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19800400000038

第38章 青鸟不到的地方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青鸟不到的地方”,这句话出自三毛的散文。那时候她旅行到洪都拉斯,爱上了那里的巴士。那些公车被漆成纯白色,又被绘上红杠,满街奔跑着。在川流不息的车海中,三毛第一眼看到这种巴士,并在第一时间爱上了,因为它们的名字叫做“青鸟”。

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失落园的大图画里,那一辆辆叫做“青鸟”的公车,慢慢的驶过,而幸福,总是在开着,在流过去,广场上的芸芸众生,包括我,是上不了这街车。

这个泡在悲观里的女人,在对幸福迸发渴望的瞬间,就给自己判了死刑。

青鸟是幸福的征兆,它的出场未必华丽,却一定欢乐。面对这么浪漫的诱惑,心生向往再正常不过。世上确有贪心的人,但多数人追求的仅是一份小小的安逸。二十余岁屏居青州时,李清照亦有过这样的憧憬。

那时候她刚刚被迫经历了莫名其妙的政治党争,和被罢了官职的丈夫一起回到青州老家。年轻人多少有些韧性,从幸福里一头栽下来倒也没觉得多痛,心平气和地和赵明诚烹茶斗诗,把玩金石。自那时起,她把自己的居所命名“归来堂”,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一句自号“易安居士”——在简陋的环境里坦然安适,这是陶渊明的豁达,也是李清照的心愿,颇有一番“甘心老是乡矣”的祈求。

这份生活看似简单,却必须由两个人完成,若只剩一人,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女人谋爱,她追求的幸福需要另一个人的参与,也需要命运的成全。只可惜命运有两张面孔,慷慨时会毫不犹豫地赏赐功名利禄、锦衣玉食、如花美眷,如若吝啬起来,易安那点微小的心愿也成奢望。

国破家亡的事实对词人造成的伤害之深难以形容,在她最需要依靠和慰藉的时候,赵明诚病故了。像被一场泼天冷雨浇了个湿透,原本绚烂的生命瞬间就显了憔悴。她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伤心完整地表达出来,就被熙攘的人群推上了逃亡之路。此后一去经年,跌跌撞撞到步履蹒跚,词人渐渐老去,再来整理旧时心情,只觉万千心事只剩一个“愁”字,但只此一字,却又不足以表达出内心巨大的悲伤。

易安所有的悲伤都在这首词里了,沉重的情绪乌压压地覆上来,让旁观的路人都忍不住地想要替她去痛。

梁启超先生曾为《声声慢》作过批注:“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后人常被上阙七组叠字倾倒,神来之笔无须赘述。比起形式技巧上的冲击,更能撩动心弦的,是词人“寻寻觅觅”却偏偏寻不到的失望,还有“咬着牙根咽下”的伤心。

乍暖还寒时候,秋意浓,冷风起。或为御寒,或为解忧,词人饮下三两杯淡酒,却觉得凉意更甚。她独自一人在庭院里,低头看到满地金菊正在怒放,自己却因忧伤而容颜憔悴,便没了赏花的心情;抬头看到云中过雁,依稀就是旧时替自己传锦书递相思的那只,只可惜,旧情难却斯人不在,纵有音书也再无人可寄。从清晨到黄昏,这一天还真是难熬。傍晚时分,她坐在窗前,隔着薄薄的窗纸听着细雨淋湿梧桐的声音,一点,一滴,就像敲打在心上。

幸福与痛苦是比较出来的,处境越是难堪,就会越怀念此前的美好。一旦回忆起丈夫在世时两人耳鬓厮磨的温馨,伤心就蔓延开来再也止不住了。这首词的悼亡意味极浓,一是出于“独自”二字的凄怆,词人似乎在无意中强调着自己的孤独,实则也是借此表达对亡夫的思念;其二便是“梧桐”这一意象的出现,在古典诗词传统中,梧桐常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传说梧桐这种树木有雌雄之分,梧是雄树,桐是雌树,两树同长同老,同生同死。对于易安来说,院里的草木尚且有伴,她的孤独就更加明显了。

同样与“青鸟”无缘的三毛有过和李清照类似的伤心,丈夫荷西去世后,三毛九十九句断肠话,说的都是一个荷西。伤心如此纯粹,倒也让人羡慕。她说:“结婚以前,在塞哥维亚的雪地里,已经换过了心,你带去的那颗是我的,我身上的,是你!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她还说,“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三毛丢掉的那把钥匙,大概也是李易安“寻寻觅觅”想要重拾的东西,但光阴不可逆转,逝去的人、丢失的快乐,都已一去不返。比起三毛的纯粹,易安的伤心更加复杂。对赵明诚的思念只是一个引子,它把更多悲观的情绪勾引出来,把所有委屈、不平、痛苦堆在一起,轻轻一碰,就是崩陷式的疼痛。

心灵的空间有限,装载不了过多的喜怒哀乐,情绪溢出来,有的化作笑声,有的成了眼泪,还有的,变成了诗词。这首词是易安内心流动着的情绪,没有喜乐,只有伤心,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哀,夫死家亡的沉痛,命运难卜的无奈。这样汹涌的伤怀,自然不是一个“愁”字就能敷衍。

李清照的“易安”梦,断送在风雨飘摇的两宋之交。我们可以同情、可以抱怨,却仍然无力回天,须知这世界本来就不是有求必应的,总有那么一些地方,就连青鸟都无法抵达。

参考:

http://tieba.baidu.com/f?kz=29160914

陌上香锦蔷薇织 165

冯蜂鸣解密李清照 269

尘烟如梦花事了 143

怡情书吧-李清照 92

宋词鉴赏辞典 914

李清照集新释辑评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