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素材:创新素材搜集与应用(心灵鸡汤读写应用版)
19812100000009

第9章 哲理禅思(一)

黑木耳的理想

●陶唯倩

在食用菌的庞大世界里,黑木耳曾经是郁闷一族。它的外表没有蘑菇优美,身材没有竹荪窈窕,它不仅缺乏根、茎、叶,连植物最重要的叶绿素都没有,因而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在大兴安岭腐烂的木头上缓缓生长,茕茕孑立,形单影只。黑木耳多么羡慕那些招人喜爱的同类啊!牛肝菌在浓汤里轻快地漂浮,松口蘑在西餐厅长盛不衰,口蘑、香菇声名显赫;而黑木耳,因为背负着“生于腐木、长于腐木”的名声,备受冷落。

出身虽然卑微,但理想在黑木耳心底扎根:走出大山,走上餐桌。

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是努力长得平滑一些,玲珑一些,即使颜色暗淡,但争取有起码的看相;黑木耳竭力营造出光滑的口感,肉质细腻,脆滑爽口,同时还具备丰富的营养: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粗纤维,一样都不缺。

当黑木耳的优点被逐一昭示,它被请出大山,进行人工栽培。黑木耳对生长环境一点都不挑剔,既可盘踞在树干之上,也可在锯末、棉籽壳里安家。它在人工环境里兴致高昂,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凡有朋友邀请黑木耳加入,黑木耳概不拒绝统统接纳:素炒与小白菜混搭——最时尚的环保菜;在瓦罐里和鱼丸子同熬——最黑白分明的鲜浓靓汤;携手海米、豆芽一起凉拌——最刺激味蕾的凉菜;与青、红辣椒炒肉片,色彩绚丽仿如《三枪拍案传奇黑木耳版》,与小沈阳的“怪异装”有得一拼!

当理想一个接一个实现,黑木耳志向更加远大。很多食物都缺乏勇气涉足的“美容”领域,黑木耳勇敢地闯了进去!它与蛋清、酸奶组成“黑木耳面膜”,将面膜在皮肤上贴二十分钟,肌肤润泽度迅速增强,保湿美白的功效令人惊叹,被誉为“黑木耳2009年度天下无敌美容奇迹”!

黑木耳的下一个理想,是改变西方人对“朽木菌类”的偏见,它准备坐在精美的罐头盒里漂洋过海,占据主流超市,向世界昭示黑木耳的神奇。得知这一消息,曾经被黑木耳羡慕的食用菌们,纷纷向它投去钦佩的目光,并以四十五度仰角膜拜。

读写应用 尽管出身卑微,黑木耳也有自己的理想:走出大山,走上餐桌。为此他不再自卑,积极适应各种环境,努力地为理想奋斗着。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读写应用 理想在我们的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实现人生的价值,体味出生活的甜美。

话题拓展 追求理想、坚守自己的理想、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先改变自己

●木子

一位客人在机场坐上一辆出租车,这辆车车内铺了羊毛地毯,地毯边上缀着鲜艳的花边,玻璃隔板上镶着名画的复制品,车窗一尘不染。客人惊讶的对司机说:“从没搭过这样漂亮的出租车。”

“谢谢你的夸奖。”司机笑着回答。

“你是怎么想到装饰你的出租车的?”客人问道。

“车不是我的,”他说,“是公司的。多年前我本来在公司作清洁工人,那时候每辆出租车晚上回来都像是垃圾堆,车上净是烟蒂和垃圾,座位上或车门把手上甚至有花生酱、口香糖之类的东西。我当时想,如果有一辆保持清洁的车给乘客坐,乘客可能也会多为别人着想。

“领到出租车牌照后,我就按自己的想法把车收拾成了这样。每位乘客下车后,我都要查看一下,一定替下一位乘客把车收拾得十分整洁。这样,我的出租车回到公司时依然一尘不染。”

“从开车到现在,客人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没有一根烟蒂让我捡拾,也没有花生酱或冰淇淋蛋筒,更没有一点垃圾。先生,我觉得,人人都欣赏美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城市里多种些花草树木,把建筑物弄得漂亮点,我敢打赌,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把垃圾送进垃圾筒。”

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要求他人倒不如更多的反躬自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尊重自己必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用心珍惜,他人自然会有所回应。当我们不再将眼睛盯着别人,而是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将尘埃打扫干净,你会发现自己愉快了,别人也会跟着愉快。

读写应用 本文主旨鲜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味地要求他人倒不如更多的反躬自问。仔细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做了许多无用功。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应认识到:对别人不能苛求过多,不要高估改变他人的力量,不要低估改变自己的力量。要先改变自己,再影响、感染别人。

