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变华
1980400000022

第22章 希望的开始 (1)

李守成听罢,又仔细看了半响。这才恍然道:“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不一样啊!

李广泽微微一笑。思路对了,只是没有想的这么好。李广泽微微一笑道:“互相残杀是桂花鱼的天性,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了这个法子,被吃掉的数量可以大大降低。一般来说可以控制在一成以内,而不会像他们那样高达九成以上。而且被吃掉的桂花鱼,大多是体弱多病的,对总体基本没什么影响。”

李守成听了咧开嘴直笑。那么多聪明人想破脑袋,都破不掉这个拦路虎。可现在却是轻轻松松的解决了!李守成傻笑了半响。忽然又道:“娃子,那没病也光光咱是不怕了。那有病鱼光光又怎么对付呢!”

嗬,还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了。李广泽笑了笑道:“爹,你真的要听吗——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李守成连声道:“娃子,你只管讲,就算爹听不懂,沾点仙气也是好的。”说罢李守成还屁颠屁颠地端来一碗水,放在李广泽的面前。看看李守成那副急迫样,李广泽心道,那就说吧。不然的话,以后老爹每天问上七八遍,那也是够烦的。再看看李王氏,也是支楞起了耳朵。李广泽微微一笑道:“好,那就讲一讲吧。”就当普及科普常识了。

李广泽清了清嗓子道:“那就先说像铁锚似的虫子吧,其实这应该叫锚头鳋病。锚头鳋又可分为三种……它们的生活史是这样的……造成的危害呢又是这样的……又可以有这样几种方法来防治……”李广泽越讲兴趣越浓,李守成与李王氏则越听嘴巴张得越大。

李广泽觉得还有点难以尽兴,这一无挂图,二无实物,要讲清楚还真得费点口舌。说完了锚头鳋病之后,李广泽又接着道:“至于你说的那种白云病呢,其实是叫小瓜虫病。也是由虫子造成的。这种虫很小,眼睛是看不到的。它小到什么程度呢,呃……这么说吧,将一只蚂蚁切上一百刀,也就差不多了……”

等到李广泽把小瓜虫病介绍完。接着要讲那种光滴粘液地怪病了。他正在考虑,该用什么来形容细菌呢。李守成已是连连摆手道:“娃子,娃子,你莫要再往下讲了。我听的头都大了!”“哦——”李广泽觉得颇为扫兴。可看看李守成晕晕乎乎的模样,李广泽又不禁哑然失笑。

也真是的,难道是许久不教学生,觉得空虚了么。竟然把这里当成课堂了!见李广泽总算打住了话头,李守成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可心中又很有些遗憾。这可是仙法啊,平时花多少钱也听不到的。可现在呢,有这么好的机缘,却是听不懂。李守成又看了看李王氏,发现她这个菩萨方面的专家,一样是一副茫然的样子。李守成总算找到了些安慰。想想刚才那些高深莫测的仙法。李守成心有余悸地道:“我的亲爹哎,这仙法就是仙法。不是咱们这种俗人能整明白的!”

李守成又问李王氏:“娃子他娘。你听明白了么!”李王氏却是笑嘻嘻地道:“我也没听明白,不过有一点我却是明白的。那么多怪毛病。别的养鱼户碰上了都只能等死!可对娃子来说,却是小毛病碰上大郎中——不在话下啊!”

“对极对极。”李守成连连点头道:“这话不错,咱们不明白不打紧。只要娃子明白就够了!”既然二大拦路虎都不成问题了,李守成又开始心急了。李守成看着李广泽道:“娃子,那还等什么!咱们这就去地头看看吧——”李广泽往屋外看了看,好么,雨都还没停呢。这就坐不住了!

