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19789600000005

第5章 珍惜工作,工作才会尊重你——为什么要感恩(1)

次贷危机,工作也危机

杨青所在的外贸公司专门从事小五金进出口贸易。今年公司业务量明显不如往年同期,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大家都忙着在网上寻找新客户,可是依然创下了一个月只出2个集装箱的“历史新低”。

公司已经好几个月订单严重不足,10月份时,公司将将两条生产线停产一条,但又担心突然有了订单一下子招不来工人,因此不愿将人立即裁掉,让两条生产线上的工人挤在一条线上轮流上班。

有传言说老板在斟酌是裁员还是削减工资,杨青对此一脸的迷茫。

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正从虚拟经济逐步传导到实体经济,并将同时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并可能造成全球的经济萧条。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美国金融风暴使得大多数行业都提前入冬,造成一批企业停产、停业和个体工商户歇业。很多公司以减产、降薪、裁员等方式来化解金融海啸带来的经营风险。

《华尔街日报》用两个中心词完全一致的偏正短语来描述当前形势:“全是裁员,大量的裁员。”大企业裁员、小企业倒闭导致工作岗位进一步减少:

1、伴随着整体经济的下滑,企业的产品销量受到一定打压,许多企业面临减产,一些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幅裁员,大多数企业都取消了招人计划。

诺基亚西门子公司计划在芬兰裁员750人,并关闭一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办公点,该办公点目前拥有500名员工。

北电网络宣布将裁员1300人,这是自08年2月份以来,北电第二次宣布裁员计划。此外,为节省开支,北电还将对公司进行进一步重组,冻结工资并停止2009年之前的新员工招聘等。

2、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内众多中小企业也面临缩减规模甚至倒闭的威胁,总体就业岗位减少。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第3季度经济增长明显低于预期为9%,而第2季度是10.1%。受经济增速减缓影响,前9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出现下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的18.5%。

3、由于受汇率的影响和劳动成本的上升,预计将会有大批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

金融海啸背景下,职场竞争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企业招聘需求深度疲软,证券、银行、保险、期货、房地产等行业招聘岗位数相比往年大幅缩水,近几年总体就业岗位会持续减少。

1、有人认为中国危机相对要轻,找工作相对简单,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得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海龟抢研究生饭碗,研究生抢本科生饭碗,本科抢高职的饭碗。

2、明年新增劳动力和毕业生数字仍不断上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610万人。不断上升的就业人数与有限接纳能力的企业和行业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就业形式进一步严峻。

3、随着全球化的竞争进一步加快,同时世界优秀人才参抢滩新兴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盟中国人才市场,每一个员工还面临着全球优秀员工的竞争,一个工作岗位的待遇越有诱惑力,其面临的竞争也越惨烈。

美的中层以下的岗位,几乎处处都是“能者上,庸者下”。美的集团总裁何享健说:“美的(上世纪)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全世界的人才!”所以不要担心你的岗位不会因为你的离去而没有人接手,不要觉得离开你了公司不转,岗位的竞争激烈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一旦你工作不努力,你就要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著名的美国高盛投资公司每年依据业绩把员工分为四等,不合格者就要被扫地出门。高盛毫不留情,它以惊人的速度将精英吸纳进来,又以惊人的速度把不称职者扫地出门。高盛欧洲业务首席运营官保罗·戴顿将高盛员工比喻为勇猛而精干的战士,他说:“总有人翻过山来战斗”。

正如高盛欧洲业务首席运营官保罗所说“总有人翻过山来战斗”,拥有工作的人更要珍惜工作,努力工作。否则的话,结局只有一个,你被淘汰而遭到解雇。

职位的持续减少,与其严重不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要重新分配原本就很少的工作资源,职位的竞争也会由最初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者之间的竞争逐步过渡到每一份工作面临着无数人的竞争,职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剧。

员工与公司的“智猪博弈”:不是工作追求你,而是你追求工作

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两只猪在同一个食槽里进食,并且这两头猪都是有智慧的“智猪”。猪圈两头距离很远,一头安装了脚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踩一下,就会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饲料进槽,但是踩踏板和跑到食槽处所需要的劳动,需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饲料。

