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得好,活到100不显老:一生的抗衰老革命
19790600000008

第8章 复原力:人体自有抗衰系统(3)

捏积其实就是捏脊,就是捏脊梁骨。这种手法最早见于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方·治卒腹痛方》,文中说:“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最怕瘀积。只有脊背这个枢纽通畅,气血运行通畅,才能带走瘀积,滋养全身。人体气血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内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气,势必出现瘀积、堵塞,而且通常是在背部阻塞最多。我们可以发现,小孩子的背后皮肉松软,能提得很高,但很多中老年人就难以提起,这可不是什么肌肉结实的象征,而是体内的瘀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这也是捏脊称为“捏积”的原因。将后背皮肉间的这种粘连捏散,恢复脊背的气血畅通,这样,影响老年人生活的一些小毛病也会彻底消除。

如何捏积呢?建议大家采用下面这种方法:

1.老人脱去上衣或将上衣撩起露出后背,俯卧在床上,全身放松。家属将双手用热水温顺(夏日不需要),之后在老人的背部由上而下暗暗推拿3遍,使其肌肉松弛。

2.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或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面做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3根手指配合,一松一紧,从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中间最好不要间断,这样能让“气”上下贯通,不致堵在某处。

捏脊

3.捏到颈部时,双手顺着脊椎滑下来,将气由上导到下,之后再重复第一步的动作,至少由下至上做3次,之后再针对不舒服的地方局部加强。如果力道掌握得较好,3次之后,后背的肌肤就没那么紧绷,通体舒畅。如果症状较严重,在捏完后的几天内,背部可能都会有疼痛感,不过不必担心,身体在捏脊后会越来越轻松。

4.如果遇到肌肉僵硬、气血阻塞严重的地方,被捏者可能会感到疼痛难忍,此时捏脊者的动作应该放缓或稍停片刻,但是手指不可放开,等对方放松后,再继续进行。另外,在捏脊的过程中指甲不宜过长,以免刮伤被捏者。

除了“捏”之外,还有一种“提”的方法。捏完3遍之后,仍从尾椎开始,每捏3次就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如果手法到位而且捏着的部位粘连比较重的话,在向上提的时候,往往会听到啪的一声。捏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到老人的痛感,掌握自己的力度,先轻而后逐渐加重。

老人为了子女的成长可谓辛苦一生,积劳成疾,儿女若能为父母捏积,就是在抚平老人一生的“积劳”。有了子女的这份孝心,老人想不长寿都难。

【抗衰小秘方】

捏脊时,如果感觉比较疼痛,可以在被捏部位涂抹润肤露等水剂、粉剂,既可以润滑减轻疼痛,又不油腻;还可在捏脊前轻揉脊背部,使皮肤放松。

温灸印堂——非常有效的美容抗衰秘方

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在全国各地宣传健康知识,我也养成了游览名胜古迹、名川大山的习惯。一次,同朋友在一座海滨城市的山上逍遥神往时,突然一个人影窜到朋友面前,只见那二人一身道袍,口中念念有词:“先生天庭饱满,福气逼人,然则眉间印堂发黑,恐有不测,不如让在下为你寻个解脱之法以保平安。”

在这么一个青山碧水、美不胜收的地方,听到这样一席话,真是煞风景啊!

不管从电视上,还是小说中,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这样的话。暂且不论那位道士所说是否属实,现在大家先一起认识下“印堂”这个地方。“印堂”是古时候相术师对人两眉间部位的称呼,同时也是人体的一个穴位。这里是人精气神聚集的地方,总督人一身阳气的督脉从此循行经过,主人体一身之表的膀胱经在上行时也经过印堂的旁边。

印堂这个地方,对女人的美容抗衰很有帮助,尤其是成年女性脸上的痘痘。我以前有一位朋友,30多岁时脸上的痘痘仍是一波接着一波,而且非常气人的是,她脸上的痘痘都在颜色快红或者将出未出的状态下,停那儿不长了。其实,这就是因为她体内阳气不足造成的,我建议她温灸印堂穴,提升自己的阳气。做了十几次后,她脸上的痘痘减轻了很多。

具体来说,如何温灸呢?

