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曾经”二字也是对过去的追忆,但它不同于历史,历史追求还原,曾经不用;历史常常摆出一副刻板的面孔,曾经的存在多是为了煽情。不论什么属性的词语,但凡以“曾经”为修饰,就容易变成一出反转剧,比如,曾经年轻,曾经幸福,曾经勇敢,这些短句之后,多半会有人接上:“但是后来啊……”带着遗憾的口吻,温度多半是凉的。
曾经,李清照的忧愁无非是为了春逝花落这样的小事,但是到了晚年她才发现,那段少年伤春的时光竟然是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少年人常常这样,快乐是绵长的,一桩趣事可以让人欢喜很久;忧伤是短暂的,隔天天亮就能忘记昨夜的烦恼。此后经年,李清照的快乐越来越少,越来越浅,忧愁越来越重,越来越浓,即使再因花谢落泪,定然也掺杂了惜花之外的苦恼。
易安对着庭院中被风雨蹂躏过的海棠,发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叹息。正是伤春时节,幽幽的少女情怀一经才华雕饰,就成了悠扬婉转的诗篇。年轻时,遇到伤心的事,总以为自己遭遇了世间最大的不幸。其实这时的忧伤和快乐,纯粹得像阳光一样,热烈而温暖,可是人们常常把这种简单搞复杂,把阳光在迷蒙的水雾里折射成闹腾腾的五颜六色。
要到多年之后,有了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历练,才知道那时认为“了不起”的大事其实都是些琐碎皮毛。一旦有了这种认知,人生就驶入了波澜不惊的轨道,没有狂喜、没有愤怒,没有偏执,看似淡然,实则是哀莫大于心死的悲凉。
又是海棠花开的时节,那个“雨疏风骤”的夜晚明明历历在目,又像已经隔了千年。
风已经停了,不知又吹落了多少花瓣,想必窗外大概是落英满地、红白堆积。想起了多年以前,“试问卷帘人”,却被心不在焉的丫鬟告知“海棠依旧”的旧事,当时的伤春之情现在仍然还有,只是个中情由早已天悬地隔。
酒阑、歌罢、杯空,油灯忽明忽暗直至燃尽。景之幽暗、情之凄清、心之空冷,在灯花“哔哔啵啵”的跳跃中达到极致。人说“灯花爆,喜事到”,却不知是谁的喜事。白天为花伤神,夜晚借酒浇愁,盼着油尽灯枯好入睡。然而就连在梦里她也不快乐,被梦魇缠得眉头紧皱。哎,长夜独眠,连噩梦都不会被人打扰。
还好,远处传来的一声鴂啼,破窗而入,冲破了寂静的黎明。
从噩梦里醒转自然是好的,可是,睁眼后面对的没有你的一天,又和噩梦有什么差别呢?
屈原的《离骚》说:“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鹈鴂一叫就是春之尽头,百花的芬芳随之停止,众芳衰歇日,也是青春迟暮时。人间的悲剧情怀往往相通,自然的黯然之意也会影响人的心境。关于“鴂”到底是哪种鸟,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杜鹃,一说为伯劳。杜鹃又名“子规”,传说周末蜀国有国君名杜宇号望帝,以其丞相治水有功自以德薄,故禅位去国隐居西山,化为杜鹃鸟,啼声若“不如归去”,文人向来爱用它表故国之思、故乡之念;关于伯劳,最为人熟知的是成语劳燕分飞,《乐府诗集》有诗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伯劳东飞燕子西去,比喻夫妻、情侣离别,不再聚首,叹世间总是相遇不易,离别太疾。
无论取何解,似乎都符合整首词的意境和词人当时的处境。流离他乡,又遭丈夫去世的变故,子规不归之殇、劳燕分飞之痛,都是压在易安心头的巨石,稍稍碰触都可能会塌方。但反复揣摩,总觉得这首词悼亡意味更重,春事衰败,残景之中只有一个人的身影,青灯明灭中,她独自饮酒独自唱歌,便是梦里,也寻不到那想见的人。
海棠又落人事已非。单单只是相仿的景致,就能勾起易安的伤心,若有机会故地重游,不知又能催生多少华美而悲伤的诗词。易安不幸,至死也没机会回到故园;易安有幸,免了伤口被再次撕裂的痛苦。
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有位75岁的老者来到绍兴的一座园林,对着园中的绿瓦白墙静默良久,写下《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这首诗,比四十四年前他题在这面墙上的《钗头凤》还要美丽百倍。他说,爱情中的惊鸿一瞥,已经超越生死。这样的悼念确实深情款款,却又像浮在半空的堡垒,没有着落。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美丽但遗憾。相爱的夫妻遇到恶婆婆这打鸳鸯的大棒,这是戏文里最俗套的桥段,可叹有杀敌报国之志的陆游,竟不及戏文里的孱弱书生坚决。唐婉被休,后改嫁,又早亡。说她是因为陆游才郁郁而终,未必不是后人为圆自己的理想擅自美化了这出悲剧,但陆游对唐婉六十年不消的牵挂却不容置喙。
虽然如此,还是忍不住要怨:那一年,他爱得不够勇敢。
故地重游念及“曾经”,果真是把伤人的利剑。前尘影事不能长记,太伤人。
今年的落棠拥红堆雪,不是当年景致;眼前的沈园画斜阳、映春波,亦非旧池台,眼前人身边事,更是不似昨日。当初的辜负,当时的怯弱,都不用再提,只需记得曾经相爱。
在所有人事已非的世界里,她还想着他,他还念着她。原来,“曾经”之后的故事也不都是苦涩的,比如曾经爱你,现在,还是爱你。
参考:
http://blog.163.com/liwenzhu153@126/blog/static/16882137020108211113129/
http://www.tiequn.com/read-4744-69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