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19790200000055

第55章 十一月 兴盛之道(4)

《韩非子·说林下》

折射道理:有一人与凶暴的人做邻居,想卖掉自己的住宅来避开他。有人说:“这个凶暴的人就要恶贯满盈了,他将要去了,所以说不要卖房子,先生姑且等待一下吧。”这个想卖房子的人回答说:“我怕他拿我来铸成他的满贯啊。”于是就搬离了。所以说:“事物发展的机会,是不能慢慢切磋的。”

案例引导

一位国王做事喜欢拖延,优柔寡断。

有一次他收到一封潜伏在敌国的间谍发回来的紧急情报,但是他没有利己把情报拆开,而是随手放在了餐桌上,心想:“现在是用餐时间,等一会再处理吧!”

等到用完餐,他依然懒得打开,心想:“现在应该是休息的时间,天大的事也得等明天再说了。”

第二天,在吃早餐的时候他看见了那封紧急情报,“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呢?等会再说吧。”

他让侍臣为他斟上了一杯香醇的美酒,喝完之后,他才慢慢拆开信件。看完信,他立刻跳了起来,原来上面说:国王的侍臣中有间谍,他接到了毒杀国王的命令。国王想召集侍卫,可是已经太晚了,鲜血从他的嘴角流下来,他刚才喝的正是那杯毒酒。

有事情一拖再拖,不及时解决,所以国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他能做到立即行动的话,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管理智慧

顾虑重重,“一看、二慢、三通过”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决策者。因为在“看”和“慢”的过程中,在“等”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更多更大的风险。

所以,管理者要具备果断的决策能力。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或者失误时,能保持冷静,迅速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优柔寡断,不患得患失,有勇气和信心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任,包括做好接受失败的准备;对于很多需要解决的事情能分得清轻重缓急,不盲目执行,而且作出决策后迅速执行,不能纸上谈兵,只说不练,也不能拖延,使事情越拖越糟糕,到最后不仅难以达成目标,而且削弱自己的威信和职业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并非就是说快速反应,更要能够做到果断而不盲目,稳定而快节奏的效果。 如果胸有成竹,便不可瞻前顾后,要迅速地形成方案和实施步骤。 否则属下就会被弄得蒙头转向,不知所措, 甚至自作主张, 公开和领导对这干。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部署混乱,从而不能达到目标。

行动指导

领导者必须拥有和培养决策的能力。作为管理者,最忌讳的便是优柔寡断,目标模糊,朝令夕改。 所以, 一个管理者的好坏,取决于他能否果断,明确,简练的做出决定。

第四周 拒绝浮华 付诸行动

星期一 莫以文害用——说到不如做到

韩非子箴言

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折射道理:如今世上的议论,都说些巧妙辩说的文辞,当领导的阅览文章的文采而忘了有什么功用。墨子的学说,传播先王的道路,评论圣人的言谈,以宣传的目的告诉人们。假若要辩解其中文辞,那么就怕人们记住了文采而忘掉了实际价值,这是以文采妨害功用啊。这与楚国人卖珠宝、秦穆公嫁女儿一样,所以他的言论多半不巧妙辩解。”

案例引导

有一位满脑子学问、天天大道理挂嘴边的教授与一位卖鱼的小贩比邻而居。

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性格有天壤之别,可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脱贫致富。

每天,教授都在哪跷着二郎腿淡他的致富经,滔滔不绝。

卖鱼的小贩就在一旁虔诚地听着教授说他的致富设想和思路,教授信誓旦旦地说:“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能成功!”可是他只是在说,并没有丝毫的行动。

小贩非常佩服教授的学识与智慧,并且开始依照教授的致富设想去做。

若干年后,小贩成了百万富翁、城里的新贵,而教授还在家里等着致富的机会。

管理智慧

这位教授可能有一百种致富方法,但他却很难成为真正的富翁,因为他习惯了被动地等待,缺少积极行动的精神。消极的等待让教授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尝试的勇气,尽管他学富五车,尽管他学识过人。不去实践,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事无成。

生活中,许多人也像这个教授一样,往往是知大于行,甚至从不为自己的梦想付出—点努力,到了最后,他们的梦想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成功的确离不开机遇,但是当机遇来临时,不是每个人都能牢牢地抓住的。再好的构思也有缺陷,再伟大的想法也离不开行动,即使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想法,也需要制定一个计划,然后积极地去执行,并且坚持下来,绝不半途而废。其实,成功没有什么秘诀,要想得到,就要做到!不管你有什么过人的聪明智慧和特别的才艺,又或者你的智力不如其他人,这都没有关系,只要肯积极行动,你就会越来越接近成功。

管理者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切的—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行动指导

有人说:“想到与得到中间还有一座桥,那就是做到。”如果你不采取任何行动,那么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也会被浪费。

行动才能拥有一切,等待就会—无所有,所以请抛弃等待的习惯,它是阻碍你实现梦想的绊脚石。

星期二 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事实胜于雄辩

韩非子箴言

兒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折射道理:见说,是宋国人,是一个善于巧辩的人,他持“白马不是马”的观点说服了齐国稷下的善辩者。但他乘坐白马过关的时候,还是交了白马的税。所以凭借空话,他就能胜过一国人;但对照具体情况,他就一个人也骗不了。

案例引导

一头驴子驮着两大包盐赶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过河时,驴子不小心摔了一下,把盐倒在了水里。挣扎许久站起来之后,驴子惊讶地发现背上的重量轻了。它高兴极了,无论走到哪都说:“只要你在河水里泡一泡,身上的重量就会减少很多。”很多小动物对他的说法半信半疑,有的则说根本不可能,“在水里泡一泡不就有水了吗?怎么会轻呢?”

可是,驴子依然固执的坚持自己的说法,过了几天,驴子驮着两大包棉花赶路,走到河边,想起上回驮盐的事。它想,干脆到水里泡一泡,再减轻一下负担。

可想而知,这一次它非但未能轻松一下,反而连站也站不起来了……大家都嘲笑他那“自以为是”的理论,认为驴子不懂得就事论事,太主观。

驴子一直坚守的“泡一泡就会减轻重量”的理论也不攻自破,它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事实胜于雄辩,只有亲自去尝试不同的情况,才会让自己的经验更加丰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管理智慧

这个悲剧的原因就在于迷信经验和习惯,而忽视了事情的特殊性。所以,经验要因时因事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一个人的潜在意识通常是难以改变的,它经常会配合一个人的习惯,让你换言之,当你在一条路上摔倒两次。因此你自以为正确的习惯和经验,极可能将你误导。

其实,习惯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认识习惯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利用这些特点,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服务,使我们得到进步、走向成功。

管理者要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都要用事实来说话。

行动指导

当经验与习惯一旦形成,便会积淀在脑海里,左右你的思维,最终让习惯牵着你的鼻子走。所以,管理者要警惕潜意识的误导,不要让自己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星期三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注重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