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变华
1980400000023

第23章 希望的开始 (2)

李广泽微微感到有些窘迫。放在他那个时代,动辄八九两,一斤出头。这样的规格确实拿不出手。似乎与仙法的名头也不相称。李广泽开始做起李守成的思想工作:“这是第一年,也只能这样了。等到明年条件好了,我还可以养的更大一点……”“没有、没有、够了、够了……”李守成已经激动地语无伦次了!敢嫌小么,再借他一个胆子也不敢啊。在他的想法中,虽然是仙家妙法,可放了这么多的数量,只要每条能长到四两,那就要念阿弥陀佛了。要是能长到五两,那晚上做梦都得笑醒了。至于再往上么,他连想都没敢想。做人要知足啊,不然被菩萨知道了,不是要怪他心太贪么。要知道另外三家,天天跟伺候亲爹似的。出塘的时候,最大的也就勉强有个三两。就这还整天挂在嘴上夸耀!可咱这是多少呢!最小都是六两以上啊。

我的亲爹哎,这就差了老鼻子了啊。还不光如此,这鱼大价钱还高。现在鉴湖里打不上鱼。桂花鱼的行情,是只涨不跌。三两大小的桂花鱼,都可以卖到三百文一斤。六两以上的桂花鱼,那要是少于五百文一斤,酒楼的老板估计都张不开口。

想着那一条条硕大的桂花鱼,“咚咚咚咚”李守成已经心跳如打鼓了。更要命的是,腿肚子这会一个劲的哆嗦,感觉天也在转,地也在转。李守成赶忙狠狠掐了一下大腿,不能再多想了,这地上湿泥一片,再想怕是要成泥猴了。可偏偏此刻,他还就管不住自己的心思。已是忍不住算起了帐。最小六两,五百文一斤,五千尾。而花费呢,挖塘用不了多少钱。而平时呢,只要喂些不值钱的小杂鱼,几乎都可以不算……这帐大致算出来了。可是,这心也快要跳出来了。这天呢,也转的更快了。李守成当机立断,连忙狠命地一咬舌头。用劲之大,仿佛咬的不是自己的舌头,而是在咬鸡大腿。直接的后果是,疼的他原地蹦起三尺高。

可是,李守成脸上,却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因为李守成知道,如果不来这么一下,接下去很有可能,他就要当场趴窝了。娃子当初趴窝,那是不留神摔得。可自己呢,要是算账都会算的趴窝。那还不丢死个人了!李守成轻轻的对自己说。莫急、莫急、这会千万莫急。还是等回到了家,安安心心地躺在床上。与娃子他娘再一起慢慢算吧!这样就算出丑,也是出在家里。可李守成这些反常的举动,还是引起了李广泽的注意。可不是么,李守成的身子,一会跟打摆子似的直抖。可这会呢,却又好端端的就蹦起三尺高。看到李广泽关切的眼神,体味着嘴里火辣辣的感觉。李守成勉强笑了笑。吸着冷气道:“没,没事。”可想到了那一条条硕大的桂花鱼。李守成却又搓开了手:“娃子,那还等什么。这就回家操家伙干吧!”

李广泽很有些无语。拜托你老爹,你心情亢奋,我可以理解。可这说话,也要靠点谱啊。这么大的塘子,就咱两个人,得干到猴年马月啊。可李守成现在的状态,是痛并快乐着,显然很是亢奋,必须先要给他降降温。李广泽先是静默了三秒钟。然后慢悠悠的吐出了五个字:“心定气自平。”李守成听了身子轻轻一震,搓手的速度放慢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见这句话了。

李广泽又静默了三秒钟。等李守成的神色渐渐缓和了。李广泽这才微微一笑。语气柔和的道:“这塘子呢,要在半个月之内完成。光咱们二个人,行吗?”李守成这会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听了老脸一红。“嘿嘿嘿”的笑了几声。然后才道:“对极对极,那得要多少人?”李广泽沉吟了一下道:“稳妥一些的话,再找十个人应该够了。”“有。”李守成一拍胸脯道:“人有,不出村就有。我这就去找。”李守成还很惋惜的道:“其实像咱家的亲戚中,你二叔家的虎子就很有一把力气,只是住在了县那头,来回一趟太远了。”