两头猪都有两个选择:自己去踩踏板或是等待另一头猪去踩踏板。

大猪先去踩踏板,它将比小猪后到食槽,除去大猪运动消耗,双方纯得益为[6,4],若大猪选择等待,得益为0;小猪先踩踏板,它将比大猪后到食槽,吃到的饲料少,除去运动消耗,双方纯得益为[9,-1],若小猪选择等待,得益为0;两头猪同时踩踏板,双方纯得益为[5,1];两头猪都等待,都吃不到饲料,双方得益都为0。用矩阵表示会更明了一些。

大猪/小猪 行动 等待

行动 5/1 4/4

等待 9/-1 0/0

在这个博弈中,小猪是具有选择优势的,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最优选择都是等待——行动只会让他白白消耗能量。而大猪则不同,对它来说,选择行动优于等待。为了让双方达到双赢,最佳选择就是大猪行动,小猪等待。

其实员工与公司之间也是一个“智猪博弈”的过程中,不过在这里,企业是“小猪”,具有选择优势,而员工则是“大猪”,必须不停奔波。因此,是 “你追求工作,不是工作追求你”, 富兰克林一语中的。

我们详细来发分析一下为什么员工是“大猪”、企业是“小猪”。

在员工与企业的博弈中,员工有两种选择,好好工作或者敷衍工作。如果员工努力工作,那么企业和自己都受益;如果敷衍工作,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儿,久而久之,不是你自己选择辞职就是企业对你不满意辞退你,你的收益自然大受损失,就如博弈中的“大猪”,只有行动才能收益,不行动则不受益,甚至受损。

而企业也是有两种选择,要么主动激励员工——这样风险很大,收益为负数,因此,很少有企业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要么选择等待,等待员工行动,如果单个员工不主动积极工作,企业也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收益并不受损,即使员工辞职,还会立刻有人来补充这个岗位,对收益没有什么影响。因此,企业具有选择“等待”的优势,相当于博弈中的“小猪”。

因此,在员工与企业博弈中,是员工主动追求工作,而不是企业主动追求,企业永远占据着主动优势。所以一个聪明的员工应该选择在工作中多付出,为工作付出的越多员工自己才能得到越多。否则的话,受到伤害的是员工自己。

郭明是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近一年了。这家企业很小,只有郭明一名会计。

他总认为自己是企业的“财政大臣”,自己掌握着财政大权,同时又认为自己所学的财务知识没有完全施展开,觉得企业亏欠了自己。从那以后,对工作也不是很积极,每天面对前来报销、送报表的同事渐渐地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他自己心理想着,反正企业就我自己懂这方面知识,老板也有求于我,而同事没有我,谁也领不到工资。就这样,他把应该这个月报销的单子拖到下个月,本来应该每月8号发工资,他硬是到10号才清算完毕。

一位和郭明很要好的同事劝他:“现在大家都对你颇有微词,你要注意一些,要不会被企业辞退的。”

郭明对于同事的劝告根本不当一回事:“没事,企业就我一个会计,要是离了我,企业的正常运营都的出现问题。再说了,我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我还感觉委屈呢。”

有人把这些事向老板反映了。老板对郭明这样做事早有耳闻,只是碍于公司大局,暂时没有表露自己的看法。但这事老板无法忍受,一纸解聘合同把郭明辞退。

辞退的郭明接一年之内接连换了两家企业,一个不开心的下午他找以前的同事聊天得知,原来企业在他离开后新聘用的会计,对工作态度积极,而且还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做了很多改革,得到老板的赞扬。公司正在准备扩大规模,会计即将要做公司的投资经理人了,这是郭明蒙昧以求的事。听到这里,郭明真是追悔莫及,如果自己当初对工作认真主动一些,现在坐在投资经理位置上的就是他了。

