你,是建立不起相互亲爱的关系的。而爱,则必须要有一定的付出,即我付出我的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如果光想要别人来爱我,而我任何东西都不付出,那是任何爱的回报都得不到的。所以要想去爱一个人,或者是爱很多人,就要付出代价;而过分的爱,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因此要懂得,保持住一定的爱就行了,如果需要更多的爱,就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更多地收藏必然要导致更重的损失,在第三章里老子就说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正因为你珍视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才有人想来偷盗,因为他没有而又想拥有。如果你不珍视它们,视它们为平常、平凡之物,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去珍视它并且去偷盗它了。所以多多地收藏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就会有人来偷盗,就会有人来抢劫,就会有人甚至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你消灭,从而使那些难得的宝贵的财物属于他自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就可以保持长久了。因为大道无私无欲,所以天和地并不收藏什么,并不去偏爱什么,并无意得到什么,更不会去考虑什么名誉,所以天长地久。天和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就是因为它们创造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故而能够长时间生存。
所以圣人效法天和地的这种精神,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而能首先感受到天和地的原理和法则;把自己置之度外而能够生存,不正是他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吗?故而他们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获得利益了。
荣毅仁曾经说过一句箴言: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走,就是境界要高,为人要平,路子要宽。
这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立场都是相关连的。有人就认为这个世界上“钱”是最美好的,它可以买到一切的一切,而许多人又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并不能买到一切,尤其是人的感情。所以,一旦你占据了钱财,你最终会失去它;而没有占据钱财,也就无所谓失去了。占有他人感情也是同理,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产生感情,是双方心灵的感应,若是将自己的感情强加给对方,或是强迫对方对自己产生感情,或者占有对方的感情,都是办不到的。
长久的要妙就在这里,高了、平了、宽了,何必要那么多名与货,何必在乎得与爱?
【核心提示】
回心向内,体会原本富足,这才是永远的富足。
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今本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效(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帛书本)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翻开典籍,只见天下“有道”“无道”,几乎成为古人议论批评时政得失的一条核心标准。
天下之道是什么道?世道,世道清明则有道,反之则无道。国家统一,权力集中,社会稳定,人际和谐。这四条标准一般被认为是天下有道。老百姓一言蔽之,即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几乎又成为“天下有道”的代名词。
天下有道一词源于老子。意即治理天下顺乎天道,自然无为。
走马以粪,走是使马奔跑,一说“走马”是战马。粪,多有争议,一说让马去耕田;一说让马去肥田;一说让马去播种。粪的本义是粪除,《说苑》转引孟子的话说:“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此外,也作“粪肥”讲,《韩非子》云:“积力于田畴,必且粪溉”。有人说,原始的施肥方式就是将动物停留在田中,让它直接给大田施肥。这种方式在大田收获之后当然可以,那么在大田有庄稼的时候怎么办?可见,肥田说亦不贴切。话说回来,不管是耕种还是肥田,都表示马已经不用在战场上了。所以,“走马以粪”,就是马放南山,让马去种地。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戎马就是战马。天下纷乱,马都被征召上前线,怀胎的母马,也只得在郊外生产。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三句的意思都差不多。罪、祸、咎都是指不幸,凶事;欲、足、得,都是指贪欲、不知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之足,是以知足为满足。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到满足。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时常是快乐的,乐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这才是永恒的足。这也是“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天下有道,国泰民安,战马退回田野,耕种农作。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祥和之图。天下无道,战乱不息,怀胎牝马,只得生于郊野。这是战争给人带来的莫大的不幸。为什么会有频繁的战争?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统治者永远也满足不了的贪欲,欲壑难填。当然光有贪欲还不能肆意掠夺,手中还要有强大的权力,而权力来自于哪里?权力是天赋的,但是天赋的权力并不能让你为所欲为,必须合乎天道,否则就是逆天而行。是故,恩格斯说,贪欲和权力是历史发展的两大杠杆。最大罪过莫过于有贪欲,最大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罪咎莫过于掠夺占有;由此看来,能回心向内,体会原本富足,这才是永远的富足!老子正是想在贪欲和权力这两大杠杆中求得一个平衡,以什么来维持平衡?以天道!天道的本源是富足的,知道天道,就是要知道天道的富足,不能强求为个人所有,要顺乎自然,顺势而为,顺势而得,知足常乐,乐在知足。当然这种知足,不是要你假装富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图发展,而是要知道体会这种满盈的感觉,极为自在而可贵!
老子讲话,往往是“三段论”,第一段提出天道的原理,第二段,或列举有违天道的事实或现象,第三段,以天道作结,以证人道。这构成了老子道论、治国、修身三位一体的思想格局。
【核心提示】
在老子看来,万物生长靠大道。道大概就是起着这么一种“光合作用”。
知止无穷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今本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唯(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谷(合),以俞甘洛(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谷)之与江海也。(帛书本)
道恒无名,朴虽细,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楚简本)
万物生长靠太阳。可老子不这么认为,在老子看来,万物生长靠大道。道大概就是起着这么一种“光合作用”。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对这句话的理解颇有分歧。关键在断句,今本这种断句,是说道是无名的,“常”字无意义。其实不当。正确的断句,我认为应为:“道,常,无名,朴,虽小”。这里涵盖了道的三种质的规定。第一是常,就是恒久长在;第二是虛空无名;第三是朴,就是原始自然。这是为下文铺垫。它虽然小,天下却没有东西可以役使它。因为,仅仅讲道无名,是不足以使天下无法支配它的,必定要有“常”“朴”这两种更本质的属性。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当今的侯王如果能遵循大道,万物都将自己归附。“宾”,宾附、归附。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就如同天地乾坤、阴阳之气,和合相感,云行雨施,自降甘露,而人民不必去想方设法使它自然均谐。“民莫之令而自均”,有的人理解为,不必去命令人民,而人民自然调和。这显然有误,这里“民”是主语,而不是侯王。令而自均,令天地所降甘露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前面几句话都没有新意,都是老子在前面的章节里曾经反复强调申述过的,道是永恒的、自然的、客观的存在,天地万物任何人包括统治者都应当遵循天道。从这句开始,老子提出“知止不殆”的新命题。
始制有名,就是开始制定了一些人为的规定,“有名”,就是人为的规定。那么,人为的规定既然有了,也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
知止,可以不殆。殆,在这里只能理解为危险,而不能再理解为疲惫。第四十四章也重复过这一命题,“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能够知其所止,这样才能免除危险,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