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变华
1980400000074

第74章 归来 (1)

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尘落在身上、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阎罗王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

经幢一般多为石质,铁铸较少。有二层、三层、四层、六层之分。形式有圆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菩萨像。

经幢上雕刻的经文一般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最常见,其次为《白伞盖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父母恩重经》等。像现在的这座经幢,雕刻的就是《陀罗尼经》。

而《陀罗尼经》可以使世人净化心灵,听见李广泽说抚摸这座经幢可以百邪不侵,心想事成。郭秋怡连忙虔诚的摸了一遍。正在李广泽对着郭秋怡侃侃而谈的时候,旁边却是突然出现了一个老和尚,饶有兴趣的看着李广泽,正是李广泽的侃侃而谈吸引了他。老和尚心道,心道此人年纪轻轻,却是对佛门之事很是了解,便有心和他交谈一番。

老和尚便向李广泽打了一个稽首道:“我弥陀佛,这位施主年纪轻轻,却是对我佛门之事所知甚多啊——”李广泽一回头,见是一个白眉老僧。不敢怠慢,连忙回了一礼道:“不敢不敢——”

老和尚和李广泽一照面,仔细看了看李广泽之后,却是眼中露出一道奇光。看见老和尚露出了可堪玩味的笑容,李广泽不由心中一惊,相传佛门高人都是练有什么天眼通的本领,难道我的来历被他看穿了么!

李广泽此刻惊疑不定,却不知道,他的出现,带给老和尚的震撼更大。老和尚开始只是以为李广泽是心向佛门。可是仔细一看面相之下,却是大大吃了一惊。这分明就是千年一出的圣人之相啊!

俗话说的好,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可是圣人却是千年都难得出一回的!老和尚再次仔细看了看李广泽,确定没有看错之后,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二位施主可曾听说过‘十味妙药’——”老和尚却是决定点化一下李广泽了,这样李广泽成圣就更加快了。而且他日老和尚自己荣归西方极乐,这也是一件大大的功德!

“哦——”感觉到老和尚的善意,李广泽放下心来,冲着老和尚施了一礼道:“却是不曾耳闻,还请大师赐教——”“不敢不敢——”老和尚被唬了一跳,连忙闪身避开。心道我虽然具有一身无上法力。在俗人眼里已是神仙之流!可是又怎么敢谈得上受圣人的礼呢!

我弥陀佛!我弥陀佛!罪过,罪过!这个老和尚在心里念了几遍之后,这才微微一笑道:“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成圣者!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这十味妙药是,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徒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方用宽心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切忌言清行浊,利已损人。暗中箭,肚里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志风波。以上七件事速须戒之。此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寿,成佛成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有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盲,也难疗矣。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况此方不误主顾,不费药金,不劳煎煮,何不服之?偈曰:此方绝妙合天机,不用卢师扁鹊医。普劝善男并信女,急须对治莫狐疑。”

等到老和尚说完,李广泽不禁连连点头。这个时代的说法和他那个时代略有不同,不过大致意思是相同的。现在由这么一位白眉老僧说出来,显得更有感召力。

老和尚的声音,抑扬顿挫,字字清晰。并且声音中具有一种直入人心的魔力!这一开口说话,竟是周围十丈方圆,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更令人奇怪的是,随着他的话语响起,四周竟然还响起了阵阵若有若无的禅唱之声,显得格外神秘。很多游客都是听得清清楚楚,在仔细玩味了老和尚话中的意思后,都是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李广泽心中暗道,这个老和尚绝对是有道高僧,李广泽的猜测没错,这个老和尚刚才在宣讲法门的时候,还用上了佛门的清心咒。所以这效果格外的好。

等到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再想寻找这位老和尚时,已经踪迹不见了。“真是佛门高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啊——”众人这时都感觉到了这段话的妙处,不禁连连感慨道。

忽然却是有人惊呼道:“刚才这位不就是号称活菩萨的济公和尚吗——相传他一直游历人间,惩恶扬善。没想到今天却是见到真身了!只是有些奇怪啊,这位活菩萨一向是不显露真容的,今天怎么会突然现了真身呢!”这时郭秋怡却是甜甜的看了李广泽一眼,只有她知道,是刚才李广泽的一番高谈阔论引起了老和尚的注意,老和尚这才现身指点的。

当然,郭秋怡也很知趣的没有询问李广泽,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不然的话,李广泽准是那句,我乃是铁拐李转世。你乃是何仙姑转世。这样的话又是要被他调侃了!不过郭秋怡想着刚才奇异的一幕,不由得心中暗道,我的这位谈吐不凡,字字璇玑,说不定还真是什么仙人转世呢!

想到这里,郭秋怡不知不觉,把李广泽拉的更紧了。这时却是有人大声道:“诸位,我等能听到活菩萨传道,都是有缘人啊,不如赶紧去寺里烧上一支香,大吉大利啊!”“对对对——”一听见有人这么说,众人都是连连点头,一窝蜂的往山门里去了。

“那个我们也去烧上一支香吧——”郭秋怡很是兴奋的道。“也好——”李广泽微微一笑道。二人刚想起步,不料却是又有一个穿着一身明黄袈裟的老和尚从灵隐寺里匆匆出来。

他赶到之后,四处扫视,却是不见济公的踪迹,不由得跺足长叹。不过,很快的,他却是收敛心神,径直走到李广泽面前,深深施了一礼道:“这位施主,可是要烧一只还愿香!”“咦,你怎么知道——”李广泽还未开口说话,郭秋怡已是好奇的道。

“呵呵,佛曰,不可说——”老和尚呵呵一笑,却是意味深长的朝李广泽看了一眼。心道,刚才圣僧已经给了我提示,这位施主乃是有大机缘之人,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老和尚心中了如明镜,嘴上却是不说,只是笑容可掬的道:“二位,请吧——”

李广泽微微一笑道:“也好,我们今天到了灵隐寺,是要准备烧上一支香的。既然如此,大师,请吧——”“请——”老和尚恭恭敬敬的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道。看见老和尚竟然对李广泽如此恭敬,郭秋怡感到由衷的高兴,她和李广泽手拉着手,二人在老和尚的领路下,走进了灵隐寺。果然,这专门有人领进灵隐寺的待遇确实不一样,那些游客都是挤在一间大殿里,乱哄哄的一起烧香,而李广泽,却是被老和尚带到了一处安静肃穆的大殿,比那些游客烧香的大殿还要足足大出一倍。可是烧香的人却只有李广泽和郭秋怡二个,显然与那些游客相比,条件好了数倍。在大殿里,还专门有些小沙弥伺候。“施主,这是您需要的香——”看见李广泽他们进来了,一个小沙弥赶忙迎了上来,恭恭敬敬的递上了一炷香。“谢谢——”李广泽心道。服务态度倒是不错啊,其实这些都是托济公的福,不然是享受不到这些待遇的。李广泽从小沙弥手里取过了香,走到了香炉前,开始神情肃穆的烧香。

这烧香也有讲究,譬如说,如果要忏悔的话,可以烧一支香,也可以烧三支香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李广泽就是按照烧三支香上三支香来实行的。看着李广泽中规中矩的动作,周围的小沙弥看了,都是暗暗点头。这些小沙弥虽然不出声,可都是瞪大着眼看着,心道值得主持亲自接待的人物到底是怎么个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