郭明掌握着公司的财政大权,自认为是公司有求于他,本以为到手的是一个铁饭碗,怎么摔都不会碎。没有想到只是轻轻地碰了一下,这饭碗就碎了。而公司很快就找到了替代郭明的会计,不仅工作态度好,而且工作能力强。在郭明与公司的博弈中,郭明是一个失败的“大猪”。

在职场,不仅郭明如此,所有的员工都是这样,不是工作离开你了没有人干,而是你离开了工作没有办法生存,是你在苦苦地追求工作。每位员工应该对工作上心、在工作中求进,正如那位新会计一样,做到与公司双赢,这才是一个老板与员工的共同期待的美丽结果。

感恩公司,这是你生存与发展的平台

公司是员工的生存平台,它为我们提供的工作环境、办公设备、各种福利等,成就了我们的事业,成就了我们的价值和人生。离开了公司,离开了工作,一个人的生存都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作是我们取得收入的主要来源,它能给我们提供物质生活基础,试想,如果没有工资和奖金等这些工作的报酬,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在一次全国锦标赛中,有位著名的运动员夺冠呼声很高,赛前各种媒体也认为第一名非他莫属,结果却止步于八强,遗憾出局。后来记者问他:“你出局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说:“我立刻打电话给弟弟,告诉他,自己失败了,叫他不要买5000只种兔了,付不起钱。”

为我们提供工作的公司则是其投资者创造的运营平台,为了支撑这个平台,他们承担着巨大的运营风险。因此,在这个平台上工作的我们,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以保证这个平台的良好运转,不然,唇亡齿寒,公司破产之日,就是我们失业之时。

因此,员工要懂得感恩,用努力工作去回报公司,去支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只要心怀感恩之心,无论任何岗位都能实现人生的飞跃,贝尔从麦当劳的一个扫厕所的员工到麦当劳的总裁就是很好的佐证。

贝尔幼时家境极其贫寒,家境极其贫寒迫于生计,15岁的时候,他就到麦当劳求职。他找到麦当劳店的店长,请求给他一份工作。当时的贝尔营养不良,瘦骨嶙峋,脸上没什么血色,浑身土里土气。店长看他这副模样,委婉地拒绝他,说这里暂时不需要人手,希望他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过了几天,店长没有料到,贝尔又来了,言辞更加恳切地请求他给份工作,即使是没有报酬也行。见店长没有吭声,贝尔感到了一点希望。他小声说:“我看到您这里厕所的卫生状态似乎不是太好,这样也许会影响您的生意。要不,安排我扫厕所吧。只要给我解决吃住就行了。”店长看到贝尔这么真诚,就答应了让贝尔先试工三个月。

经过了三个月的考察以后,店长正式宣布录用贝尔,并且安排他去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接着,由于贝尔工作表现突出,店长又把相继把他放在店内各个岗位锻炼。19岁那年,贝尔被提升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1980年,他被派驻欧洲,那里的业务扶摇直上。此后,他先后担任麦当劳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欧洲地区总裁及麦当劳芝加哥总部负责人,直到后来担任管理全球麦当劳事务的执行总经理。

公司是员工的发展平台,正是因为有了麦当劳公司这个平台,贝尔从一个厕所清洁工起步,一路扶摇直上做到了麦当劳公司的执行总经理,管理着世界最大的餐饮公司。成功后的贝尔仍对公司的充满着感激之情,在坎塔卢波去世后,他临危受命,接掌麦当劳大局,即使在他发现癌症后仍继续坚持为公司工作了半年多。

公司不仅给你提供舞台,让你从默默无闻的小辈到公司的红人,让你从无名小卒的微不足道的工作到公司的经理统领公司工作。而且还为你提供展示能力、锻炼能力和发挥潜能的机会,让你实现人生抱负,拓展职业人生。

美国商界名人约翰·洛克菲勒曾对工作做过这样的注解:“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

任何人离开了这个平台,就如同演员离开了舞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作为公司或企业的一员,员工应该心怀感恩之心,主动工作、积极做事,努力维护、建设和发展好公司这个平台。只有公司越来越好,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员工才能更容易地实现自己的发展。这就是“感恩他人,成就自己”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