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淡泊一生,成就无数
他是国学大师、学术泰斗,也是后辈心中的国宝;但他从不因此炫耀,甚至没有惊喜,而是疾呼着为自己“摘帽”。也许在他的心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已经渐渐沉淀为生命底色的宁静与从容。看遍沧海桑田,阅尽人世悲欢,他永远是一个讷言敏行的读书人,是传统美德的现代化身。
豁达地糊涂就是真正的潇洒
真糊涂不难得,假糊涂才难得。我虔心默祷上苍,今后再也不要让真糊涂进入我身,我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一个十字架。
——季羡林
季老认为,人生在世,有太多事情会干扰我们的内心,名利、金钱、地位、得失,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内心不再平静。我们不停地为之奔波、纠缠、嫉妒,我们总想做最得利最清醒、最不吃亏的那个,但一番较量过后,最疲惫甚至伤痕累累的往往又是我们自己。我们总不想糊涂,什么都明明白白的,这样的人往往是最累的。
所以季老劝诫我们,要适时糊涂一点,哪怕是真糊涂,也可获得一时的清净,这样才不会让自己活得太累。比如:做人不能太较真,做到这一点,或许就会活得潇洒自在些。当然,做人也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所谓“不能太较真”就是让人不要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较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
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赦、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能容人,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对你避而远之。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豆,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件简单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出半点差错,动辄捶胸顿足、横眉立目,令属下畏之如虎,时间长了,必积怨成仇。
做人难得糊涂,得让人处且让人,事事留有余地。这样,在生活中才能够不结仇、不结怨、不吃亏。否则,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时,就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事事争先,每次都要在别人的前头,这样的人,除非他具备明哲保身的智慧,否则随时都有危险。
春秋时期,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将士们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首先进行的是击剑格斗,将士们都使出了浑身本领,争先恐后。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参加下一轮射箭比赛。在射箭项目上,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最后颍考叔与公孙子都打了个平手。可先行官只有一位,所以,他们俩还得进行一次比赛。后来,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颍考叔一眼,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一不小心,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颍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当然不服气,于是提了长戟就来夺车。颍考叔一看,拉起车就飞跑出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并宣布颍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因此对颍考叔怀恨在心。
战争开始了,颍考叔果然不负庄公所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冲上许都城头。眼看颍考叔就要大功告成,公孙子都记起前事,竟抽出箭来,搭弓向城头上的颍考叔射去,一下子把没有防备的颍考叔射死了。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鲜花盛开、万般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也会是衰败的开始。颍考叔正是不知收敛,精明过头,才落得个惨死的下场。人生就是这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应该适时隐藏锋芒,该糊涂时要假装糊涂。大音希声,许多事情都是在无声之中酝酿成的,之所以能该糊涂时就糊涂,恰恰是因为对事物有着太多清醒的认识。糊涂是大智若愚,是另类的聪明,是岁月在一个人身上沉淀下来的大智慧。
难得糊涂,是一种老谋深算的清醒,也是卧薪尝胆的大度,更是一种心中有数的正派。难得糊涂,不是那种与世无争的软弱,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豁达;不是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是让三分风平浪静的睿智;不是苟且偷生的迂腐,而是真金不怕火炼的坚贞。
要想做到永久的快乐,活得轻松自在一些,就要凡事豁达一点,欲念少一点,不必把一点小惠小利看得过重,也不必对每一件事都过于计较。学会适时糊涂,生活就会轻松不少,生命中也会有更多的快乐与幸福与你相伴。
勤俭乃是对人生的惜福
医院都说他是最好伺候的,配合最好的模范病人。他很坦然地对我说,自己已老朽,对他用药已无价值。他郑重建议医院千万不要用贵药,实在是浪费。
——人民网记者梁衡
季羡林消费哲学的核心是:如果一个人成天想吃想喝,仿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他觉得无聊,“斯下矣”。他的潜意识永远是: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衣足以蔽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
季老的主张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他觉得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每个人的审美眼光和标准都不一样,所以无论你穿得多么尽心竭力,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审美喜好。所以,季羡林的穿衣哲学是我行我素。这方面,他是个完全自由的人。春、夏、秋、冬,他永不变化的就是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一只简单的敞口式手提包,十几年一点变化都没有。
“节俭”一词在现代社会似乎怎么提也不为过,当然节俭并不是要我们都变成葛朗台那样的吝啬鬼。现代生活中,很多浪费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急速减少,更何况我们的下一代养尊处优,他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要节约,有的人甚至把节约当做一种小家子气。其实,节俭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也是惜福的表现。那么,节俭为什么算是惜福呢?