话题拓展 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改人先改己、率先垂范、榜样的作用

天才与蠢材

●游乾桂

有一回,酷爱登山的一群老朋友在山中迷路,心生恐慌。所幸同行的一位原住民朋友发挥本能,仿佛心理医师,安慰我们不会有事。

他具备一级棒的野外求生技巧,可以自行在丛林里活上一个星期。他教我们简易辨识唾手可得的天然饮料,用刀轻轻划下,汁液流淌出来,可以生津止渴;天然野菜也在身旁,不难止饥。那一天有了他,我们全都镇定下来,最后化险为夷。

看来天才蠢材真在一线之间。在山中他是天才,我们是蠢材;他什么都会,我们多半不懂。然而一下山,可就颠倒易位了。我们生龙活虎,充满活力;而他在电脑桌前,犹如蠢材。

原来天才与蠢材之间,只有微小的距离。它可能存在于同一人身上的两面,既是天才,也是蠢材。放在对的地方,做对的事,就很天才;放在错的地方,人人都是蠢材。

读写应用 每个人都同时具备天才与蠢材的两面,何时是天才、何时是蠢材,关键看把人放在了什么地方,即所处的位置。但愿人人找对适合自己的位置,使个人“英雄有用武之地”。

话题拓展 天才、蠢材、人的多面性、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快乐总是多数

●佚名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老画家。在画室里,有一幅题为“快乐”的画,上面只点缀着几朵大小不一的黑色花儿。年轻人凝望着那些刺眼的花朵,不明所以。

几天后,这个年轻人再次拜访了老画家,忍不住说出了内心的困惑。老画家呵呵笑道:“整个画面是我们的人生,空白处代表快乐,那几朵黑色的花,就是所有的悲伤啊!”

多有创意!不是吗?在我们的生命里,悲伤的花儿其实就那么几朵,但就是那几朵花,却总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以至于让人感觉生活一片阴暗,走在阳光下,也感觉不到温暖、光明和希望——而快乐的日子却在不经意间滑过、流失……

人生不是单色调的,那浓墨色的花朵其实也是另一种装饰。当梦想折断了翅膀,命运遭遇了风霜,谁也免不了悲伤、彷徨,但我们也应该想到,人生因此而丰富和真实,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也因此变得更深刻。

当你生命的画板上出现黑色的花朵时,你的眼睛应该放在广而深的空白处,因为,大多数的日子完全可以是快乐的。

读写应用 人生不是单色调的,但生活遭遇风雨、人生出现痛苦时,我们需要乐观和坚强。“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雨过天晴后的天空会更美。快乐与悲伤相比,快乐总是多数,这是上苍对我们的恩泽。快乐,并不全由绚丽的花朵构成,而用苦痛衬托出来的快乐,有更深厚的力量。

话题拓展 快乐、痛苦、调好心态

给自己清零

●潘石屹

有一位北大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哈佛大学的校长来北京大学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他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然后这位校长就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去农场干活,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地说几句话,都感到很高兴。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了一个涮盘子的工作,只工作了四小时,老板与他结了账,对他讲: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这位校长回到哈佛后,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但感到换了另外一个天地:原来在这个位置上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荣誉。这三个月的生活,重新改变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让自己复了一次位,清了一次零。

一个人真实、自然地活在这个世上并不容易。不要怕失去自己身边的东西,更不能为了得到这些东西千方百计地去媚世、媚俗,也媚雅。有位歌星叫王菲,总是给观众翻白眼,自己唱自己的歌,不与观众交流,我行我素,大家还很喜欢她,都认为她“酷”。为什么?我们需要自我的、有个性的东西,需要真实的东西。

现在有些人下岗了,被裁员了,有人似乎感到天倒塌下来了。其实,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几十年的计划体制,把人们惯懒了、惯坏了、惯出了许多的惰性,当我们回到原始状态时,大不了一切重来,我们仍会感到生活是很美好的。

两年前,我们写了一本《茶满了》的小册子,有好几位朋友问我们,为什么茶满了不好?为什么人的大脑沉淀的东西越多越不好?我说,我们只有让自己处在一种空灵的状态,处在一种没有负担的状态,处在一种没有污染的状态,才能像一个空杯子一样,给杯子里装进智慧,装进创造力。如果一个杯子满了,没有空间了,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用的杯子。