躺在床上,在脸上盖一层薄纱布,然后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放在印堂上方2厘米处,停2分钟后,再从印堂向下面的鼻梁处来回悬灸。

脸上有一层布挡着,艾灸时掉下的灰就不会烫到皮肤。《黄帝内经》上讲:“女子五七,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女人在35岁之后,因为气血的虚弱,脸上会呈现出衰老之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老珠黄”。这个时候温灸印堂,能够调整气血,让面部恢复光泽,还有延缓衰老、驻颜回春的作用。我那位朋友在使用这个方法后,不仅脸上的痘痘少了很多,过敏性鼻炎症状也减轻不少。

观察印堂穴的颜色变化,大家还能够自诊健康。如果印堂处发白,是肾阳不足的表现,这种人通常有怕冷、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的症状,男人还可能会出现阳痿、早泄,女子则会出现不孕、痛经等;如果印堂发红,可能是劳心耗神过多,不仅红还有细小红疹的,往往会出现阴虚的症状,比如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印堂上出现色带的,可能会出现血压不稳的症状。

正因印堂穴如此特殊和重要,道家养生者才将其称为“上丹田”,认为若能多刺激这个穴位,就能够获取长生延年的“内丹”。相信这一美容抗衰法,能够让你的脸变得白里透红,如同时光倒流一般。

经常拍拍打打,女人神清气爽身体好

拍打疗法是一种古人常用的健身功法,主要是用手,或用槌、木棒、钢丝等制成的拍子,在患者某些特定部位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是一种健身美容的好方法。通过拍打可以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1.拍打头、颈、面部

可取坐位或站位,眼睛平视前方,沉肩坠肘,让全身感到放松,深呼吸,举起双臂从两侧分别拍打头颈部位,力度要轻,节奏要快。先从后颈部开始,然后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到前额,再从前额部向后拍打,拍至后颈部即可。如此反复5~7次,可心中默数数字,精神宁静。此法防治头痛、神经衰弱、脑血栓、面部神经麻痹等头部症状,且有增强记忆力、明目健脑的功效。

2.拍打胸背部

取站立位,保持全身放松,两脚缓慢分开,与肩等宽,双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左右。胸部再拍完之后接着拍打背部,仍以半握拳姿势,先用左手伸到头后拍打右背部,然后再用右手拍打左背部,每侧各拍打100次。此法可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及肌肉发育不良等病症。

3.拍打腰腹部

取站立姿势,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后腰部左右转动,随着转腰动作,两上肢也跟着甩动。当腰向右转动时,带动左上肢及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时右手向右腰部拍打。如此左右反复进行,手掌或拳有意识地拍打腰部、腹部,每侧各拍打200次。用一手掌心、另一手掌背交替拍打肩、背部和腰部,这样做,有调理肠胃、增强五脏功能的作用,可防治肠胃功能紊乱、便秘等症。

4.拍打四肢

取坐位或站位,将左手臂向前平举,用右手掌拍打左肩部、手臂、肘部,然后再换左手掌拍打右肩部、手臂及肘部。用两手掌拍打两大腿内外侧、膝关节、小腿内外侧,重点要拍打小腿足三里穴位。一般每侧拍打100~200次,这样做能改善肌肉组织的营养,防治关节炎、肌肉劳损、骨质增生、风湿病等。

5.拍打臂弯

伸出右臂,手掌合并成拱形,对准左臂弯用力拍打下去,力度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与承受度不同来决定轻重。拍打完左臂拍打右臂,每次拍20下左右,7~10天一次,一个疗程共拍3次。有些人第一次被拍打时,臂弯会出现点状瘀血,第二次后就会慢慢减少,第三次会更少甚至没有,这也说明身体内的毒素也相应排出去了。不过那些体质较差、70岁以上的老人最好不要拍打,因为老年人血管较为脆弱,拍打不当反而会出现其他不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