在佛的眼里,今天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无数的因缘际会才有的最后结果,所以人们应该倍加珍惜。而季老的一生和佛学有着不解之缘,不知道他的节俭是否也和弘一法师一样是受到佛学的影响。
弘一大师的一生衣食住行都十分的节俭,他对精美的东西总是极力地排斥。1924年,弘一法师到普陀山居住七天,他每天早上仅仅吃一大碗稀饭,连菜都没有,他已经吃习惯了30多年的白粥。中午也仅仅是一碗饭、一碗大众菜。他每次吃完饭都会用舌头将碗舔一遍,将食物吃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开水冲入碗中,再喝下去,唯恐有剩余的饭粒造成浪费。他在这方面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也进行劝诫。倘若他看见客人吃完饭后碗中还有剩余的饭粒,那么,他便会特别生气地训斥:“你有多么大的福气?竟然如此糟蹋!”不仅如此,如果有客人将冷茶倒掉,他也同样会加以呵斥。由此可见,弘一大师是何等的惜福!
人世间,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一花一木、一饭一菜、一点一滴都要珍惜,它不是物质上的价值,而是心灵上的价值。因为惜福,所以使我们懂得尊重每一件事物,尊重一朵花的恣意开放,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与自由。
曾经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乌达雅纳王妃夏马伐蒂向阿难陀从养五百件衣服,阿难陀欣然接受了。乌达雅纳王听说后,他怀疑阿难陀可能是出自贪心才接受了这些衣服。于是他探望了阿难陀,对阿难陀说:“尊敬的,你为什么一下子接受五百件衣服呢?”阿难陀回答说:“大王,有许多比丘都穿着破衣服,我准备把这件衣服分给他们。”
“那么,破旧的衣服做什么用呢?”
“破旧的衣服做床单用。”
“旧床单呢?”
“做枕头套。”
“旧枕头套呢?”
“做床垫。”
“旧床垫呢?”
“做擦脚布。”
“旧擦脚布呢?”
“做抹布。”
“旧抹布呢?”
“大王,我们把旧袜布撕碎了混在泥土中,盖房子时抹在墙上。”
阿难陀对一块布尚且如此珍惜,可见他对其他的事物及他人更是倍加珍惜。在我们常人看来并不值得珍惜的一块破布,在阿难陀的眼中却值得像其他任何一件事物一样地去珍惜。的确,真正的珍惜是不管有没有利用价值都去珍惜,物尽其用本身就是一种珍惜。
存在即为合理,世间万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也都是值得去珍惜的。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菜叶,一块用旧了的抹布,也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地珍惜的。因为,一个人越是懂得去珍惜那些常人看来不值得去珍惜的东西,他越是懂得去珍惜自己、珍惜人生,而只有一个真正懂得珍惜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人生欲壑难填,惜福让我们懂得勤俭节约,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少一些攀比,从而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是学会知足常乐,让心灵保持一种从容而优裕的境界。用感恩的心去感受富足,包容一切,感激一切,所以富足不忘艰苦,勤俭节约。幸福既来之不易,又是十分短暂的,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格外珍惜幸福。
懂得珍惜,不仅仅是珍惜自身,更要去珍惜他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件事物,即使它现今已变得残旧或者失去了有用的价值,依然不要随便丢弃它,因为总有一天,它会有所利用。懂得珍惜、勤俭,就是对人生的尊重,就是对生命最大的惜福!
自知,最大的精神财富
知不足中的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季羡林
在季老看来,知不足的人才是聪明的人,是可贵的,这样的人才有继续进步的希望。但在他认识的一些人中,有些却自视过高,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没有不知道的。季老觉得这样的人可笑又可怜。“学海无涯”,天下的知识是没有穷尽的,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人是世间最大的笑话,所以季老推崇知自己不知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有远见的人,“不知”是至高的“知”。 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特别欣赏孔子勇于承认“不知”的态度,认为承认不知,是一种知识上的诚实。曾经流传着一句近似于绕口令的话,“不知道才是真知道”,乍一看,这句话有点费解,如果你真正读懂了孔子,你就会发现,以“不知”为“知”,始终贯穿在孔子的思想之中。
《论语·子罕》中有孔子的一段自谦语: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本一无所知,只能从他问的问题的首尾两头去盘问,才能得出答案,再尽量回答他。”孔子本来就是个知识渊博之人,但他依然能做到如此谦恭,而现在有的人刚取得一点成绩,或者看了几本书,就认为肚子里的墨水不少了,到处宣扬,目中空无一人,甚至敢班门弄斧。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对上级谦逊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蔡元培先生也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一个人要平实,尤其是走到较高的领导地位时更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换句话说,不懂的事,不要硬装自己懂,否则就是真愚蠢。
所以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自知之明”,然而“聪明人”很多,他们习惯揣摩别人的心理,于是对别人了若指掌,对自己反倒是不清不楚。因而说知人易,知己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季老在一篇《我害怕“天才”》的文章中引用了法国著名散文家、思想家蒙田在《论自命不凡》的随笔中写下的话:对荣誉的另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自己的长处评价过高。这是我们对自己怀有的本能的爱,这种爱使我们把自己看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分析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