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19789600000013

第13章 珍惜工作,做企业的主人翁(2)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的人,一个为企业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是一个能深受老板和企业信赖的人,一个对工作责无旁贷的人是老板会委以重任的人,一个把把工作看成是自己事业的人会为企业的发展出全力、谋全策。

王品盛是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焊接分厂冷作车间一位普通的工人,他勤勤恳恳,爱岗敬业,30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0年到2003年的4年间,他加班加点完成定额工时31557小时,相当于14年的工作量。无论产品技术难度高低,无论生产周期长短,他都严格按要求确保质量和进度,他经手的产品一次检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2001年3月,公司接到出口德国沃尔沃公司的工程机械产品———稳定架的订单。该产品技术要求非常高,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由各工种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王品盛以其精湛技术和突出表现被任命为组长。稳定架焊缝多且集中,焊接变形是最大的难题,其中一些部件要求不经机械加工,表面不平度不超过0.5毫米,加工出来的孔同轴度必须控制在误差0.01毫米以内。对公司装配与焊接技术都提出了严峻挑战,这样的技术要求,几乎是冷作工无法逾越的“高难度”。10多天时间里,王品盛带着攻关小组上百遍分析研究图纸,无数次探讨装配方法和步骤,尽量把可预见的问题考虑周全,确保万无一失。当采用手工加“反变形”及“火焰校形”等技术手段,生产出完全满足图纸和工艺要求的产品时,虽然熬红了眼睛、瘦了一大圈,但王品盛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此后,王品盛一鼓作气,带领攻关小组相继攻克了前后机架、动臂等装配难关。随后,产品开始批量生产,王品盛及其攻关小组创下月生产50台稳定架的纪录,确保了生产周期和质量。负责接件验收的德国沃尔沃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跷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你们做得最好!”

2003年8月初,王品盛主动向公司“揽”下广西思安江电站两台蜗壳的装配任务。该任务生产周期只有20天,当时正逢出口德国工程机械产品生产的紧要关头,冷作小组5名技术人员只能抽出2人参加蜗壳装配。为了赶工时保质量,王品盛与另一名电焊工交叉作业,两台蜗壳同时装配,常常是这台蜗壳里装完一节又立刻转移到另一台蜗壳。夏日炎炎,室外气温高达30多度,钢板蜗壳里更是酷热难耐。20天里,王品盛每天都在蜗壳座环中爬上爬下,在壳节里钻进钻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保质保量完成了两台蜗壳装焊任务。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努力了,我们的企业才会发展得更快,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这是王品盛经常对工友们说的话。

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王品盛是一个真正关心企业、心系企业、以老板心态工作的员工。加班加点,工作努力,对工作负责;攻克技术难关,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添砖加瓦,对企业负责。

如果你到现在为止,在公司还只是一个“打工者”的心态,在公司处于游离状态,处处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司;只注重利益、不注重责任;只讲条件、不予付出,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是很难取得任何工作成就。一个秉持“打工者心态”的员工是老板在任何时期都打算辞退的员工。

处处以公司利益为重,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处处以公司前途为首、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讲努力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不讲工作条件的“老板心态”的员工在任何时候都是企业心仪的合作伙伴、是最受老板尊敬的员工。

顾全大局,将企业利益摆在第一位

1947年夏,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陇海路一线连续作战,十分疲劳,亟需休整和补充。但邓小平却突然收到了毛泽东以个人名义发来的“三A”紧急密电:“陕北情况甚为困难!”提醒刘邓部队两个月内尽快挺进大别山,中途不能再犹豫,以牵制敌人,减轻陕北压力。当时的战争形式是国民党集中重兵聚集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攻,形势十分严峻。黄河,从陕北到山东呈“乙”字形。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集中主力于陕北、山东两翼,实施进攻。如果刘邓不牵制国民党的兵力,陕北情形将十分危机。

