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19790000000005

第5章 一月 己身正,则行之健(4)

综观历史,像隋文帝一样“费力不讨好”的大有人在。比如,秦始皇就曾经用衡器称量奏章,魏明帝也曾经亲自检查下发的文书。而唐太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够认识前人的谬误,而且能够在吸取他们的教训的基础上,采取“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用人治国之道。他认为,国家如同一部机器,各个职能部门中的官员是这架机器上的各个部件。只有各级官员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国家机器才能运转良好。

管理智慧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典型的儒家思维:推己及人。自己认为好的,也帮助别人实现,同样自己认为不好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

在企业管理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备一定的现实性意义。作为管理者,你想自身的能力、职位乃至薪水得以提升,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下属们如何得到提升。同样,如果你希望企业获得发展,首先要考虑员工们如何得到成长。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及其管理者的共识,他们开始了解到,对待员工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出。如果没有了员工的忠诚,企业可能在短期内能够生存,却不可能发展壮大,更不必说基业长青了。因此,优秀的管理者会时刻对员工保持感恩之心,对员工尊重、信任,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给员工“最实惠的待遇”。

行动指导

韦尔奇说过一句话,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牢牢记住:“一旦你成为管理者,你所考虑的就不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团队的成功。”

也就是说,要成为一名杰出的管理者,你就必须推己及人,使你的下属们都能够获得成功。这或许是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唯一法则。

星期五 君子有三戒——人生要戒色、戒斗、戒得

论语箴言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案例引导

商品房开发是近年来房地产开发的一大热门。喜欢制造轰动效应的胡老板,刚起步就筹集上百万资金,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胡老板的“生猛”劲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再加上他在商品房开发中创造并且不惜代价通过媒体推广了一系列所谓新思维、新理念,使他迅速有了知名度,一时间成了新闻人物。消费者的抢购热潮使胡老板开发的商品房一度脱销。然而好景不长,在他正为自己“英明”的投资决策沾沾自喜之际,接踵而至的财务赤字却令其焦头烂额。微薄的利润加上庞大的开销,使企业已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巨额贷款也已无力偿还。名噪一时的他,不得不偃旗息鼓,宣告破产。

管理智慧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正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生的境界高低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也不是以财富多寡论英雄。内心的和谐宁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风雨,“雨雪风霜严相逼”,但生活总是要向前看,不回头。人的生命看似很漫长,其实划分一下,只有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因年龄、阅历的不同,要迈的门槛就不尽相同。

年少时忙着学习,给自己的心里堆了很多东西。但到老了就必须学会抉择,有些东西虽然很好,却不一定是你所必需的。这就好比去逛超市,年轻人见到新奇的东西,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先买了再说。所以“打折”对他们最有诱惑力。但老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任它弱小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永远只买自己用得着的。

有些管理者在搞经营高投资的时候,喜欢盲目追求轰动效应,一开始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手里有百万恨不得去做亿元的生意,好像只有这样才算善于投资。其实,危险就潜伏在里面。巨龙一旦不能腾飞,庞大的身躯陷入沼泽地就无法自拔。名气再大,如果运作不好,也会像烟花流水,稍纵即逝。不要寄希望于媒体的炒作。一味造势并不能给你的投资带来好的效益;更不要贪大求全,在投资的实际操作中,要将你的资金根据客观情况进行科学的分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投资。然后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培育好自己的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水到渠成,获得理想的收益。

行动指导

孔子的人生三戒,其实是要求做企业的管理者做事有成熟冷静的心态,每一步的操作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这种沉稳心态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不断的培养和锻炼。

第四周 不君子无以成功

星期一 小人长戚戚——企业组织避免“常戚戚”的小人状态

论语箴言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案例引导

微软公司前副总裁李开复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这个人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李开复录用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别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李开复就再也不肯录用他。

管理智慧

《论语》中孔子曾多处将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较,君子在儒家思想中几乎就是完美人格的象征。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那么如果你再具备高尚的品德,那么你的老板一定会慧眼识人,发现你这颗珍珠。

我们知道,许多企业招聘员工的时候,第一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个人的德行。因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而要改变一个人品行,却十分困难。在美国,企业非常注重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例如,微软在雇用员工的时候,列在第一位的考察标准就是职业道德(Professionalism)。与智能水平和经验等因素相比,微软认为职业道德是最为重要的。“只有雇用到值得信任的员工,我们才会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度。”

戴尔是一家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的人事主管,他在谈到员工录用与晋升方面的尺度时说:“在我们公司,录用一名员工时,很注重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品格。假如一个人在这方面有不良记录,我们公司是不会录用他的。其实,很多公司也跟我们一样,也很注重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以此作为晋升和任用的标准。假如他在这一方面出现了污点,即使他工作经验丰富,条件优越,大部分公司也不会聘用他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失去了品德的支撑,毁约背信,说明他人格上有缺陷,是一个品质不健全的人,不值得录用。其次,一个人一旦不守诺言,毁约背信,会让公司遭受重大的名誉损失。另外,一个人丧失了品行,就会打乱工作中的秩序,为公司的管理带来隐患。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一个人一旦走向道德的反面,就会在工作岗位上玩忽职守,而影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

当一个人对待每个人都很好,并且不偏袒,他必定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和信赖,自然能够坦荡荡了。而一旦他只偏袒一些于己有利的人,则必然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如此一来,定然难免烦恼忧愁了。

行动指导

要摆脱烦恼忧愁,就必须学做君子。做到以义为人事准则,以仁德为为人之本,以信为处世之本,以礼为行为准则。

星期二 吾无隐乎尔——保持信息公开的状态,能够使企业充满浩然正气

论语箴言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任何行为是不对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

案例引导

几年前,威特因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最后终于在一家家具店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每月薪水扣除生活必需的费用后,基本上没有多少剩余。

但是,威特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平时搬运货物时十分卖力,差不多一个可以顶两个。隔壁家具店经理是老板的朋友,他们人手紧时,威特也会主动帮助他们,尽管这并非他的职责。

一开始,老板将他的努力视作理所当然,丝毫没有给他加薪的意思。后来,威特因家中有事离开了公司,老板又雇佣了一个人。相比之下,他这才意识到威特是一个多么得力的助手。他的朋友责怪他如此糊涂,放走了一个踏实肯干的好职员。

后来,老板想尽办法找到威特,请他重新回到公司上班,并且将他的薪水一下子涨了5倍。威特依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对事业充满了热情,尤其在选购家具材料上积累了许多经验。随着业务的扩大,店面规模不断扩充,老板新开了一家分店,委托威特来管理。

管理智慧

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致加西亚的信》中写道:

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奠基自己的事业生涯。只要你还是某一机构中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管理者的压力,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视你为公司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