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19807300000045

第45章 附录(二)(2)

“虽然她拥有的很少,但她馈赠的却很多。她是靠着自己已故丈夫遗留的一份财产生活的。那份财产仅供她生前享用,而不能出售。尽管如此,她对自己甚为吝啬,而常常将富余的钱财捐出行善。当她行动不便,不能自理之时,我和她及仆人一道商定,将她送入医院。”

他又说:

“她高兴地住进医院,甘心情愿地在那里等待最后岁月的来临。”

“她寿终正寝了……”

玛丽在她的医嘱中写道:

我不希望举行葬礼。请把我安静、无声地火化。将我的遗体火化,将骨灰撒掉。将我的名字加在我丈夫的名字之后,刻在墓碑上:

玛丽·伊莉莎白·哈斯凯勒

福鲁伦斯·米尼斯第二任妻子

卒于……

这样就可以了……最后刻上日期:

1964年10月9日

[1]《都城报》,埃及报纸,创办于1881年,后所有权转移到梅娅的父亲易里亚斯手中。父下世后,1929年梅娅就任该报主编。

[2]艾哈迈德·卢特菲·赛伊德(1872-1963),埃及作家、政治家,报业人士。主要著述有《独立运动的历史篇章》、《沉思集》,自传《我的一生》等。

[3]舒卜里·舒迈勒(1860-1917)黎巴嫩医生、思想家。著作有《进化哲学》、《诉说与希望》等。

[4]哈利勒·穆特朗(1872-1949),黎巴嫩诗人,生于黎巴嫩,长期定居埃及,被誉为“两国诗人”。他是阿拉伯复兴派诗歌的先驱,也是埃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凋谢的玫瑰花》、《珍珠花》、《水仙花》、《紫罗兰》、《异乡客献给异乡鸟》、《黑山姑娘》等。

[5]瓦利丁·耶昆(1872-1921),埃及作家、诗人、记者。生于图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幼年随父亲迁往埃及定居。主要作品有《瓦利丁·耶昆诗集》、《已知与未知》、《黑色面庞》、《往事历历》等。

[6]塔哈·侯赛因(1889-1973),埃及作家、评论家、教育家。六岁双目失聪,1902年就读于开罗艾资哈尔清真寺学堂。曾任开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等职。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一生出版著作五十余部,全部收入《塔哈·侯赛因全集》。

[7]穆斯塔法·萨迪克·拉菲伊(1880-1937)埃及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目击记》,散文集《悲惨的人们》、《玫瑰叶》。他的文学观偏于保守,曾与塔哈·侯赛因、阿卡德就文学观进行论战。

[8]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纪伯伦与梅娅·齐雅黛在此信前定有许多书信来往,但均轶失。——原注

[9]狄安娜,古罗马宗教所信奉的女神,本来可能是土著的丛林女神,后来与希腊女神阿尔忒弥斯混同为一。在罗马艺术作品中,狄安娜状如猎女,佩有弓和箭袋,偕猎犬或鹿。

[10]《艺术》,是诗人奈西卜·阿里达1913年在纽约创办的阿拉伯文杂志。——原注

[11]“纳哈万德”曲描述情侣分别、告别祖国之情,描写来自逝去亲人的最后一眼,描绘心中因思念而产生的剧烈痛苦情感。

[12]卡莱尔,即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英国散文家、历史家。成名后曾到各地演讲,其中一部分讲稿于1841年出版,书名为《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书中评介了作者认为的各种英雄人物,其中有关于先知穆罕默德的论述。

[13]舒迈德,即舒卜里·舒迈勒,他的《进化哲学》曾掀起轩染大波。

[14]凯尔拉·海尔拉,(1882-1930)黎巴嫩作家,侨居法国。岂著作他《叙利亚》、《叙利亚的社会、教育问题》。

[15]玛莉,梅娅·齐雅黛的别名,为区别于纪伯伦的女友玛丽·哈斯凯勒,此处译作“玛莉”。

[16]《文摘》,系法里斯·奈米尔、沙赫·米卡里尤斯和雅格布·萨鲁夫于1876年在埃及创办的一种阿拉伯文杂志。1952年停止发行。——原注

[17]亨利·柏格森(1895-1941),法国则化学家,曾获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重要著作有:《创造进化论》、《时间和自由意志》、《物质与回忆:试论身与心之关系》、《形而上学导言》、《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等。