两人看完电报二话没说,马上复电:半个月内行动!实际上,不到10天就出发了。8月中旬,刘邓大军克服了后有追兵、前有黄泛区阻隔的严峻困难,到了汝河。这时,前面敌火力阻击猛烈,后面敌追兵只有30里。刘伯承高呼:“狭路相逢勇者胜,杀开一条血路!”邓小平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为了全局,指战员以血肉之躯果敢行动,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几十年过去后,邓小平回忆起这事来仍激动不已,反复告诫大家:“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

从刘邓大军不辞疲劳、牺牲自己的利益,千里挺进大别山,体现了刘邓顾全大局、以全军利益为重的高尚风格。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以刘邓为代表的军事将领们的全局利益观,没有全局利益观,各自为战,就会一盘散沙。

今天,为企业占领市场“开疆拓土”的员工也应该有这种大局意识。从利益方面来看,当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后,顾大局的员工要以企业的利益为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边,优先考虑企业。从感情方面来看,顾大局的员工要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不计较个人恩怨,但别人对工作不理解、产生歧义的时候,以德报怨,团结同事,避免因为内耗而损害削弱公司战斗力。

现代企业内部的利益矛盾很多,员工与公司的矛盾、员工与员工的矛盾、各部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矛盾,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实际上,不论是员工与公司的矛盾,还是部门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都由人决定。因此,要想避免出现内部矛盾,首先必须要求员工有广阔的胸怀,顾全大局时时处处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重,而不是片面追求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

在企业中,最大利益是企业利益。为了企业,我们一定要有大局观;为了工作,我们有时候要牺牲一点自由;为了公司的利益,个别成员有时候要牺牲一点个人利益。

2006年9月7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111钻机在登封马鸣寺井田付井井检孔施工时起拔套管遇阻,钻机拉力表显示最大值90KN,预示着孔内存有近40T的拉力。此时只见钻搭摇摆晃动,四股钢丝绳在哧哧地冒着油烟,发出咔咔的响声,钻探设备和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钻机立即打电话向处里请求支持!

接到请求后,第一工程处主管钻探生产的副处长阎小举立即和钻探工程师董师傅赶赴钻场。马鸣寺井田付井井检孔施工要求严格,特别是孔斜率要求不大于1%;然而由于该区存在滑动构造和软硬岩层交互出现,致使该孔在成孔过程中呈螺旋状偏斜,孔斜度上下两头小(0-2°)中间大(3°30′),所以在抽水起下拔套管过程中就会特别困难。

来到现场后,他首先把机组全体人员召集起来,认真分析各方面原因。找到症结后,顾不上歇息,他又会同有关人员立即寻找解决方法。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9月8日,依然拉不出来。“500多米的套管对钻机和工程处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呀”,强拉不行,他就和董师傅商议用千斤顶“顶”出来。9月9日,他和机组人员一起埋挖沟、垫板、放千斤顶。放好后他亲自进行操作,汗珠不一会儿就爬满了他的脸颊……

9月9日下午,套管终于被千斤顶一点一点地“顶”了出来。他们一米一米地顶,然后一米一米地割。9月12日,500米的套管全部被拔了出来。国家财产保住了,然而阎小举却错过了今年国家安全注册工程师的考试。

国家安全注册工程师对于个人而言意味着机会、荣誉、地位和财富,两年一考,时间有限,机会难得。多少人对阎小举的缺考表示惋惜和同情。他却说:“(国家)财产损失事大,个人损失事小。我处已经有两位钻探工程师去参加考试了,如果我再走,钻机怎么办?”。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抉择面前,阎小举选择了后者。阎小举虽然错过了一次考试、却给公司领导一个另眼相看的机会,在任何企业中,只有视企业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才能成为老板最青睐的人,才能赢得信任与尊重。

为企业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是一种看似是“英雄”壮举,实则也是在帮自己。要知道,你的进步是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企业为每一名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只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你的职业发展之路才会越来越广阔。

心怀感恩,将公司利益摆在第一位,只有恪守这个准则的员工才能成为被老板认可的员工,才能赢得信任与尊重,才能获得事业与人生的成功。