读写应用 这是一篇很有哲理的短文,阅读后给了我们很大启示:人的确该给自己复位、清零。人的心里积攒东西过多就会活得很累,人的生命里填塞的东西过多就会影响到自身潜力的发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随时清扫自己,及时淘汰不必要的东西,“给自己清零”有助于自己吸纳新的有用的东西,这样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不断取得新成绩。

话题拓展 清零复位、清理自我、新起点

相助无需出手

●翟杰

记得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残疾运动员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不慎从轮椅上摔下来。沸腾的观众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运动员的身上。几秒钟后,他的身边围满了服务人员,有询问伤情的,有出手相助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只见他将手一摆,示意大家不要大惊小怪,不一会儿,经过他自己的努力,那残缺的身躯终于又回到了轮椅上。此刻,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他用胳膊肘一拭,幸福地笑了。

我不禁为这位运动员的韧劲儿所感动。

邻居周大爷两年前得了脑溢血,因为抢救及时,老人幸运地保住了一条命,但从那之后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走路颤颤巍巍,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刮倒似的。

那天,我出门遇见他,老人正哆哆嗦嗦地往前挪移,我便紧走几步,上前搀住了他的胳膊。没想到,老人把我的手轻轻拿开,说:“小伙子,如果不是你的帮助,我都忘了自己还患有后遗症。”

我顿时为自己的冒失而感到自责,正当我要开口道歉时,我忽然发现,老人的儿女们正在不远处偷偷地看着他。

从那以后,多次和周大爷相遇,但我们只是互相点头一笑,然后擦肩而过。我知道,此时周大爷不需要别人额外的帮助。我也深深地明白,对于在困难中艰难跋涉的人来说,有时候,一个真诚的眼神就是一次肯定的鼓励,一个善意的微笑就是一种有力的支持。心灵的交融,精神上的抚慰,是帮助的更高境界。

读写应用 有颗仁爱的助人之心当然是好的,但应注意具体场景和从实际出发,更要从被帮助者的心灵上多多考虑,因为心灵的交融,精神上的抚慰,是帮助的更高境界。现实生活中,有时真的是“相助无需出手”。

话题拓展 帮助的更高境界、多从他人的心灵精神上考虑问题、换位思考

活得有尊严

●郑学友

“尊严”这个词分量很重,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可是,要活得有尊严,倒是可以商量,因为那是个人的感受,不需要别人来指手画脚。

一朋友对我说,他现在是没有尊严地活着,活得很痛苦。细问,才知,整天看领导的颜色,不敢言,不敢怒,每天神经紧绷,稍一疏忽就被领导批评,能不痛苦吗?

可是,在别人(也包括我)眼中,他可是个人物——单位里一人之下,百十人之上。同时给领导当秘书,每天不知多少人,在他面前点头哈腰儿,好烟好茶儿……

我给他讲了富翁和乞丐的故事,一富一贫,同一片天空下,躺在同一个沙滩上,晒着太阳,享受海风的吹拂。在大众眼中,富翁活得有尊严,羡慕并向往之。其实,乞丐活得也不赖,至少在他自己看来,现在的生活很惬意。

朋友若有所悟,离开了。

其实,活得有尊严,也许不需要金钱的堆积如山,也不需要位居万人之上的地位,只要内心的满足即可。

可是,当你失去自我,忘记自己的内心感受,当你不得不用别人的标准(眼光)来丈量生活时,你还能满足吗,更遑论活得有尊严。

读写应用 人,要活得有尊严,也许不需要金钱的堆积如山,也不需要位居万人之上的地位,只要内心的满足即可。尊严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只要有尊严,便会有希望和信心。不管客观条件怎么样,我们都应活得有尊严。

话题拓展 尊严、有尊严地活着

让自己的心先过去

●吴小毛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次创造撑杆跳的世界纪录,并且他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打破。

记者们曾向他提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布勃卡微笑着回答:“很简单,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会先将自己的心‘摔’过横杆。”

原来,作为一名撑杆跳选手,他也有过一段痛苦日子,尽管自己不断地尝试冲击新的高度,但每一次都是失败而返。那些日子里,他苦恼过、沮丧过,甚至怀疑自己的潜力。

有一天,来到训练场。他禁不住摇头叹息,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平静地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布勃卡如实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跳线,看清那根高悬的标杆时心里就害怕。”

突然,教练一声断喝:“布勃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先把你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

教练的厉声训斥,让布勃卡如梦方醒,顿时恍然大悟。

遵从教练的吩咐,他重新撑杆又试跳了一次。这一次,他顺利地过去了。

于是,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又刷新了,他再一次超越了自我。

教练欣慰地笑了,语重心长地对布勃卡说:“记住吧,先将你的心从杆上‘摔’过去,你的身体就一定会跟着一跃而过。”