李广泽点了点头,确实没说错。这就应了那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李守成走后,李广泽又在地头走走看看,想了一些挖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李广泽回到家之后,刚与李王氏说了几句话,李守成就前后脚地回家了。一进屋见了李广泽。就乐呵呵地道:“都妥了,十个壮汉子。一天五十文,再管中午一顿饭。今天中午就开工。而且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们还说了,就是一时钱不够,也不要紧,等到啥时有钱了再给吧。”这让李广泽感受到了村民们地朴实……当然在若干年以后,这些纯朴地村民们也获得了丰厚地回报——已经名满天下地李广泽,专门为这个小渔村建了一座学堂,挑选了一名得意弟子前来授业。村里所有地孩童都可以入学。不仅所有开销李广泽一手包办——学业优异地每年还有十两银子地奖励!以至于祖祖辈辈都是湖上讨生活地打渔郎。后来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地奇迹——竟有五人做了一县地父母官。更有一人做了浙江一省地学政……以至于渔村里地家家户户,是最早供有李广泽地长生牌位……

听完了李守成的话,李广泽微微一笑。这急性子也有好处,办事利索。半个时辰都没到,就将人都找齐了。李广泽先是夸赞了李守成几句,然后要李守成去县里的时候,买些纸笔回来。

李守成赶忙答应了下来。答应的同时,还惊喜的看了李王氏一眼。李王氏呢,也高兴得连连点头。娃子以前连名字都不会写。现在呢,却突然提出要用纸笔。放在平时,那绝对是一件古怪的事情。不过现在嘛,李守成和李王氏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想当然的认为,这一定是菩萨在传授仙法的同时,顺便给娃子开了窍。而且啊,在他们的心目中,巴不得这样的事情越多越好!

这一连串的好事,把李王氏烧的脸上喜气旺旺。不过她的头脑还比较清醒。想了想道:“他爹,既然要管饭,咱不能亏待了大伙。赶明你去县里买块好肉来!咱们给大伙做油渣子炒青菜。”

李守成连忙点了点头,要得要得。中午就要开工了,爷俩早早的吃过午饭,就来到了地头。可几乎前脚刚到,后脚乡亲们也来了,不多不少,正好十个,都是和李守成差不离的汉子。只有一个蒜头鼻,绿豆眼的黑大个,长的五大三粗的。看着像一尊门神。李守成笑呵呵地道:“大伙都来的早啊!那就劳烦哥几个了。”就有人接口道:“都是一个村里的,哪能磨磨蹭蹭地——这不一放下饭碗就赶来了!”黑大个也瓮声瓮气的道:“是啊是啊,趁着现在刚吃过饭,怎么干就发句话吧。不然等会肚子空了,就干不动了。”众人听了都笑了。

李广泽也是微微一笑,这人倒有点意思。大伙笑完了,都看向了李守成,等着他分派。李守成却看向了李广泽。李广泽微微一笑,按照预定的计划,将人手一一分派完毕。又详细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李广泽已经尽量避免了诸如坡比、倾斜度之类的专业术语,其中有几个以前也替人挖过塘子,可是,李广泽的一些要求,那些人还是闻所未闻,以至于愣愣的看着李广泽——这还是他们熟悉的李二剩吗?在做了详尽的解释后,他们还是听得似懂非懂。既然沟通有些困难,怎么办呢?李广泽就做起了现场监理,时常予以指正。看着李广泽有条不紊的发号施令。那些人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一样是挖个塘子,为什么会多了许多新花样。可是,既然人家发话了,李守成也不反对,那就干吧。一时间引水的引水,抬土的抬土。一片热气腾腾地景象。

李守成呢,也没闲着,他也闲不住。抬土是最累的活,他就找了根扁担,开始抬土。李广泽呢,也没闲着。在指正的同时,也找了份引水的活。大伙都在埋头苦干,而他袖手旁观的话,这不是他的风格。他也没有这种习惯。在引水的同时,李广泽暗中观察了一下,李守成自然不用说了。那些人干活也真舍得力气,个个都抡着膀子大干。比起李守成,丝毫都不逊色。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替自家干活呢!特别是那个黑大个,一个顶俩。李守成干着干着还哼起了调子。“黑黝黝的山呦,黑、黝、黝、黝、黝!”干了一个时辰后,李守成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因为他还要去下钓子。

李广泽则继续留在了地头,钓鲤拐子离开李广泽可以,这里离开李广泽却不可以。干了一会,李广泽感到,已经是身上粘糊糊的。再看看周围,十条汉子也都赤了上身。李广泽也想把衫子脱了,可是李广泽从来没有当众光过上身,总感觉有些怪怪的。就抹了把汗,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