李广泽还没说话。李王氏已是连忙摆手道:“他爹,也用不到这么急吧。现在还在下雨呢,天雨路滑的。还是等下午路上干了再去吧。”李守成往屋外看了看。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不行啊!这时间不等人。再过半个月,湖里的鱼苗就上来了。错过了就得等到来年——你说我怎么坐得住呢!”可李王氏任凭李守成怎么说,就是不松口。李守成话都说了一箩筐,还是没用。到最后李守成只得无奈地道:“娃子他娘,下午去实在等不了。要不这样,等雨停了再去总行了吧!”“这——”李王氏一阵沉吟。雨已经稀稀落落了。屋外的天空,已经放出了亮光。

看到李王氏态度有些松动,李守成连忙把胸脯拍的山响。信誓旦旦的道:“娃子他娘,你就放心吧。这条路我都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闭着眼睛都没事。”李王氏想想也是,又怕他着急上火。只好答应了。

见说通了李王氏。李守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分钟看一回天了。而这段等待的时间呢,他也不闲着。开始大吹特吹以前做过的善事。大到在湖中救过谁谁谁……小到卖鱼时人家多给了一文钱。他都坚决不昧……言下之意嘛,自然是不言自明。菩萨心如明镜嘛!到最后是讲无可讲。就连走路看到一只死蛤蟆,都不会踩上一脚,这样的小事。都抖了出来!在李守成把他的光辉事迹,翻来覆去讲了三遍后,雨终于停了。李守成见状马上打住了话题,一个大步冲出了屋外。这四月的天就像小孩地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春雨连绵,这雨刚停,马上就出了红灿灿的太阳。金色的阳光照在李守成的身上。照耀着如洗的蓝天。照耀着天边美丽地彩虹!

李守成举目四望,又深深地吸了两口空气。“噢——”忽然就仰天一声大吼。把娘俩吓了一跳!李王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李守成却是不管不顾,等到长长地一嗓子吼完后,这才舒展着腰身道:“这一嗓子吼得真是痛快啊。娃子他娘,要不你也试试——”李王氏嗔了他一眼,可看了看外面的路面,却又再次细细叮嘱。李守成强忍着听完后,已是像弹簧似的一蹦多远了!李广泽微微一笑,拔脚在后面紧追。刚下过雨的路又湿又泞,确实不好走。可李守成却行走如飞!就这样还嫌穿鞋走不快。李守成干脆把草鞋脱了,光着脚板走路。把李广泽远远地拉在了后面,可离开了李广泽不行啊。李守成只能走了一段,停下来等他。

没有多久,爷俩就到了地头。所谓的低洼地,原本就是常年积水。现在下了雨,更是变成了一片水乡泽国。以前李守成每次经过,那是看都不看的。可是现在呢,却是一处一处细细的打量。见李广泽却看得并不怎么关注。李守成问道:“娃子,怎么个章程你心里都有谱了么!”

李广泽微微一笑道:“一切尽在掌握。”那感情好,只要照着娃子说的做就可以了。李守成冲着低洼地。用手划拉一圈道:“那你塘子准备挖多大?”李广泽微微一笑道:“这块地有三十亩。但是考虑疾病防治的因素,再加上现在咱们钱也不多,今年先挖一个塘,十亩。”李守成奇道:“咦,现在还在养的三家,塘子倒是和咱们一样大。”至于那些已经歇菜的,几亩几分的都有。李广泽微微点了点头,正所谓宽水养大鱼。十亩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却是经过前世反复摸索才得出的。而那三家只是通过自己的摸索,就找到了这个最佳方案。看来也有过人之处。

李守成又道:“娃子,这十亩塘子能养多少桂花鱼呢?”“这个可多可少。”李广泽沉吟了一下道:“稳妥起见,咱们就养个五千尾吧。”他那个时代,十亩的塘可以放到一万尾,条件好的可以放到二万尾。考虑到众多条件的限制,李广泽制定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放养量。可李广泽已经认为保守了,听在李守成的耳朵里,却是如同打了一个雷。心都猛的跳了一下!

我的亲爹哎,那三家的塘子可是只能养到一千五啊!而咱家呢,一个塘子就五千尾,翻了三翻还不止。这还算是稳妥的,那要是不稳妥又该如何呢!李守成的心开始‘蓬蓬’乱跳了。李守成晃了晃脑袋,努力镇定了一下。才继续问道:“娃子,那这么多鱼苗,到时候能长到多大呢!”李广泽沉吟了一下道:“四月下旬放苗,九月中旬起捕。小半年养下来,最小也有个六两以上吧。”“什么——”李守成猛的一下蹿了起来。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娃子你说多少——”“六两以上呀,是不是小了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