[18]萨福,古希腊女诗人。有人把她同荷马相比,说男诗人中有荷马,女湿润呢中有萨福。

[19]伊丽莎白·布朗宁,(1806-1861),英国女诗人。其代表作《孩子们的哭声》是首社会诗;《葡萄牙十四行诗集》是赠给丈夫的真挚感人的爱情诗,诗句精练,才气横溢,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优秀诗作。

[20]艾丽丝·舍奈尔,英国女作家。

[21]此处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原注

[22]莱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大画家,《蒙娜丽莎》、《最后之晚餐》为其代表作。

[23]《焦孔多夫人》,傅雷先生称之为《瑶公特》,即《蒙娜丽莎》。

[24]《疯子》系纪伯伦1918年发表的第一部用英文写的作品。

[25]纪伯伦的两篇文章:《我的才智》和《梦游母女》。此为原注,但是,《疯子》一集中并没有《我的才智》一篇,查看手稿影印件,当为《My Friend》(《我的朋友》)。

[26]见《疯子》的第一篇《我怎样成了疯子?》。意思为“因为那些了解我们的人,总想奴役我们的某些东西。”

[27]奥尔甫斯,是阿波罗和缪斯女神卡利奥佩所生的儿子。父亲给了他一把七弦琴,并教他如何弹奏。后来他把这种乐器玩得非常神妙,以至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抗拒他的音乐美丽。不但他的尘世朋友,而且连野兽也都为他的琴声所感到,收起凶猛狰狞,甚至石头也都被他的琴声所感化。在纪伯伦故里贝什里纪伯伦纪念馆中陈列着一幅纪伯伦所绘的奥尔甫斯像。

[28]“有高柱的伊赖姆”城,《古兰经》第八十九章提到的一座世间罕见的美丽城市。纪伯伦曾写过题为《有高柱的伊赖姆人》的神秘主义剧本,收在《珍趣集》中。

[29]迦勒底,巴比伦尼亚南部(今伊拉克南部)的地区,在《旧约》中经常提到。

[30]法尔萨赫,长度单位,等于6.24公里。

[31]“九姊妹”或“九女神”,指希腊神话中司文学、艺术和科学的九位女神。——原注

[32]《哈姆雷特》第四章第五场中的台词,意为:“不必为我担心;/一个国王是有神祗护围的,/叛逆的人只能窥伺非分,/无从实行他的野心。”(梁实秋译文)“莫怕他危害我:一位君王自然有神灵护卫着,叛逆只能心怀着恶意睨视他,无法施展它的毒汁。”(孙大雨译文)“不要担心他会伤害我的身体,一个君王是有神灵呵护的,他的威严可以吓退叛逆。”(朱生豪译文)

[33]1919年6月11日,纪伯伦寄给梅娅一些美国作家评论《疯子》的剪报。在一篇评论旁边,纪伯伦写了这样几句话。

[34]1919年7月26日,梅娅收到纪伯伦的一封信,没有一份刊有纪伯伦近照的剪报。高剪报内容是美国女评论家艾丽丝·拉菲尔对纪伯伦《绘画二十幅》一书的评论文章。纪伯伦在剪报空白处写下上面这句话。

[35]高厅,通常位于二层楼上的宽大房间,乡下人用它作为接待客人的客厅和聚会的地方。——原注

[36]该书于1920年以《先行者》之名出版。——原注

[37]1919年11月15日,梅娅收到纪伯伦一封信,信中有一请柬,是在纽约举办的美国及外国艺术家的大型艺术展览辉发出的请柬。纪伯伦在请柬上用英文写下这句话。

[38]1919年11月30日,梅娅收到纪伯伦一封信,信中夹寄着一张由纽约麦克·道威尔俱乐部发出的请柬。那是一次诗歌朗诵会,与1919年12月2日举行。其间,纪伯伦朗诵由他自己创作的寓言及散文诗。纪伯伦在请柬上用英文写下这几句话。

[39]多马,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因他怀疑耶稣死后复活的预言,后来耶稣复活时,有意在面前显现,并对他说:“伸出你的指头来,摸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多马这才深信地说:“我的主,我的上帝!”以多马来比喻只能亲自经验才肯相信的人。

[40]利末,《圣经》人物,是以撒的孙子,雅格和其妻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底拿的哥哥。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利末的子孙利末人都成为世代祭司。“利末家族”在此指“祭司世家”,即“牧师世家”或“神甫世家”。