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卡耐基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箴言就是:“我想赢,我一定能赢,结果我又赢了。”

读写应用 布勃卡成功的秘诀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会先将自己的心‘摔’过横杆。”这是树立信心的做法,正是靠这种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作用,布勃卡才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新成绩。

话题拓展 自信、自信的力量、心理暗示作用、超越自我。

两只小青蛙

●佚名

从前有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儿,它们站到一个坛子的沿儿上跳舞时,不小心掉到了里面。里面装的是黏糊糊的油。他们想跳出来,油太黏,想爬出来,几经尝试没有结果。

青蛙A边游边想,看来今天没有希望了,怎么游也出不去了,既然没有希望了,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了。

青蛙B呢?它想,今天真糟糕,怎么都出不去。可是,还是继续游游看吧,也许会找到解决办法。四肢虽然很累了,可它还有力气。不管怎样,我都要游下去,就在它几乎划不动的时候,后腿碰到坚实的固体。原来,黄油在它不断搅动下凝固了。后来,青蛙B踩在黄油上跳出坛子,独自回家了。

无论什么事什么样的活动,肯定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各种危机、陷阱都会使自己一筹莫展。在这个时候,惟有自信才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俗话说,只要精神不垮,办法总比困难多。

话题拓展 自信,通往成功的桥梁,成功的第一秘诀。从某种意义上说,惟有自信才是战胜困难的不二法宝。

话题拓展 自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自信与成功

哪一个棋子最好

●谢军

经常有人问我:“国际象棋所有的棋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花费一点工夫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假如根据棋子的静态威力大小来评价,国际象棋中所有棋子无疑应该是这样排序:后、车、象、马、兵。王是一个特例,虽然很多时候王需要其他棋子保护,但因为一局棋以捉住对方的王为胜利的象征,所以王却是全局价值最高、不可替代的那个棋子。

不过,多年的棋手生涯告诉我,棋子的价值不是依靠表面现象来决定的。这其中的道理就好比是一场战役下来,谁也无法判定功劳最大的是冲在炮火最前沿的先锋,还是最终把胜利的红旗插到敌人阵地上的勇士。因此,评价国际象棋的棋子好坏,还要依靠棋手个人的喜好和对棋的理解感悟来定,并不存在惟一的、正确的答案之说。

老实讲,国际象棋所有的棋子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棋子不是威力最大的后,而是数量最多、看似最不起眼的兵。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偶然,而是因为我把弈棋的道理与人生的感悟联系在一起,有感而发。

喜欢兵的淡定。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不管棋局变化如何,只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既不贪心也不胆怯。棋盘上每方有八个兵,一个兵被对手捕获了,又一个兵在冲锋陷阵的过程中牺牲了,这些都不会阻碍棋盘上其他兵前进的勇气。即便到最后满盘棋子所剩无几,但大多数的时候,你总能看到兵的身影依旧活跃在战场上,像棋局刚开始那般从容不迫。

被兵的执著所感动。在国际象棋规则中,兵冲到对方的棋盘底线是可以升变为其他棋子的。有多少棋局在经过了令人心惊肉跳的搏杀进入到风平浪静的残局收尾阶段时,正是依靠兵那种不可阻挡的坚韧抵达对手的底线,从而取得棋局的胜利。这时,谁还敢小瞧兵?谁还不为兵执著不懈前进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所感动呢?

久经沙场的棋手都明白这样的道理,棋子之间最重要的是默契配合,只有把全局所有棋子的能量都调动起来,才能组织出令对手心惊胆战的进攻。如果只强调某个棋子的作用,孤军深入、单兵作战不会有什么实质效果。对局过程中,兵的坚韧、兵的协作、兵的奉献把全局作战的理念诠释到了极限。

没错,兵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棋子。尽管这个棋子看似很平凡渺小,但并不妨碍兵在其他棋子的配合下,默默地、执著地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兵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更有从平凡迈向不平凡的伟大目标。

不少人喜欢用人生如棋来道出世间的变化莫测,联想起真实的棋局拼杀博弈,这样的说法不免令人对生活多了几分莫名的敬畏。我更想说棋如人生,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付出,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不管棋局最终的结果如何,对棋手而言都是享受,奉献给世人的更是一局佳作。

读写应用 棋如人生,在众多棋子中,兵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棋子。兵的坚韧、兵的协作、兵的奉献精神无不证明着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而这些也正是人生所需要的。

话题拓展 人生如棋、执著进取精神、大局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