[41]纪伯伦的母亲卡米莱是艾斯图凡·拉哈麦祭司的女儿。——原注

[42]即盖尔尼马克·赛姆阿修道院,因其位于泽厄来塔省的盖尔尼·艾伊图中部而得名。黎巴嫩女圣徒茉莱卡在那里度过其生平的一个阶段。——原注

[43]《被折断的翅膀》系纪伯伦的中篇小说。

[44]即1919年在纽约出版的《绘画二十幅》。

[45]亚伯拉罕《圣经》人物,是希伯来人,挪亚长子闪的后代,他拉的儿子,哈兰的哥哥。他原名亚伯兰,九十岁时,上帝向他显现,并对他说:“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上帝命他将亚伯兰之名赅为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

[46]埃齐尔,位于黎巴嫩撒谎内凯斯来瓦尼省的城镇,距梅娅·齐雅黛的故乡舍哈图勒村很近。——原注

[47]《泪与笑》,纪伯伦的散文诗集,出版于1914年。

[48]《草原新娘》,系纪伯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收有《世代灰烬与永恒之火《玛尔塔·芭妮娅》和《痴癫约翰》等三篇短篇。出版于1906年。

[49]米哈依勒·鲁斯图姆于1895年在美国创办的阿拉伯文报纸。

[50]夏勒·介兰(1873-1907),法国诗人。

[51]卡里埃(1849-1907),法国油画家、石板画家和雕刻家,以描写天伦之情及知名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肖像著名。

[52]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受文学和美术中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影响而创造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和声与音乐结构体系。

[53]基布尔所编版本,此处为:“梅娅,我属于生活赐予其朋伴、亲近人和敬仰者的那种人。”——原注

[54]芭希萨·巴迪娅,是埃及女文学家麦里克·哈芙妮·纳绥福(1886-1918)的笔名,意为“荒漠女探险家”。1920年出版的《芭希萨·巴迪娅》是梅娅·齐雅黛为这位女文学家写的传记。

[55]《先行者》,出版于1920年。

[56]《暴风集》,出版于1920年。

[57]《圣经》“约翰福音”“在毕士大池边治病”载:“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动’,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就痊愈了”)。

[58]此信的第一、二页丢失。——原注

[59]“过度疲劳造成神经紊乱,营养缺少导致心功能失调,心动过速是其必然结果。脉搏每分钟115次,而正常脉搏则为每分钟80次。”——原注

[60]玛莉系梅娅的原名。——原注

[61]约伯,《圣经》人物,著名富豪和义士。他为人善良,忠于上帝。虽遭种种磨难,但仍然忠于上帝。他是坚强、忍耐的象征。

[62]《蓝色火焰》一书的研究者赛勒玛·埃扎维·奥尼(1916-1956),在的黎波里文学家书稿中发现的。——原注

[63]《硕果压魂》一文收入《珍趣篇》。

[64]拿萨勒,梅娅出生地。

[65]贝什里,纪伯伦的出生地。

[66]玛丽娅,梅娅的东方名字。——原注

[67]“你是伊赫顿人”,指齐雅黛家族原本归属于黎巴嫩北部的有名的望族之家伊赫顿家族。——原注

[68]“鲁尔”,是德国的一条河名,穿过煤矿和金属矿地区。该矿区以“鲁尔”而闻名。1923-1925年间,因德国未执行凡尔赛条约有关条款为由,法国占领了鲁尔矿区。

[69]《先知》,是纪伯伦用英文写的最享盛名的散文诗,发表于1923年。这封信上没有年份,但可推算写于1923年。

[70]梅娅用纪伯伦《先知》中的主人公的名字称呼纪伯伦。

[71]梅娅的故乡。

[72]纪伯伦的故乡。

[73]多马,《圣经人物》。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因他怀疑耶稣死后复活的预言,后来耶稣复活时有意在他面前显现,并对他说:“伸出你的指头来,摸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多马这才深信地说:‘我的主,我的上帝!’”

[74]德夏凡纳(1824-1898),十九世纪法国象征派画家的代表,代表作有保护巴黎的圣女热纳维埃夫系列壁画。

[75]德拉克洛瓦(1798-1863),法国著名浪漫派画家。代表作有《自由引导着人民《墓地少年》、《希阿岛的屠杀》等。

[76]卡里埃(1849-1906),法国油画家、石板画家和雕刻家,以描绘天伦之情及知名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肖像著名。

[77]晡时,指下午的三点到无点。

[78]斯宾诺莎(1632-1677),荷兰著名唯理论哲学家。塌实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宣称感情性知识不可靠,只有通过理性的直觉和推理,才能得到真正可开的知识。著作有《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